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8 15: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刺绣、蜡染和银饰是贵州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多彩贵州的文化瑰宝。在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重驱动下,已构建起“文化解码—生态重构—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的发展范式,逐步实现着从非遗保护传承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政策驱动产业集群,科技赋能传统手工艺蝶变。《关于加快推进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培育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加快银产业发展方案》《贵州精品培育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从保护传承、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园区构建,研创基地打造、品牌培育等方面,助推全省近300家苗绣企业、上千家手工艺作坊协同发展。2013年以来,贵州围绕苗绣、蜡染等民族技艺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覆盖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创建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智慧锦绣基地、锦绣计划创新研发基地等千余个,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集群,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指尖技艺”逐渐转化为“指尖经济”。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结合,如苗绣数智化平台,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和工序的基础上,把手绣和机绣有机结合起来,将苗绣用于装饰画、墙布等装饰建材,打破苗绣仅适用于服装饰品等小面积刺绣的生产模式,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份额,让苗绣产业从纯劳动密集型,变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涌入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体验别样的侗族风情和侗寨美景(张洪渊 摄)

文化价值深度激活,创新赋能时尚转型。在苗绣保护传承和推动苗绣数字化方面,贵州建设基础纹样数据库,采集苗绣纹样18869件(套),其中苗绣纹样矢量图1548份已进行版权登记,为国际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市场化。中国绣娘数据库已收录2.5万个绣娘信息,可以标准化了解绣娘技法、工时费等信息。传统符号的现代演绎,引来400多家品牌和1600多名设计师与贵州绣娘合作,将其转化为国际时尚产品。如蝴蝶妈妈图腾纹样开发IP设计和文创系列、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的“贵银”系列等。此外,蜡染手工艺制品蓝白交织的“冰纹”被跨界应用,蜡染咖啡店、蜡染主题民宿、银饰智能穿戴设备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文旅融合新典范。“贵银”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覆盖多国市场,文创冰箱贴、錾刻首饰成为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东方美学符号”,大大地激活了市场,激励更多传统技艺走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民族传统手工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美学价值。

传承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育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工信部项目支持下,贵州搭建苗绣素材库、苗绣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开放平台,对苗绣进行数字化转化,创新苗绣的保护、开发和应用,将每位绣娘的技法和信息进行收录,绣娘的技艺有了数字化传承。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收集和拍摄苗绣纹样图片,完成矢量图提取并进行版权登记,与国际女性时尚品牌企业达成合作,首批许可使用1500个苗绣纹样,转化为服装及相关产品150余款,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凯里学院、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贵州师范大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级学科,并招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贵州文化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高职院校也开设相关专科专业,培育出一批既了解传统又具有现代审美的工艺师与设计师。组织参加省内外展会,通过产学研展的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体验、感受、学习民族优秀技艺,培养既懂技艺又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后继有人。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毕节市化乌村苗族刺绣技艺代代相传(罗兴祥 摄)

电商文旅深度融合,品牌矩阵初步成型。借“村超”“村BA”东风,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包括通过直播、视频等实时传递“村T”秀场精彩瞬间。同时,让“村T”秀走进贵阳音乐节、多彩贵州城,并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村超”“村BA”及上海时装周等联动,蜡染刺绣银饰等产品火速出圈,带动订单量激增,“村T”成为民族文化展示与消费新场景。将蜡染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带动薰衣草香囊、刺绣胸针等轻量化产品线上销量。建成线下体验空间,许多研学团队和游客前来体验刺绣蜡染银饰技艺。全省传统工艺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强化,涌现了“鸽子花”“宁航”“舞水云台”“瑞银鸟”等品牌。乡村体育赛事植入展演,形成“文体旅融合”品牌,2024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946.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内生动力。首批72个“贵系列”全系列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包含了刺绣、蜡染和银饰;“贵银”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培育11个子品牌企业。

构建“保护—激活—增值”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刺绣、蜡染、银饰三大手工艺已初步实现从“文化遗存”向“经济资产”的转型,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创新融合、手工艺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融合。数智驱动绿色转型。推进手工艺品制作从“家庭作坊”向“零碳工坊”升级,推广植物染料、废料循环技术,构建绿色产业链;利用元宇宙、VR/AR等技术打造虚拟展馆,实现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传播;蜡染“冰纹”肌理、银饰錾刻技艺通过区块链技术确权,实现版权交易与纹样共享;开发更多的跨界产品,推动非遗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新质生产力。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深入挖掘刺绣、蜡染、银饰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文化IP矩阵;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基因库”,推动传统纹样转化为可共享的文化IP,使其成为连接民族记忆与现代审美的桥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构建“新匠人”培养体系。深化“锦绣计划”培训机制,通过“送训进村”“直播带徒”培育“数字绣娘”,破解非遗传承“空巢化”困境;鼓励设计师驻村创作,形成“高校导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乡村绣娘”协同创新机制;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股权激励制度,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非遗与文旅深度耦合。推动传统工艺融入旅游发展,打造“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体育”“非遗+研学”等新业态,发展主题民宿、研学工坊、传统服饰T台秀等沉浸式体验场景;依托全省的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建设沉浸式体验空间,将技艺展示与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结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传统工艺类企业纳入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研学课程开发和宣传推广中,推动生产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发展同频共振;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产品纳入贵州省特色旅游商品名录库管理,推荐传统工艺产品到一码游贵州等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推广。

