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康熙的儿子们
我们一提起康熙的儿子,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康熙晚年大乱斗的那9个儿子。
实际上,由于康熙本人在位时间过于漫长,很多儿子出场的顺序就比较靠后,以至于这些后出生的儿子几乎就没有什么存在感。
康熙这辈子有35个儿子,除掉那些天折的,最终长大成人续嗣的有24个。
这其中最小的那一个,也就是24皇子,他叫做胤祕。胤祕的出生
胤祕的出场顺序有多靠后呢?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胤祕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这个时候康熙本人都已经63岁了。
不得不说这位爷的身体那是真的好,别看他晚年因为九子夺嫡的事天天一副要活不下去的样子,这造人的功力是一点都没有衰减。
胤祕的母亲是陈氏,她在15岁的时候进宫,是康熙朝最后的一批嫔妃。
由于她的出身不算高,再加上这会儿康熙年龄也大了,第二天就记不住人,以至于陈氏在给康熙生完儿子之后,到死都只是一个贵人。
直到乾隆朝的时候,弘历本着"我爱爷爷,也爱爷爷的小老婆们"的心态,顺手把一大批康熙朝去世的低位嫔妃集体升级。
这位陈氏历经3朝之后,才终于混上了一个被追封的嫔位。康熙对胤祕的宠爱
老来得子的康熙对于胤祕还是相当宠爱的。
虽然这爷俩的年龄跨度放到清朝做太爷爷都够了,但是这会儿康熙离下线也就只有6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的重头戏全在其他的儿子互撕的戏份上,这就导致作为康熙的儿子胤祕在父亲康熙朝那几乎就没有什么记载,只有一个出生年月日的记录。
等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雍正正式登基的时候,看着这个刚刚6岁、比自己的儿子弘历还要小5岁的弟弟,雍正一开始也没急着给他什么爵位。
毕竟这会儿小弟弟还要忙着上学呢。
于是雍正就让年龄比较大的儿子弘历带着比自己还要小的叔叔一起去上学,让侄子看着点,别有人欺负自己这个小叔叔。
"平时没事的时候你是我叔叔,遇到事的时候你叫我哥哥,咱们各论各的。"
雍正对于这个小弟弟的教育还是非常上心的,经常告诉师傅们说:"一定要把这个娃给带好,别出什么毛病来。"
后来有一次胤祕逃学出去玩了,雍正这个哥哥就突然爹味大爆发,把胤祕给抓了回来,狠狠地打了40个板子。
不过打归打,平日里雍正在百忙之中还会惦记这个老二十四:"今天吃饭吐没吐啊?这个点心吃了会不会不利于消化?"
总之这哥俩处得跟爷俩一样,雍正也确实像对待儿子一样照顾他。
雍正9年,小胤祕15岁了,雍正亲自指婚,将自己母亲娘家的孙女鄂雅氏许配给了弟弟。
到了雍正十一年,雍正正式册封胤祕为和硕诚亲王。
与他同时册封亲王的还有雍正的儿子宝亲王弘历以及和亲王弘昼,这叔侄辈的哥儿们算是同喜了。
因为雍正本人的在位时长不算长,就13年,所以这位康熙朝的皇子在接连送走了父亲跟哥哥之后,直到侄子乾隆继位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乾隆对胤祕
按理说像他这样圣祖皇帝的血脉,肯定是要进入到朝廷里发挥重要影响力的。
但问题是他长大之后遇到的皇帝是乾隆。
乾隆这个人一向是"我爹喜欢谁,我就给谁一棒子;我爹不喜欢谁,我就想办法给他塞个甜枣"。
看着这个比自己小5岁的叔叔,乾隆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
《清实录》当中没有记载这两个人他有什么仇。
唯一记录的是乾隆他一登基,就下令让胤祕的两个老师把这个小叔叔给看好了,定要严格管理。
等到了第二年的乾隆元年,乾隆更是下令把胤祕罚俸一年。
至于说为什么,实录里面也没有说,所以我们只能推测乾隆确实不太喜欢这个小叔叔,有可能是因为当年康熙确实很宠爱他,让乾隆又眼红了。
那咱们再想想胤祕从小没了爹妈,长大之后该大展宏图的年龄却又遇到了乾隆这样的领导,心里面肯定是很憋屈的。
不过遇到这样的铁板,他也踢不动。
唯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挂机,不干事也不惹事。
但问题是,你不惹事,乾隆他就跑过来惹你来。
没过多久,弘历又来找叔叔的茬了。
在一次宫廷的宴会上,乾隆当着一屋子的人突然就发火,把胤祕给臭骂了一顿。
骂他的理由也很离谱,说:"我碗里的这块肉还没吃完呢,你胤祕竟然敢举筷子!你这是简简单单的举筷子吗?你分明是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酒宴上领导举杯你敢不举,领导夹菜你敢转桌子,领导没咽下去肉你就敢放筷子,这叫什么?这叫大不敬,严重失礼!
咱们的这个酒桌文化你是一点都没学明白。既然你学不明白,那你这班也不用上了,明天你就继续回书房里面读书,返工去吧!"
可要知道,这会儿胤祕已经27岁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他去复读,这羞辱的程度跟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回小学重造一样,简直是一点面子都不留。
大清丧葬委员会主席、司仪,叔叔辈的老十二胤祥有点看不下去,赶紧劝和:"你可别作妖了,你这一吓人,再把你这个小叔叔给吓没了,到时候还得让我加班。"
皇家司仪都发话了,乾隆这才消了火。
胤祕的这个学没有重上。
不过这样一来,胤祕算是被这个侄子搞懵了:"我这一生真是如履薄冰。"
从这一年开始,正当壮年的胤祕一瞬间就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大爷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进,能不惹事我就不惹事,离所有人都远远的。
就连自己的老同学弘昼给自己办活动,邀请他去吃席,他都没敢去。
其实咱们站在乾隆的角度去看,他这个邪火发的也不算毫无缘由。
毕竟你可以说乾隆坏,但是没有人敢说乾隆菜。
乾隆登基的时候,不仅对胤祕是大打出手,他对于宗室的成员几乎是无差别攻击。
特别是在弘晫逆案爆发之后,乾隆就几乎把所有的宗室成员排挤出了政治核心圈。
再加上乾隆需要在宗室当中立威,恰好胤祕这个软柿子他最好捏,于是他就倒了霉了。
那乾隆这么做也算是有理有据,可是站在胤祕的角度,你就是一个神经病。
不过好就好在胤祕他确实忍得住,酒宴之上被骂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到了乾隆30年的时候,康熙朝的皇子基本上就没剩下什么人了,就连一向送人走的老十二都被给送走了。
乾隆想起了这位爷爷留给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位小叔叔叫来之后,乾隆就提问了他各种宗室管理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胤祕不仅对答如流,而且非常温和,这一下子就把乾隆搞得不好意思了。胤祕晚年
"既然咱们都一大把年纪了,那也别折腾了。"
从这开始,胤祕就被乾隆委任管理宗人府,还有玉牒的编写工作,相当于是皇家户口管理员。
胤祕整天就是待在玉牒馆,剩下的是啥都不掺和,免得侄子找自己的麻烦。
乾隆三十八年,57岁的胤祕在自己的王府当中病逝。
乾隆给他的谥号是"恪",意思就是谨慎恭敬。
可见晚年的胤祕真的是夹着尾巴做人。
他的这一生算不上有多精彩,但是比起同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日子过得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到这儿,康熙朝的儿子们也就全部杀青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