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8 15: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刺绣、蜡染和银饰是贵州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多彩贵州的文化瑰宝。在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重驱动下,已构建起“文化解码—生态重构—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的发展范式,逐步实现着从非遗保护传承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政策驱动产业集群,科技赋能传统手工艺蝶变。《关于加快推进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培育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加快银产业发展方案》《贵州精品培育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从保护传承、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园区构建,研创基地打造、品牌培育等方面,助推全省近300家苗绣企业、上千家手工艺作坊协同发展。2013年以来,贵州围绕苗绣、蜡染等民族技艺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覆盖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创建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智慧锦绣基地、锦绣计划创新研发基地等千余个,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集群,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指尖技艺”逐渐转化为“指尖经济”。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结合,如苗绣数智化平台,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和工序的基础上,把手绣和机绣有机结合起来,将苗绣用于装饰画、墙布等装饰建材,打破苗绣仅适用于服装饰品等小面积刺绣的生产模式,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份额,让苗绣产业从纯劳动密集型,变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涌入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体验别样的侗族风情和侗寨美景(张洪渊 摄)

文化价值深度激活,创新赋能时尚转型。在苗绣保护传承和推动苗绣数字化方面,贵州建设基础纹样数据库,采集苗绣纹样18869件(套),其中苗绣纹样矢量图1548份已进行版权登记,为国际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市场化。中国绣娘数据库已收录2.5万个绣娘信息,可以标准化了解绣娘技法、工时费等信息。传统符号的现代演绎,引来400多家品牌和1600多名设计师与贵州绣娘合作,将其转化为国际时尚产品。如蝴蝶妈妈图腾纹样开发IP设计和文创系列、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的“贵银”系列等。此外,蜡染手工艺制品蓝白交织的“冰纹”被跨界应用,蜡染咖啡店、蜡染主题民宿、银饰智能穿戴设备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文旅融合新典范。“贵银”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覆盖多国市场,文创冰箱贴、錾刻首饰成为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东方美学符号”,大大地激活了市场,激励更多传统技艺走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民族传统手工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美学价值。

传承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育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工信部项目支持下,贵州搭建苗绣素材库、苗绣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开放平台,对苗绣进行数字化转化,创新苗绣的保护、开发和应用,将每位绣娘的技法和信息进行收录,绣娘的技艺有了数字化传承。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收集和拍摄苗绣纹样图片,完成矢量图提取并进行版权登记,与国际女性时尚品牌企业达成合作,首批许可使用1500个苗绣纹样,转化为服装及相关产品150余款,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凯里学院、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贵州师范大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级学科,并招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贵州文化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高职院校也开设相关专科专业,培育出一批既了解传统又具有现代审美的工艺师与设计师。组织参加省内外展会,通过产学研展的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体验、感受、学习民族优秀技艺,培养既懂技艺又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后继有人。

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双重驱动

毕节市化乌村苗族刺绣技艺代代相传(罗兴祥 摄)

电商文旅深度融合,品牌矩阵初步成型。借“村超”“村BA”东风,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包括通过直播、视频等实时传递“村T”秀场精彩瞬间。同时,让“村T”秀走进贵阳音乐节、多彩贵州城,并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村超”“村BA”及上海时装周等联动,蜡染刺绣银饰等产品火速出圈,带动订单量激增,“村T”成为民族文化展示与消费新场景。将蜡染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带动薰衣草香囊、刺绣胸针等轻量化产品线上销量。建成线下体验空间,许多研学团队和游客前来体验刺绣蜡染银饰技艺。全省传统工艺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强化,涌现了“鸽子花”“宁航”“舞水云台”“瑞银鸟”等品牌。乡村体育赛事植入展演,形成“文体旅融合”品牌,2024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946.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内生动力。首批72个“贵系列”全系列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包含了刺绣、蜡染和银饰;“贵银”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培育11个子品牌企业。

构建“保护—激活—增值”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刺绣、蜡染、银饰三大手工艺已初步实现从“文化遗存”向“经济资产”的转型,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创新融合、手工艺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融合。数智驱动绿色转型。推进手工艺品制作从“家庭作坊”向“零碳工坊”升级,推广植物染料、废料循环技术,构建绿色产业链;利用元宇宙、VR/AR等技术打造虚拟展馆,实现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传播;蜡染“冰纹”肌理、银饰錾刻技艺通过区块链技术确权,实现版权交易与纹样共享;开发更多的跨界产品,推动非遗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新质生产力。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深入挖掘刺绣、蜡染、银饰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文化IP矩阵;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基因库”,推动传统纹样转化为可共享的文化IP,使其成为连接民族记忆与现代审美的桥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构建“新匠人”培养体系。深化“锦绣计划”培训机制,通过“送训进村”“直播带徒”培育“数字绣娘”,破解非遗传承“空巢化”困境;鼓励设计师驻村创作,形成“高校导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乡村绣娘”协同创新机制;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股权激励制度,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非遗与文旅深度耦合。推动传统工艺融入旅游发展,打造“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体育”“非遗+研学”等新业态,发展主题民宿、研学工坊、传统服饰T台秀等沉浸式体验场景;依托全省的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建设沉浸式体验空间,将技艺展示与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结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传统工艺类企业纳入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研学课程开发和宣传推广中,推动生产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发展同频共振;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产品纳入贵州省特色旅游商品名录库管理,推荐传统工艺产品到一码游贵州等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推广。

