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数字人助力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28 15: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7日刊登题为《数字人如何振兴中国文化遗产》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王葛瑞(音),文章编译如下:

为加强沉浸式体验,中国的博物馆已经开始利用数字人来提升参观者对历史和文化的身临其境之感。数字人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生成的3D图像,看起来像真人。

近年来,数字人的应用在中国迅速拓展,给电子商务、医疗、旅游和娱乐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根据有关部门的一项战略规划,仅北京市的数字人产业规模到2025年就有望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通过与百度和腾讯等科技巨头合作,中国的博物馆已引进了混合现实技术创造的数字人,并将其作为导游和宣传大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能“讲述”很多关于中国古典艺术品的故事,它们学识渊博,且不知疲倦。

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证明,人工智能(AI)可以帮助中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和推广方面实现规模化。这也有助于带动世界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做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数字人员工“艾雯雯”可以迅速换装——从现代服装到传统服饰——并对博物馆进行导览。它的名字是“AI”和“文化”的组合,寓意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拥有巨大潜力。

虚拟数字人的创作要用到图像生成、3D造型、动作和面部表情捕捉,以及渲染技术,也就是微软和英伟达等业内著名公司擅长的混合现实技术。

为了让其数字雇员更具有人的特征,国家博物馆还联合咪咕音乐为艾雯雯打造了专属歌曲。这首歌的旋律是中国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歌词赞扬了绘画、陶瓷和刺绣等中国艺术之美,歌名《未艾》意指人工智能前景无限。

除了在博物馆发挥作用外,数字人技术还可以“复活”历史人物。2022年,中华书局等机构推出了中国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数字人。这个数字人的创作基础是约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资源,以及数百年来有关苏轼的100多幅画作。

由于拥有关于苏轼的生平和文学作品的大量资料,虚拟数字人可以模拟这位历史名人的神态和语言,与真人进行互动。它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一亮相,就因为与真人的高度相似而让观众感到惊艳。

在节目现场,这个数字人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内容涉及当年苏轼所写的诗词等,它甚至与一位扮演苏轼老友黄庭坚的演员进行了实时互动。

苏轼的数字人还成了微博博主。它的账号已经发布了一些问答和在线学习材料,向读者介绍中国的文学和传统习俗等。此外,中华书局还设计了面对面活动,让学生通过与数字人互动来了解中国的文学和历史。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也开始借助该数字人举办以茶、诗歌和书法为主题的互动展览,让观众们有机会体验这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著名诗人的日常生活。

数字历史人物的出现有助于在学生和公众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如果美国和欧洲国家也采用类似技术创造出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等历史人物的数字人,也许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经典。

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可以促进科技教育工作者与人文领域的合作。数字人可以为人文类学生创造新的机会,并为数字经济作出贡献。

数字人的开发需要公共机构、私营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博物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各领域协作,从而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提升教育的公平性并拓展教育渠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习
2023-07-04 10:09:00
...护与利用的策略。对于公共属性较强的,应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乡风民俗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发光发亮。对于市场价值突出的,应挖掘其社会、情感和经济价值,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文化资源向
2024-08-02 06:07:00
盛会不打烊,期待再相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圆满落幕
...和现代审美国潮风……站在面前观赏的你,是否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而叹服。5天的时间,中国诗词大会文创、人民文创、国瓷永丰源等一批批颇具特色的中华文创品牌倾力展出了最具代表性的
2023-09-18 21:02:00
...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弘扬传统文化,就要顺应时代需求,借助数字媒介,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平衡点,实现文化与技术的充分结合。科技赋能为文化传播注入数字力量
2024-04-12 05:16:00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承新活力。深入挖掘刺绣、蜡染、银饰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文化IP矩阵;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基因库”,推动传统纹样转化为可共享的文化IP
2025-04-08 15:31:00
...项目频频出圈,其备受关注的现象背后,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成果,也反映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2022-12-19 12:20:00
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项目,《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开幕
...的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得以在国内广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宏宝、校史文博馆郭小川馆长等领导,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杨小彦教授以及来自省内
2024-07-09 09:26:00
...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
2023-10-17 06:31:00
山财大召开“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赋能乡村振兴论坛”
...业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令中华文化发展活力的细胞遍布神州大地。 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管宁从“文人艺术与生活美学”的视角切入
2023-08-21 11:3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