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我市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作用,让青少年扩宽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去年10月,桂林博物馆携手恭城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到恭城栗木镇、西岭镇开展文化文艺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系列活动。图为志愿者在教孩子们玩木偶。记者刘教清 摄□本报记者 陈静
董琴(小学老师):
实施“双减”政策以后,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我建议能扩宽学生的社会实践领域。除了去社区开展实践活动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各种校外资源。其实,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既有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也有体育馆、运动场等不同的运动场所,都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以博物馆为例,我们既有充分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和灿烂辉煌的各种历史文物资源,也有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性物证。学生们可以从中受到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从小培养起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让文化自信融入血脉之中。
黎瑞丰(学生家长):
实施“双减”后,不少学校的课后服务仍然由学校本职老师承担,不仅课程丰富性有限,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作为学生家长,我一直很关注这个,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引入见习教师到校参与课后延学服务。见习教师的“从教经历”可作为正式入职教师行业的“加分项”。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社工、志愿者、在校大学生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此外可建立课后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强化城乡校际交流,引导鼓励与周边学校、社区设施场馆共享,多引进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培育和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