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条条钢铁巨龙穿山越水,一趟趟高铁列车穿梭往来,粤东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脉搏。
截至到2025年9月,开通运营满一周年的梅龙高铁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这条粤东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正加速融入已形成的粤东高铁环线网络。
梅龙高铁、梅汕高铁、赣深高铁、厦深高铁、广汕高铁、广深港高铁广州至深圳段共同构筑的高铁环线,正重塑粤东地区的经济地理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内联外通,高铁环线重塑粤东发展格局
从“梅龙高铁”到“广汕高铁”,近年来,粤东地区高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梅龙高铁开通后,粤东地区迈入了“350公里时速”时代。
这一条条铁轨如同活力的脉搏,将粤东城市串联成线,形成了环绕粤东的高铁环线。
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梅龙高铁,与赣深高铁实现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区域铁路运输能力。高铁环线不仅优化了广东高铁网络布局,打通了省内大环线和粤东、粤北小环线,更成为粤东通往华中、华北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过去,粤东地区虽毗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如今,高铁环线的形成,打破了粤东地区的交通瓶颈。
梅州至广州、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91分钟和108分钟,大大便利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了粤东北地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2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形成。
二、动脉通畅,“高铁经济”激发区域产业新活力
高铁飞驰,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带动了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GDP增速位居广东省首位,高铁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梅龙高铁开通以来,梅州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大力招引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梅州产业深度嵌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让“高铁效应”转换为“发展引擎”。
与此同时,粤东各市依托高铁优势,积极发展“高铁+文旅”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和温泉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粤东与大湾区旅游合作项目同比增长25%。2025年上半年,梅州全市接待游客571.95万人次,旅游收入49.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和15.3%。
三、服务提质,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梅龙高铁各站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与服务水平。车站采用“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三线结合的开行方案,精准投放运力,有效应对客流变化。
兴宁南站、五华站引入“检票验票一体”智能闸机系统,旅客通过时间缩短至30秒内,进站效率提升40%。
梅州西站通过优化进站流程、加开安检通道,将旅客平均进站时间压缩至8分钟。同时,车站积极打造“客都”服务品牌,增设文化墙与书香驿站,营造温馨候车环境。梅州西站“客都”服务队联合志愿者与党员突击队,为重点旅客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
一年来,累计完成重点旅客预约服务单556单,帮助旅客寻回遗失物品1108件。
此外,梅州西站进一步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积极联动当地景区,开通直达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故居等景点的公交旅游班车。实现“高铁+公交”无缝衔接,大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清晨,从梅州出发,不到两个小时便能抵达广州珠江新城喝早茶;傍晚,从深圳北站出发,夜幕初垂时已能漫步在汕头老城区的骑楼下。
随着高铁环线不断优化完善,粤东地区正从地理上的“邻近”转变为发展上的“融合”,从“接入网络”到“编织网络”,从“跟跑者”到“并行者”。
放眼南粤,高铁环线如同一条条活力四射的“黄金通道”,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动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粤东大地,助力绘制出一幅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画卷。(佘楠)
责任编辑:赵家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