(范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研究员)

策划制作陈翔

编辑 徐吉欧 秦文竞 王瑶

二审杨春凌韦一茜 王塬钧

三审张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8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
...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指尖技艺”赋能乡村振兴多年的探索实践,蒋秀菊逐渐将开发苗族文化商品,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事业。“只有把苗绣
2023-09-02 14:14:00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
2024-02-21 06:09:00
...”转化为“指尖经济”,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助力乡村振兴。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是由苗绣技艺传承人杨文丽所创办的。2017年,杨文丽回到家乡和丈夫开始做起了苗绣产业,201
2024-02-29 06:21:00
苗绣将在米兰秀场绽放风采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春节前夕到贵州视察时的殷殷嘱托,为进一步推动苗绣
2023-09-22 04:52:00
苗绣传承人龙禄颖 巧手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龙禄颖与儿子在公司的乡村振兴直播间推介苗绣文创产品(10月18日摄)。深秋的㵲阳河畔,天气逐渐转凉。在手工刺绣车间,龙禄颖与绣娘们以针当笔,以线为
2023-10-22 16:03:00
【每日一习话】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毕节市化屋村考察时的讲话
2023-08-07 20:20:00
...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常态化。我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支持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推动建设一批旅游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打造提升等示范试点,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民族特色
2023-12-21 06:05:00
巧手创造“锦绣”新生活——贵州特色苗绣产业发展观察
...,一些地方还将与苗绣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崭新名片。榕江县自2018年以来,立足苗族、侗族群众利用板蓝根枝叶染制衣服,再加以刺绣的古老习俗,串起采蓝(板蓝根)、制
2023-06-25 14:57:00
符号与记忆丨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在贵阳开幕
...促进贵州苗族区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少数民族女性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展示。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任达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后,贵州民族大学将
2023-09-10 06: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喜讯!福清市妇幼保健院荣获 2024 年度 “爱婴行动” 优秀项目单位称号
东南网福清8月8日讯(记者 林学武)近日,“2025爱婴医院发展大会暨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此次大会上
2025-08-08 19:09:00
暖心驿站飘饭香,政企接力筑港湾
东南网福清8月8日讯(本网记者 李昕彤)8月8日中午,福清市龙江街道天宝社区党群暖心驿站饭菜飘香,暖意融融。刚结束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围坐桌前
2025-08-08 19:11:00
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 医学中心探尖端科技,起步区引青年筑梦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聂婧怡 孔令茹 实习生何嘉彦8月8日上午,“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2025年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泉城行”训练营走进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2025-08-08 19:13:00
北崔崖变形记:石窝窝变生态乐园,看一条溪流如何盘活整座青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纪培振青州市庙子镇,藏着一座曾被石头“困”住的山村——北崔崖。八年前,这里是另一番光景
2025-08-08 19:13:00
潍坊峡山:“草中黄金”富了青山惠了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纪培振碧波万顷的峡山水库,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潍坊峡山的大地上。作为山东最大的水库
2025-08-08 19:13:00
8月1日,湖北省林业局、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2025年护鸟行动方案》,一场旨在守护鸟类的专项行动在荆楚大地全面铺开
2025-08-08 19:20:00
2025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湖北省体育局携手全省17个市州,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2025-08-08 19:20: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向全国所有合法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
2025-08-08 19:21:00
从夜游知音号到打卡黄鹤楼,从武汉马拉松到汉超联赛,从昙华林艺术节到周杰伦演唱会……近年来,全国各地文旅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2025-08-08 19:21:00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并以亲身示范诠释“运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2025-08-08 19:21:00
湖北省第十七届“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在十堰启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2025年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当天上午
2025-08-08 19:23:00
十堰第十六次全国“肢残人活动日”活动举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汤海涛 郧阳融媒记者 杨欢)8月8日,十堰市第十五届全国“残疾人健身周”暨第十六次全国“肢残人活动日”活动在郧阳区综合体育馆举行
2025-08-08 19:23:00
播州区团溪镇500多间烤房全力烘烤“黄金叶”
多彩贵州网讯 眼下正值烟叶采收烘烤的关键时期,播州区团溪镇的500多间标准化烤房陆续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一片片烟叶经过烘烤
2025-08-08 19:27:00
绥阳枧坝镇冯村村:辣椒红遍山乡 产业铺就富民路
多彩贵州网讯 眼下,绥阳县枧坝镇冯村村的百亩辣椒基地迎来丰收季,连绵的青山下,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数十名村民穿梭田间,娴熟地采摘
2025-08-08 19:29:00
人保财险余庆支公司:“敲门入户”送消保知识
多彩贵州网讯 为帮助辖内乡镇群众提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意识,近日,人保财险余庆支公司组织宣传团队深入辖区白泥镇、构皮滩镇
2025-08-08 1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