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2 17:58:00 来源:新京报

“曾经的我总是作为一名观众,游走在故宫充满历史底蕴的庞大院落与富蕴人文气息的各种展览之间,驻足流转间无不对这座人文历史的宝库饱含浪漫主义式的构想。此次再来故宫,我将完成从一名‘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来自澳门的钟俊杰发出这样的感叹。

今年夏天,38名粤港澳青年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的14个部门“上班”。本周五(8月25日),为期六周的“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将结束。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参与实习计划的粤港澳青年在故宫前合影。图源:故宫博物院

故宫已累计接待126名粤港澳青年在此实习交流

自2005年起,故宫每年都接收港澳大学生在此实习。2017年起,故宫与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同举办“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每年接收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优秀大学生在故宫进行深度实习活动。

“我早在高中时便了解到‘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对此非常感兴趣。听说今年的实习计划后,我便迫不及待地递交了申请表。”澳门实习生陈彦蓓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考古学系,经过简历筛选和线上面试后,她如愿获得在故宫实习六周的机会。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学生黄君怡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深感兴趣,日后打算投身文博相关工作。“故宫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这次到故宫实习,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还给了我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以及一间博物馆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此前三届“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累计接待126名粤港澳青年在故宫进行实习交流。“我在前几届也担任过指导老师,现在还跟这些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申请到了什么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实习指导老师、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副研究馆员铁铮说,“该实习计划以故宫为桥梁,与粤港澳的同学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机制。”

学会“望闻问切”,与文物“零距离”接触

每天8点半,陈彦蓓都从神武门进入故宫,穿过黄瓦红墙,沿着内金水河走,越过小桥,到达她所在的实习部门——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

在这里,陈彦蓓学会了对文物的“望闻问切”。在实验员的指导下,她对巴里坤县团结东路清代墓出土的丝质文物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这批丝线的工艺以及病害情况在显微镜中清晰可见”。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澳门实习生陈彦蓓使用显微镜观察文物。图源:故宫博物院

香港实习生张仲倩则在世界遗产监测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东西六宫外檐门窗专项调查与评估工作。“绛雪轩位于故宫御花园东南侧,面阔5间,主体部分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门窗为楠木本色不加油饰,与柱、框、梁、枋的斑竹纹彩画相得益彰,是皇家宫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代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张仲倩已经对故宫的门窗形制有了一定了解。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香港实习生张仲倩正在对东西六宫外檐门窗进行调查。图源:故宫博物院

曾就读于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的她,过去四年在大学里的学习,主要以课堂授课和小组作业为主,实地考察项目不多。“繁多复杂的建筑专业术语是困住我的第一道难关。”张仲倩坦言,此次实习,她有收获也有挑战,“在故宫实习让我有机会了解到文物保护一线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使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

成为故宫“讲解员”,接待香港青少年

在实习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角色转变,很多人成为故宫“讲解员”、文化传播者。

“还记得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就接待了一群来自香港的青少年,带领他们认识故宫,穿梭在黄瓦红墙中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利用模型来展现故宫建筑的独具匠心。整个游览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故宫的点滴都很好奇,常常向我发出提问,哪怕是顶着烈日也丝毫没有减退他们的热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香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在文创事业部实习的刘玳菱说。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李颖翀介绍,他们组会承担故宫讲解和接待任务,在他们组实习的黄君怡同学,第一项工作就是讲解。“我们给她讲解资料后,她很快就熟悉了讲解内容。从太和门到御花园这条路线,她走了十几遍。那时正值高温天气,走到最后,她说已经对故宫的热没有感觉了。”李颖翀称赞道。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香港学生黄君怡向游客介绍甲骨文。图源:故宫博物院

不仅是现场讲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的澳门实习生梁志德,还参与了“志愿者讲国宝”系列视频制作。“我完成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视频内容分别为石鼓馆的石鼓介绍、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我在制作过程中深刻了解到石鼓在历史上颠沛流离的命运。同时也了解到从前故宫的文物是如何南迁、西迁、东归、北返,作为初报到的‘故宫人’,我有责任向大众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把自己称作“故宫人”,有学生将入职香港故宫

