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万贵妃盛宠不衰的秘密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5 22: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很多作品中,万贵妃被称为万贞儿,虽然这个名字并不见到《明史》。她出身很低,四岁入宫做了宫女。长大以后,她被被派遣至东宫去服侍当时还是皇子的朱见深,作为朱见深幼年时期的保姆。

朱见深这个名字还有印象吧?他是“土木堡之变”的受害者:朱祁镇被也先俘虏,回国后关在南宫里当“太上皇”,他的儿子朱见深却被太后强迫新帝朱祁钰立为太子。明景帝朱祁钰自己当着皇帝,却不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心中怨恨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之下,朱见深朝不保夕,岌岌可危,后宫之中无人不知。就是出于同情,想对朱见深好一点儿,也得考虑一下“将来会不会连累自己”。所以朱见深的童年一定是生活是阴暗、冷酷、恐怖之中的。他的口吃的毛病,就来源到这段时间受到的巨大的精神压力。

万贵妃盛宠不衰的秘密是什么

然而他的保姆,比他年长十七岁的万宫女,一方面对主子忠心耿耿、不受外界干扰,另一方面个性机警,善于体贴朱见深的心思。她成为朱见深童年生活里最大的温暖。

景泰三年(1452年),朱见深被废为祁王,朱祁钰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皇太子。

景泰四年,朱见济于不幸夭折(也有说法是被忌恨明代宗的英宗党派合谋所害)。虽然朱见济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但他死后,朱祁钰也没有复立朱见深为太子。

四年以后的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重回帝位,朱见深也被复立为太子。他与万氏这一对患难的主仆、姐弟,终于熬到了云开日出。

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万氏何时成为了朱见深的妻妾,只知道天顺八年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帝,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由于包括生母周太后在内的众人的强烈反对,宪宗只能屈服,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改立万氏为贵妃。

吴皇后年轻气盛,看不清形势,企图打压跋扈的万贵妃。万贵妃轻轻吹了几口枕边风,就惹得朱见深大怒,废掉了吴皇后。新任的王皇后根本不敢招惹万贵妃。于是《明史》中留下了“万贵妃专宠,皇后希得见,储嗣未兆”的记录:他们大概想维持一夫一妻如胶似漆的生活,以至生同衾死同穴了。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皇帝的家庭生活不是私事,而是关系到天下安宁的大事。皇帝需要儿子。而万贵妃生下的长子不久就夭折了,她也没有再受孕过。

强烈的爱情,失子的痛苦,以及本来就欠缺的心胸格局,使万贵妃(生子之后,她已经被晋封为皇贵妃了)越来越偏执。她迫害其他嫔妃,不允许别人有孕,弄得朝官们“言者每劝上普恩泽,然未敢显言妃妒也”,只敢建议皇帝“普施恩泽”,而不敢指责万贵妃嫉妒。其中有个不识趣的官儿直言进谏,激怒了朱见深,被贬后“不复出”,永远地被摒除于官场朝堂之外。

但是后宫之大,总有万贵妃照管不到的地方。一个小宫女纪氏偷偷生下了皇三子朱祐樘,偷偷把他养到了六岁。

万贵妃盛宠不衰的秘密是什么

六岁之后,在太监张敏的帮助下,朱祐樘与朱见深相见、相认,并被立为太子。纪氏封妃,很快暴死,太监张敏也自杀。可想而知,这些是出于万贵妃的偏执得近于疯狂的报复。

朱祐樘虽小,但是很提防万贵妃。万贵妃意识到这一点,放开了对后宫的管束,使朱见深又接连生育,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但,朱见深对万贵妃的爱情终生不渝。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年已五十八岁的皇贵妃万贞儿去世,宪宗号啕大哭,哀叹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同年八月,郁郁寡欢的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朱见深完成了国家朝廷要求他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任务,却用生命去追随他的爱人。他为“无情最是帝王家”的俗语提出了反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史后宫传奇:万贵妃的权力之路与朱见深的情感世界
...钱,要么恋母。对于明宪宗朱见深,与比他年长19岁的万贵妃之间的爱情与婚姻,也有人同样认为,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纯粹是恋母情结在作祟。作为后人透过朱见深的成长经历,也很难不这样认
2023-09-26 12:56:00
...,万氏为宪宗诞下皇长子,大喜的宪宗立即晋升万氏为皇贵妃。然而这个孩子在当年就不幸夭亡(尚未被赐名),如果他能顺利成长,宪宗很有可能会效仿祖父让王皇后上表“自废”。此后两年为了
2023-02-13 13:52:00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地指出吴氏被废就是和万氏有关。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 终于破案了,原来是吴皇后婚后不满自己的夫君天天和35
2023-06-11 19:46:00
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扑通跪倒:您儿子6岁了,在冷宫里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周贵妃所诞子嗣,取名朱见深。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南下攻掠明朝边境,英宗御驾亲征,结果被敌方打的溃不成军,在土木堡被俘虏。在于谦
2023-10-25 17:19:00
万贞儿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万贵妃原名万贞儿,生于1430年,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其父万贵原是京城县衙当差的椽吏,在万贞儿4岁时由于父亲的亲属犯法而被牵连,一家人被贬到霸州生活。由于家境逐
2023-06-20 22:08:00
明朝两朝出过多少位宸妃
...为宸妃。不过,沈氏的宸妃只做了两年时间,她便晋封为贵妃了。做了四年贵妃后,沈氏又在嘉靖十九年,被晋封为皇贵妃,此时的她年仅24岁。可见沈氏在明朝几位宸妃中,算是比较受宠的一位
2024-06-26 22:06:00
在许多热播古装剧还有现实历史中,会出现冠以姓氏的贵妃名号。如《妖猫传》里的唐朝杨贵妃、《清平乐》中的张贵妃、《鹤唳华亭》中的赵贵妃等等。这些人物有的确有原型,有的纯属虚构,但都有
2023-05-05 11:49:00
...屈服,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万贞儿则变成了妃子。跋扈贵妃吴氏当上皇后还不到一个月就因为打了万贞儿而被明宪宗果断废黜了,但万贞儿仍然与皇后无缘,由于两宫皇太后的强烈要求,性情温顺
2023-07-31 21:07:00
万贞儿:明宪宗朱见深的传奇宠妃
...人拥有皇帝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万贵妃,小名贞儿,青州诸城人(今山东益都县一带)。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
2023-12-16 2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