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见实效
夏庄村1620亩耕地产出1695亩的粮食今年麦收,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夏庄村1620亩耕地却产出了1695亩的粮食。多出75亩地的粮食是怎么来的?
古邵镇地处峄城区西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畔,拥有肥沃耕地13万亩,素有“鲁南粮仓”的美誉。夏庄村有1200口人,耕地面积1700亩,村里耕地超过10亩的就三户,孙晋平是其中一户。
“全村数我的地最多,总共17亩。”孙晋平说,过去种地是村里的难题,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又干不动,因为耕地多,十分辛苦。
2022年,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峄城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工作的实施意见》,每个镇(街)以粮食种植面积为基数,2022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5%以上,2023年完成30%以上,2024年完成50%以上。
为了激励村集体和农民参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峄城区利用财政部对产粮(油)大县的奖励资金,用于扶持土地规模化经营奖补。“对于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00亩、1000亩、2000亩以上的村集体,分别按照60元/亩、80/亩、100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贺海舰说。
在这一背景下,夏庄村和枣庄台儿庄区种粮大户张宾达成合作协议,对方一次性流转全村1620亩耕地,流转费1000元/亩。
“土地集中流转后,原本户与户之间的田垄要全部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沟渠和散林也要清除,全部变为耕地。”张宾说,由此多出耕地上的粮食,双方根据协议进行分成。
记者了解到,夏庄村耕地田垄宽度一般在30—45厘米,平均长度在170米,通过去垄,增加的有效种植面积非常可观。减少田间生产路、浇水沟渠后,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
“我们村集中流转的耕地有1620亩,去掉田垄、沟渠、散林后,一下子多出75亩耕地。”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建说,参与流转土地的村民不仅每亩地每年有1000元的收入,空闲时间还可以外出打工,“多出的耕地,每年给村集体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
“我们计划明年全部安装新型喷灌设备,这样一两个人就能管上千亩地,既省心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节省人工成本。”张宾说。
“目前,我们正在全区探索整村入股、股权联盟、两区管理、全托管、联合体经营等五种模式,进一步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益。”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峰说,通过引导推动分散经营农户将土地租赁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赚取土地租赁收入,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他们还成立了区级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整合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提供耕、种、收、销全程托管服务,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