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黄奶奶在廒下新村老房子里。
黄奶奶和老伴在新家里看电视。刘禹摄
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数达年度目标任务117.18%
搬进新家,78岁的黄奶奶激动得哭了
□本报记者 刘禹
【目标】
2023年,省下达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3400套、基本建成任务5395套。
【进展】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新开工2774套、基本建成6322套,分别达年度目标任务的81.59%、117.18%。其中:市本级完成新开工任务1146套、基本建成3536套,姜堰区完成新开工任务85套、基本建成85套,兴化市完成新开工任务1195套、基本建成1583套,靖江市完成新开工任务325套、基本建成1095套,泰兴市完成新开工任务23套、基本建成23套。
【故事】
“我们家的新房子在1楼,进来看看吧。”8月4日上午,在海陵区泰来苑小区,记者跟随78岁的黄锡珍奶奶到她家。她走在前面,步伐很稳,一点不像快80岁的老人。
走进黄奶奶的新家,只见南北通透,非常宽敞明亮,“这里面积98平方米多一点,有三个房间,我和老伴、儿子和媳妇、孙女各一间。”黄奶奶笑着说。
谁能想到,搬家之前,黄奶奶一家五口在城北的棚户区廒下新村,一间只有24.5平方米的破旧小屋里,她和老伴一住就是40年。
阴暗、潮湿、空间逼仄、蛇鼠蜈蚣不时出没……这是黄奶奶对老房子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廒下社区和海陵区众多棚户区一样,年代久远,里面巷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俗称“一人巷”——老人生病了,救护车是开不进来的;家里失火了,消防车也是开不进来的;运个东西,都要从老远的地方靠人力一件件搬进来。
“以前上厕所也是个大问题。”黄奶奶说,廒下的住户都没有单独的卫生间,每天早上大家只能排队上公厕。“告别潮湿阴暗的棚户区,在有生之年能搬进新房,是我们最大的愿望。”黄奶奶说,2021年,廒下新村周边地块征收(搬迁)工程启动,他们等了40年的愿望终于成真。
城北街道西浦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玲说,此次房屋征收(搬迁)工程共涉及394户住宅户和13户非住宅户,征收(搬迁)面积6万多平方米,“14天内就实现了全部签约。”
2022年年初,黄奶奶一家搬离了生活了40年的廒下新村。在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黄奶奶激动得哭了,“等了一年又一年,眼看马上能搬进新家,感觉好像在做梦。”
如今,在泰来苑小区的新家里,黄奶奶和老伴杨爷爷每天都乐呵呵的,“新家不仅干净宽敞,阳光充沛,还有了独立的卫生间,我们在这里安享晚年,感觉还能多活好长时间呢。”黄奶奶当着记者的面,一边操作电动晾衣机一边激动地介绍,这个靠电动升降,晾衣服可方便了,阳台也天天有阳光,再也不担心被褥和衣服晒不干了。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困难群体实实在在的帮助。”黄奶奶多次表达谢意,说到动情处,声音哽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和住房改革处副处长戚增勇表示,棚户区改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党委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按照“一区一策”“一案一策”的原则,明确时间节点,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建设效率,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尽最大可能缩短群众在外过渡时间,以住房保障工作新成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