今年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8位青年学子参与了本次实习计划,其中包括香港学生16名、澳门学生16名、广东省学生6名。实习计划为期六周,8月25日将举行结业式。

结业这天,将是他们依依不舍的一天。

“还记得‘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的前辈跟我说过,经历过在故宫的实习,你会把‘去故宫’说成‘回故宫’,不再把自己称作实习生,而是‘故宫人’”。陈彦蓓说,实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对故宫的感情也逐渐加深,看着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里的“故宫人”,为文物保护标准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她坚定了自己研究文物和学习文化遗产的志向。

他们中不少人,有北京故宫和香港故宫的双重求职经历。

张仲倩即将于今年9月入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文物修复方向的博物馆见习员。“此次交流实习给我提供了亲身参与文物保护一线工作的机会,加深了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使我对文物保护行业有了更立体的了解。”张仲倩说。

黄君怡则正担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义工。“由于这重身份,我来到北京故宫的时候更有一种亲切感。在故宫展览室参观时,我时常能看到一些曾借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品。每当看到这些展品时,我都会觉得特别亲切。这些展品虽然不会说话,却无声地使两地在文化上产生了紧密联系。”黄君怡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门前的广场上,严先生以玻璃设计了一条金水河。黄君怡说,“两条金水河在南北两个地方遥相呼应,而我又在这两个地方都工作过,这对我来说是特别难得的回忆。回到香港以后,我走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看到正门前的金水河,一定会再次想起在北京故宫的美好经历。”

“该实习计划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公众参与平台,不仅为故宫注入了热爱文化遗产的新鲜活力,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实际工作展现给这些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加深了他们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解,这样对他们将来可能把兴趣转化为事业,具有一定帮助。”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工作人员牛锎说。

新京报记者 郭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观众”到“故宫人” 粤港澳青年学子在故宫开展实习
...读于南京大学考古学系的澳门实习生陈彦蓓从神武门进入故宫,穿过黄瓦红墙,沿着内金水河走,越过小桥,到达她的实习部门——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开始一天的文物资料整理、翻译工作。澳
2023-08-22 10:40: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粤港澳青年学子来故宫实习交流38位青年未来六周将在14个部门深度实践7月17日,“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2023”开学礼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来自
2023-07-20 00:26: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同期】故宫博物院香港实习生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 黄君怡我第一次走进午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太和门广场,我一看到金水河,突然就理解了严迅奇先生为什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
2023-08-22 13:49:00
粤港澳青年在故宫开展实习
本文转自:新华网8月21日,香港青年学生张仲倩记录故宫御花园万春亭保存现状。7月17日起,38名来自粤港澳的学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4个部门的不同岗位上开展为期六周的实习交流。粤港
2023-08-21 20:18:00
绘制古建筑细节图、学习修复技艺,央美学生故宫实习与文物面对面
“经过故宫专家的指导,我们学习了文物修复的基本方法,感受到了故宫专家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杨纪萌说道。近日,“故宫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
2024-01-31 09:22:00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
京港大学生与故宫博物院王旭东院长对话探讨文化传承发展一众嘉与参与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的京港两地大学生在故宫博物院聚首一堂,进行深入交流。(2024年8月22日──北
2024-08-23 14:04:00
愿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海外版 》( 2023年07月21日 第 04 版)图为港澳学生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合影。主办方供图参与安排文艺演出、策划美术展览、开发文创产品;参观气势恢宏的故宫、欣赏恭王府
2023-07-21 04:46:00
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举行分享会 京港青年共话文创未来
...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分享会及大师班2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旨在推动北京与香港两地青年透过艺术文化交流激发创意思维,培育、启迪新一代文化人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
2024-08-03 21:33:00
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云游故宫·凡尔赛宫AI绘画大赛”获奖作品亮相故宫
“云游故宫·凡尔赛宫AI绘画大赛”获奖作品于12月4日至12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区域东北角亭展出。许多中外观众在现场打卡纪念,并点赞这场AI艺术的视觉盛宴,留言寄语祝福中法
2024-12-11 14: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