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对话邬贺铨院士:高关税不利于通信行业发展,6G有标准分裂的风险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11 10:36:00 来源:搜狐科技

对话邬贺铨院士:高关税不利于通信行业发展,6G有标准分裂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接受媒体采访 图源:搜狐科技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编辑| 杨锦

4月10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6G不仅要在5G和其他无线技术难以支持的特殊场景应用中证明其不可替代性,还要在大众消费刚需和大量的工业应用场景中,即便对传统服务也能证明其有效性和经济性,这才是6G价值的所在。

在媒体对话环节,邬贺铨还分享了他对于5G向6G进行本质性转变的一些看法。

从1G到4G,通信技术发展的比较顺利、技术路线比较清晰,但当通信技术步入5G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面向消费应用和行业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通信技术从满足共性需求迈向应对个性挑战的新阶段。”

邬贺铨告诉搜狐科技等媒体,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包括:

如何应对消费应用领域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行业应用投资回报与严苛要求、如何满足空天地一体等新场景、如何适应网络架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如何统一国际标准问题。

在邬贺铨看来,6G研究在生态和环境方面都与5G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4G面向消费、5G开始迈入工业应用、6G要真正完全开展这些新的应用场景,人机物互联、天空地协同、通感算融合、云边端协同、内生安全、泛在性连接、可信普适性服务、绿色化等目标,都需要很大的创新才能支撑。”

此外,他还指出,通信应该在融合和支撑行业上面发挥作用,倒不一定是引领(作用),通信本身服务于新型工业化,会对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加速支撑的作用,在AI时代,要把AI跟5G、6G结合,这会给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我相信按照现在时间表,2030年6G商用的时候,手机就会变成AI终端。”

邬贺铨还谈到地缘政治给通信行业带来的挑战。他直言,有些国家人为地设置障碍,对很多产品断供,有非常高的关税,这实际上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由于国际竞争的问题,6G有标准分裂的风险,希望通过全球的6G大会促进标准的统一。”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整理):

媒体:从5G到6G,通信技术正在经历哪些本质性转变?6G最值得关注的战略性特征是什么?

邬贺铨: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整个来讲1G到4G发展地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目标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面向消费者的通信。另外技术路线比较清晰,主要技术还是依靠条子编码多子技术,总体上比较成功。

到了5G以后发现情况有所变化,因为5G已经扩展到要支持很多行业的应用,后来显著发现了面向消费的应用和面向行业的应用有很大的不同,面向消费应用基本上是共性的,电商行业也有很多个性的挑战。

在5G以后发现了,可能要依靠频率的扩展,依靠多天线才能往上发展。中国商用5G有5年了,从总体来看,下载速率比4G快了七八倍,但是在用户的感受而言,可能并没有像原来开始想象那么好,另外面向工业的应用发展也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快,所以现在6G的研究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点,6G还是要面向大量的消费应用,可是5G在消费应用的体验并没有跟上,当然在6G阶段,我们说人工智能到来可能新的终端会有出现,所以未来的面向消费应用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第二点,6G要更深入地用到行业,但是行业有个性化的问题,6G肯定还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非常高速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苛刻的一些要求,在这上面预计能不能达到投资回报,也是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点,6G提出来要能够天空地一体、人机物联互联,这些新的频率要扩展,地面的汽车,空中的无人机,还有卫星等等,这些应用扩展了很多,这些也是个新的挑战,能不能既满足这些特殊场景的需要,又要满足大众的刚需的需要,这两者能不能在同一个频段、同一个网络上兼容实际上并不是想象那么容易的。

第四点,现在网络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追求高带宽、低时延,未来的通信已经不是人到人的,可能人到机、人到物,这已经不是点到点,可能是点到多点、多点到点,可能同时要支持多归属、多连接、多接口。