(范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研究员)

策划制作陈翔

编辑 徐吉欧 秦文竞 王瑶

二审杨春凌韦一茜 王塬钧

三审张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8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
...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指尖技艺”赋能乡村振兴多年的探索实践,蒋秀菊逐渐将开发苗族文化商品,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事业。“只有把苗绣
2023-09-02 14:14:00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
2024-02-21 06:09:00
...”转化为“指尖经济”,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助力乡村振兴。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是由苗绣技艺传承人杨文丽所创办的。2017年,杨文丽回到家乡和丈夫开始做起了苗绣产业,201
2024-02-29 06:21:00
苗绣将在米兰秀场绽放风采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春节前夕到贵州视察时的殷殷嘱托,为进一步推动苗绣
2023-09-22 04:52:00
苗绣传承人龙禄颖 巧手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龙禄颖与儿子在公司的乡村振兴直播间推介苗绣文创产品(10月18日摄)。深秋的㵲阳河畔,天气逐渐转凉。在手工刺绣车间,龙禄颖与绣娘们以针当笔,以线为
2023-10-22 16:03:00
【每日一习话】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毕节市化屋村考察时的讲话
2023-08-07 20:20:00
...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常态化。我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支持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推动建设一批旅游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打造提升等示范试点,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民族特色
2023-12-21 06:05:00
巧手创造“锦绣”新生活——贵州特色苗绣产业发展观察
...,一些地方还将与苗绣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崭新名片。榕江县自2018年以来,立足苗族、侗族群众利用板蓝根枝叶染制衣服,再加以刺绣的古老习俗,串起采蓝(板蓝根)、制
2023-06-25 14:57:00
符号与记忆丨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在贵阳开幕
...促进贵州苗族区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少数民族女性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展示。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任达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后,贵州民族大学将
2023-09-10 06: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悬崖边的“风味”与“风口”|我在贵州“奔县”系列报道之清镇篇
10月15日,27岁的邓丁站在自己打造的“古既·腰岩”悬崖咖啡馆观景台上,为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在这个坐落于贵阳清镇市流长乡田湾村百米悬崖之上的创业项目迎来“出圈”后的第一个国庆中秋长假考验后
2025-10-26 12:37:00
新发路观察|一叶知心,一叶知城
近来提及秋色,社交平台上总有网友将长春与成都并列讨论。一座是东北平原上的“森林城市”,一座是西南盆地里的“天府之国”。相隔数千公里的两座城市
2025-10-26 12:58:00
陕西省第四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
10月25日早晨,陕西省第四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副省长李九红宣布运动会开幕。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出席开幕式
2025-10-26 13:34:00
传染病医疗机构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举办
2025年10月22日,由京津冀三地疾控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京津冀传染病医疗机构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
2025-10-26 13:43:00
城事直通车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占道经营带来的拥堵、沿街店铺的噪音扰民、路面坑洼影响出行、违停导致的秩序混乱……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城市管理问题
2025-10-25 07:16:00
在市邮政管理局和市总工会的关怀支持下,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联合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迎泽区解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2025-10-25 07:17:00
10月24日,我市举行庆祝山西省第29个环卫工人节暨表彰大会,表彰慰问为全市环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会议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环卫工友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与节日的祝福
2025-10-25 07:17:00
10月22日,省生态环境厅对外通报8月降尘监测结果。其中,太原当月降尘量3.3吨/平方千米,同比下降31.2%。结果显示
2025-10-25 07:17:00
台湾青年:“台独”遮掩不了历史真相,台湾人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湾学生林景茂接受媒体采访。中国网记者 李智 摄中国网10月25日讯(记者 李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5-10-25 07:19:00
在秦皇岛市抚宁区箭杆岭长城,漫山黄绿交织如锦。林木染秋、长城映景,古老砖石与鲜活秋意碰撞出独特韵味。拍摄丨史伟杰、张辉、赵杰剪辑丨殷雪迪
2025-10-25 07:49:00
从“养老”到“享老”!河北乐亭托起幸福“夕阳红”
图为老年人参加公益培训。“在老年大学里,我不仅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还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但退休职工徐艳丽对乐亭老年开放大学公益课赞不绝口
2025-10-25 07:50:00
拓福迎重阳
10月24日,张家口市民在拓印百福图。当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街道茶坊社区胜利中路社区联合张家口银行红旗楼支行开展敬老慰问活动中老年居民学习非遗知识拓印百福图喜迎重阳节10月24日
2025-10-25 07:54:00
开滦集团2025年“奋进杯”职工羽毛球比赛成功举办
图为比赛现场。10月23日至24日,开滦集团2025年“奋进杯”职工羽毛球比赛在开滦体育馆成功举办。本次赛事吸引集团公司15个单位的15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踊跃参赛
2025-10-25 07:55:00
河北迁安:敬老月活动惠乡村 温情服务暖人心
图为文艺惠民演出大合唱《夕阳红》精彩上演。张泽慧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王雅婷)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
2025-10-25 07:56:00
河北迁安:打造民营钢企低碳样本 以体系化思维探路“双碳”目标
图为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获得碳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单位。迁安市数据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刘天然、王欢欢)近日
2025-10-25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