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汉朝政权稳定之后,张良和萧何都有了各自比较好结局,只有韩信被刘邦和吕后给狠狠整死了。为什么韩信与刘邦不能同甘而只能共苦呢,因为韩信太年轻了,人一年轻就过于气盛;太年轻也会遭致主上猜忌,所以韩信必须要死。只不过他要求封王的事情加速了他死的日子,也给了刘邦收拾他的决心。
韩信与刘邦身边众多追随者最大的差别就是他是带着一身军事才能进入刘氏集团的,一开始和刘邦是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方式就造成了他后来心态上对功成名就之后所得的东西与刘邦给他的有巨大落差,刘邦给的和他想要的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当意识到他的野心自己有可能罩不住之后,刘邦便起了杀心。
另一个方面上来看韩信还挺能得罪人的,他曾带着张耳大破赵军二十万平定赵地后又让使者去燕国示威,燕国见汉军势不可挡干脆就投降了,韩信这时已经名震天下眼看就实现了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但他却等不及地想让刘邦知道自己的心思,就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刘邦说:赵地既然已经降服,为了平定当地的局势请封张耳为赵地的王。
这是韩信的小聪明,他想暗示说他的手下张耳都已经封到赵王了,那他自己的功劳比张耳还大岂不是有更丰厚的封赏?但刘邦对这件事非常不满,认为韩信这样逾矩的行为让自己的威严被侵犯了。刘邦性能忍,他了解韩信的实力知道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反驳了他的颜面,恐怕他会投到项羽身边对自己更大的祸害。所以他答应了此事。这是韩信第一次得罪刘邦的事情。
第二次则是韩信自封齐王一事,当时刘邦正在跟项羽打仗,韩信则去平定齐国。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挨揍期间他让人去找韩信过来救援,但没等到消息。许久后才等到他让人送过来的一封信,说齐国这地方人心狡诈又与楚国边境交接,必须要设立一个假的齐王先代理才可以压得住这些人的反意,请汉王允许他占代这个位子。刘邦再次被气炸了,当着使者的面暴跳如雷地咒骂连连,还是张良和陈平及时阻止了他这些暴躁的情绪,提议同意韩信封王一事以免逼起他叛乱之意。刘邦只好同意了,但从这一刻开始他对韩信渐渐起了防备。
而更令刘邦对他不满的是,在打齐国之前刘邦的门客郦食其早就说服齐王投降汉王,可韩信为了壮大自己的军功偷袭了齐国,用损失最大的方式拿下齐国并害死了郦食其。这件事无形中损坏了刘邦本人的声望和信誉,毕竟本来说好的投降却变成偷袭,齐人焉能不怒?以后刘邦还能再派人劝对手投降吗?所以刘邦在这件事里更加知道韩信这个人与自己很不合拍,但现在形势逼人只能暂时忍耐这种逆臣的存在。
韩信去投奔刘邦之后,项羽曾经想让他回到自己身边一起三分天下,但他拒绝了说自己受汉王之恩惠才得到现在这样的富贵,怎么可以为了他人的示好而背叛恩人呢?看到这里肯定会觉得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但知恩图报并不代表着就会讨好上级。韩信这人对恩和回报的理解与刘邦也各异,毕竟他是半路加入刘氏集团的,和那些一开始就出生入死的打拼者不一样。韩信心里想我帮你打仗你给我封王,我回报你你也回报我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这些心理就是韩信最大的缺点了,他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当时秦始皇把中央集权制之后已经断掉战国时期的诸侯分封制了。但韩信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明白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移去不复回,而是想着帮刘邦打得天下之后自己能封个王自治。因为战国时期的游侠都是这种心理,自己帮诸候王扩张土地之后,再分一片给自己管辖。但刘邦却和秦始皇一个心态:要当天下的皇帝。他容忍不了异姓王的存在。韩信不懂他的忌讳却三番两次踩到雷挑战了他的底线,才导致被灭。
韩信是历史上战神级别的人物,但由于他的短视导致自己在政治上却只是一个楞头青,最后死在妇人手中乃是他一生最屈辱的事迹,每每让后人想起总觉得叹息。如果韩信能学到张良的识时务和懂进退,保不准会有一个不那么惨的下场。只不过他的年轻终究是禁忌,他死是被注定的结局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