过去我们一般的应用都是大的下行,从网络下载的多,现在可能大上行,倒过来传的多,所以网络要求的复杂性、多样性已经远远超过了5G所想象的这个阶段,可能原来用一个网络来覆盖所有的应用,那么未来是不是能做得到,这也是个新的问题。

第五点,人工智能在6G时代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空口,把信道的情况摸得更清楚,能够更精准的利用信道,但是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那么在计算的时候采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会有时间,而通信是要求实时性的,在满足复杂度和实时性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也是6G面对的新的挑战。

第六点,现在6G和10年前研究5G的时候相比,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现在一些国家不仅仅在贸易上封堵中国,在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上面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形式,可以说形式越来越严峻。

那么科技的交流合作以及供应链的断裂,市场的封堵,这些对于我们要形成一个全球统一标准,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说6G的研究面临的跟5G有非常大的不同的这种生态和环境。

如果说4G以前都是面向消费,5G现在开始迈入到面上更多的工业应用,那么6G要真正完全开展这些新的应用场景,所以在这些方面,从6G来看,我们要面对一个人机物互联,天空地协同,通感算融合,云边端协同好、内生性的安全,泛在性的连接,绿色化的生态、可信性、普适性的服务,在这些要求上面需要很大的创新才能支撑。

媒体:6G大会强调“全行业共同定义”,您如何看待通信行业在引领跨行业融合方面的责任和作为?

邬贺铨:全行业不是一个行业的所有,而是指各行各业。整个6G将来要服务于所有的企业,全行业共同定义,我们对消费的需求,这么多年来掌握了一些经验。

经过对5G的摸索,我们发现了其实我们对行业并没有真正了解,我们在5G的阶段,我们把消费的一些网络架构搬到了行业,仅仅是改进了带宽、时延、确定性,以为这种可以满足行业应用了,实际上不是。消费应用是人到人,行业应用是人到机器、机器到机器、人到物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消费应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型公共网络,可能很多层次都没问题,但行业应用更多的还是个局域网,那么它更关注的是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所以实际上这是指工业应用。

如果再把扩展到面向车联网,那就不仅仅是要面向迁移到路,迁到云,把通信的模式能增加,可能同时要多个信道的接力,也包括广播式的服务,那么这些都是面向消费不同的。

那么,到6G我们还要面向低空,面向卫星,所以实际上不同行业需求不一样。现在要想6G更好地服务于行业,我们需要更好的深入的了解行业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定义我们通信网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通信应该在融合和支撑行业上面发挥作用,倒不一定是引领。当然我们说通信本身它会服务于新型工业化,会对真正的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加速支撑的作用。尤其是AI时代,把AI跟5、6G的结合,我想会给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媒体:作为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您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凝聚全球共识?

邬贺铨:第一个方面是希望能够促进全球6G的统一标准。实际上移动通信的发展从1G、2G、3G全球移动通信的标准都并不是统一的,不同的标准就要求我们的手机必然是多频的多模的,否则没法全球漫游,这就是付出我们成本的代价。

那么从5G开始实际上是统一标准,但是6G现在由于国际竞争的问题,有标准分裂的风险,所以在这点上,我希望通过我们全球的6G大会,促进标准的统一。

第二点是频谱的统一。移动通信需要有新的频率,特别是6G的高带宽需要新频段,很多时候需要在已经使用的频段上进行重更,调整出来,能不能全球有统一的6G共同频段,这样的话基站和手机成本下降,有利于整个通信的服务。

第三点是希望促进供应链的统一。供应链是个市场行为,应该说不存在统不统一的难题,可是现在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有些国家有意要(建立)国内整个产业的通行的供应链,很多产品断供,有非常高的关税,这实际上是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第四点是市场的统一。移动通信是全球互联互通的,不应该人为地设置障碍。如果把市场设置了障碍,这会导致通信成本的提升。6G面临很大的创新挑战,需要全球同行加强合作。而且6G已经不仅仅是面向消费了,是面向行业,也需要跨通信与其他的垂直行业的合作。

媒体:您曾经强调“6G网络服务刚需为本,当前需要针对刚需应用提出合理的标准”,在当前6G技术探索和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哪些“刚需场景”最具引导价值?标准应如何从“需求侧”出发?

