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山东聚力改革攻坚 释放发展活力
国际重要湿地山东济宁南四湖
大美黄河口 孙劲松摄
赵坤 主父鹏 宋辉\文 山东省林业局\供图
2022年,山东省林业局坚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着力在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科学绿化、落实重大项目、完善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聚力攻坚,释放了全省林草各项重点工作的发展活力。
落实黄河重大战略 加力自然保护地保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山东肩负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力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等12项成果顺利通过审查;积极推进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已编制完成“三报告一方案”。
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监管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月度遥感监测全覆盖;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全省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已通过国家林草局审查。
做深做实林长制 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山东省不断深化林长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保护绿水青山。
全面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省设立各级林长115483名。省总林长签发《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意见》总林长令。经省总林长签批,印发了《山东省林长制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等4个文件。开展全省2021年度林长制工作绩效评价,经省政府同意,向16市总林长书面反馈了结果,促进林长制深入实施,实现了“林长治”。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筑牢了生态保护屏障。
加强基础平台建设,深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系统应用,构建林长、自然保护地、森林防火和森林执法等应用场景,实现9.4万名林长、3.9万名护林员责任落地上图,巡山护林工作实时记录。
高质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推进国有林场深化改革试点,全省2家国有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3家国有林场荣获“中国康养林场”称号。
按照国家林草局部署,组织市、县两级注册开通集体林权综合监管系统,在全国率先完成已确权集体林权数据录入工作。持续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衔接,高标准推进森林资源数据库更新。组织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评价工作,启动实施森林资源碳汇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青岛农业大学成功申报黄河三角洲草地资源与生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全省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
推进科学绿化示范 推动国土绿化转型
山东作为全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为全国科学绿化工作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编制《山东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家林草局审查。研究制定乡村绿化、山区绿化等6个技术导则。全面推行国土绿化项目“落地上图”,精准造林18.34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54.9%。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累计完成调查评估图斑184.69万个,初步核算全省适宜且规划造林的绿化空间105.80万亩。滨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累计争取中央到位资金17.35亿元,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尼山、沂山、南四湖等一批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落实省财政资金7400万元,对2021年度造林绿化成果进行奖补。出台荒山造林与管护办法,带动全省创设造林护绿公益性岗位1.06万个,努力实现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公益增岗互促共赢。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 保护好绿色家园
保护好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才能保护好人居绿色家园。
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山东省制定了林地定额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以及省级公益林划定和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加强对林地定额统筹、管理与使用,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区域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修复湿地约12.4万亩,生态补水3.6亿立方米。济宁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配合推进省级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工作,出台《山东省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管理办法》。自主研发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养野生动物数量消长跟踪、可追溯以及重点物种24小时监测,目前已收录物种4000余种。启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等专项调查,全面开展“齐鲁清风”等系列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做好种质资源保护,组织开展全省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成效评估和省级以上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登记工作,加快推进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建设。目前,全省共建立国家库7处、省级库35处,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4.01万份、标本4.8万份。
创新森林防火机制。依托五级林长建立森林防火分片包保责任制,健全完善泰山、沂蒙山、昆嵛山等重点生态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百日攻坚、野外火源治理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机制。2022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75.83万亩,同比下降10.78%。圆满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任务,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97.19万亩,同比下降14.56%;死亡松树64.23万株,同比下降52.50%。抓住1—3龄幼虫最佳防治期,分片分步开展美国白蛾综合防治,累计防治面积3827.93万亩次,同比增加8.27%;累计发生面积320.48万亩,同比下降3.92%,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