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觉得苗绣最吸引人的就是它充满了想象力。”正在贵州美术馆看“符号与记忆——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的市民索敏说,想象力是苗绣与苏绣等其他刺绣最大的不同。
正在贵州美术馆展出的“符号与记忆——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
9月9日下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文化馆主办,贵州省妇联、贵州美术馆、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和贵州创和服饰协办的“符号与记忆——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幕,选取了120余件的贵州苗族刺绣精品,展示了各种苗绣藏品的手工技法、文化寓意、地域特色以及分布范围,体现苗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价值。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共有49个民族,苗族占贵州总人口的12.2%,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2.1%。
“符号与记忆——贵州苗族刺绣精品与创新设计展”开幕现场,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开幕。
苗族人民心灵手巧,创造了绚烂多彩的苗族刺绣。苗族刺绣针法丰富,其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史诗”,是苗族的集体记忆,也是苗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为中华文化符号的生成与传播提供了历史依据与生动案例。
据悉,本次展览旨在以贵州苗族刺绣精品及创新设计为切入点,促进贵州苗族区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
少数民族女性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展示。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任达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后,贵州民族大学将继续发挥相关领域的学科和专家的优势,探索从更多角度和维度推动苗族文化在当代生活的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推动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任达森
贵州省文化馆自成立以来,也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调查、抢救、收集和整理,先后于1959年至1961年、1979年至1981年期间,两次大规模地在全省各民族聚居地区收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包括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13个艺术门类,共计近万件作品。
贵州省文化馆馆长龙仕勇
“其中苗族刺绣艺术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是非常值得加以重点保护和广泛宣传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品。”贵州省文化馆馆长龙仕勇在开幕讲话中表示,这次展览让贵州省文化馆收藏的精美苗族刺绣有了一个继续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期待与贵州民族大学继续深化合作,为推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美术馆党支部书记陈顺祥
在贵州美术馆党支部书记陈顺祥看来,符号与记忆既是对贵州传统苗族刺绣的梳理与呈现,更是对苗族刺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与探索。“今天呈现的也是一场传统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兼具的展览。这也是我们贵州美术馆长期致力于和积极努力推动的方向。”陈顺祥在开幕讲话中表示,贵州美术馆将积极与各方一起努力为贵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因此将贵州苗族优秀的刺绣文化传承发扬挖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本次展览负责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杜怡蒙介绍道,本项展览是以本展览的传播交流推广为基础,充分挖掘贵州苗族刺绣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达到以一项展览带动一片,最终实现苗族刺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本次展览负责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杜怡蒙
在现场看展的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师黄永兴说,自己目前正在贵州师范大学参加“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及衍生品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我们班里有非遗传承人、设计师、文创主理人等,邀请了专家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教授蜡染、苗绣、锡绣、马尾绣等技艺,今天苗绣服饰走秀的人里就有我们研修班的。”原本就喜欢苗绣的黄永兴想在研修班和本次展览中学习提升,“今后在教学中也会将这些民族文化运用进去,通过自己尽力推广。”
本次展览开幕合影
开幕期间,还举行了苗绣创新服饰走秀,和围绕苗绣“符号与记忆”“传承与发展”主题的现场研讨会,将传播、交流和推广相结合,搭建苗绣发展平台。此后,本展览还将走进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苗绣创新服饰走秀
苗绣创新服饰走秀
苗绣创新服饰走秀
苗绣创新服饰走秀
苗绣创新服饰走秀
市民正在看展
台江剪纸
看展市民正在向参展的黎平县苗族剪纸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秋了解她的剪纸和刺绣作品
市民正在看展
展览现场
展出的刺绣作品
市民正在看展
展出的苗族传统服饰
展出的苗族刺绣作品
展出现场
展出的“百鸟衣”
市民正在看展
展出现场
参展苗绣作品
参展苗绣作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