邬贺铨:6G会面临很多新的应用需求,包括卫星、无人机,以及一些工特殊工业场景。那么这些场景都是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大量的还是小众场景。

比如我们前两年手机质量受到大家的关注,有不少用户注册了手机智联卫星的用户,但是实际上活跃用户是很少的,因为在有地面信号的情况下,谁没事会用卫星,但是我们这些场景是卫星作为一种应急,我们是有备无患,但对运营商来讲,如果不能形成一个规模效应,网络是很难作为商业上能闭环的。

所以对6G来讲,既要满足一些小众的特殊场景,而这些特殊还需要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难度,这些小众的东西又不能带回来商业的回报,所以这是个矛盾。

因此6G作为一个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话,首先要满足大众的刚需要求。大家可能说现在4G都能满足,那是否意味着不需要6G了?我的看法是6G对于那些4G甚至3G能满足的业务,要能表现出更便宜、更快、更安全、更可靠,那么这怎么能做得到呢?实际上5G已经是这样了,耗电费,单位的流量的电费,5G都比4G低的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技术的进步,对传统的业务,我们到6G阶段会比4G更便宜。当然了我们不限于只是原有的服务,我相信按照现在时间表,2030年6G的商用,到时候手机就会变成AI终端。

大概是2007年iPhone的出现,终端从功能终端转到了智能终端,也带来手机的换代。那么到6G终端跟6G正好相伴而生,也会给我们用户带来了新的用户生成内容的能力,可以带动新型的信息消费以及新一代的换代潮,所以这是面向大众刚需。当然也包括工业场景,机器视觉、自动遥控、远程控制、远程巡检等,都会有大量的应用。

5G在这上面开了个头,但是5G在单位工业模组的成本还在下降,如果说未来再加上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人这种智能体的服务,那么工业上这些应用也是个大众的刚需,有了大众刚需的支撑,这是6G网络的价值所在,有了这些支撑6G网络,同时在覆盖那些小众的服务,也能得到很好的这种商业的闭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以《AI时代的数据安全》为题,从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服务建成到内容应用等方面,对数据安全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在第一场
2024-08-29 06:30:00
邬贺铨院士: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范式
...满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大会上表示“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的范式,重塑金融行业的工作方式,改变了金融服务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主
2023-10-17 17:57:00
四院士“智”见AI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邬贺铨、李国杰、刘韵洁、郑庆华等专家,在会上开展深度对话。□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习生饶嘉萱8月20日,第九届未来
2025-08-21 07:40:00
金融大模型如何落地?度小满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上业界大咖们这样说
...会上举办“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度小满CEO朱光,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泰康保险、麦肯锡等十余位高管、数百位金融从业者出席论坛。嘉宾们一致看好金融大模
2023-10-18 15:47:00
点赞南京早谋划 关注企业创新力
...无处不在”,让中国走到世界的前面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好信息电子产业发展,认为可以通过新的互联网发展,更好地支撑新质生产力激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2024-08-23 08:11:00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专家 观点邬贺铨院士:5G模式创新 引领数字化时代新发展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12-12 10:08:00
多项重磅成果现场发布!第七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
...低轨卫星互联网、绿色通信网络、网络安全,为未来网络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协同创新,推动未来网络技术落地应用坚持科研创新面向国民经济的根本要求,为加快推动未来网络相关创新成果开展
2023-08-24 14:17:00
...”10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参加百度世界·度小满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时如是说。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开发对应的垂直领域大模型,金融行业的大模型也
2023-10-18 15:53:00
...024(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了题为《互联网半甲子,大模型新风口》的主旨报告。邬贺铨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第30个年头,正
2024-01-11 06: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