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9 11:00:00 来源:金融界

致力于用AI改造生产的人工智能企业飞步科技,此前已在宁波舟山港梅东码头落地了62台无人集卡车队。近日,飞步科技正式宣布与宁波舟山港甬舟码头签署运营服务合同,首期部署12台智能引导运输车(IGV),组建全无人运输车队并提供运力服务。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配图:飞步科技甬舟码头IGV运输车队

到2027年,中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当前,宁波舟山港已为全球超大型集装箱码头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浙江样板”,以“2+1”智慧化码头示范工程近期发布的阶段性成果为例:

·梅东码头:全球唯一的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6路无人驾驶集卡常态化实船作业。

·甬舟码头:IGV具备在港区与无人驾驶集卡以及传统集卡深度混行的作业能力,打造多车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为上述码头提供无人驾驶技术服务的,都是飞步科技。成立六年多来,公司成功研发了面向港口行业的一整套软硬件产品,可同时提供无人驾驶+远程控制,以及全局调度管理服务,打通了降本增效的价值闭环。

此前,行业内已有其他企业通过自建无人车队的方式,按运输箱量收费。为什么飞步科技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进入运力服务市场?联合创始人兼CTO杨政博士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全无人化车队在各个码头相继落地,底层平台技术已近成熟。现在进入到了比拼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新阶段。

·港口行业对自动驾驶的价值认识已经很充分。但各家码头情况不同,自动化建设的需求也不近相同。直接采购运力服务,能够“落地即用”,业主成本相对更低。

·港口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抗压性与稳定性。为码头提供运力服务,也能为公司自身持续带来健康稳定的现金流。

杨政认为,落地IGV车队将成为全新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正式形成了技术服务+运力服务两大引擎,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全无人驾驶

“全无人驾驶”是飞步科技成立首天就剑指的目标。无人驾驶水平运输系统(FabuDrive)历经多个版本的迭代,目前已稳定支撑全球最大无人集卡车队在梅东码头开展6路全无人驾驶常态化实船作业。

杨政将现阶段的无人化作业特征提炼为“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

1、全天候:无人集卡车队充分发挥行业最大数量规模的优势,有效突破了恶劣天气影响,每天做满24小时,一周运营7天,运维团队紧密配合,设备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配图:无人集卡车队于夜间大雾天气正常开展作业

2、全工况:无人集卡车队完全支持含空/重箱在内的装卸移指令,以及远控桥吊、龙门吊与堆高机在内的装卸设备。同时通过远程控制系统(FabuRemote),有效解决了传感器失效与长尾非标工况难题。高工况+全链路支持带来了更流畅的作业。

3、全场景:无人化作业已充分覆盖完整的泊位+堆场,全域不设任何围栏隔离,全时空高频混线。但挑战依旧存在——路数从4路增加到6路,复杂度指数级提升。例如从泊位到引桥的路段,杨政打了个比方:“血管一下子变得狭窄,就容易形成血栓。”团队利用交通流调度指令,行业内首次验证了引桥分流、潮汐车道等全新策略,取得明显效果。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配图:全新一代智能引导运输车(IGV)

此次落地甬舟码头的智能引导车(IGV)是水平运输新物种,最大的特色就是“无车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无人驾驶。IGV还具备以下特征:

1、作业灵活:IGV支持正向与逆向行驶、全八与半八转向及斜行等多种模式。采用斜行变道的最小距离为10米,仅为传统集卡的40%。

2、快速融入:甬舟智慧化建设呈现不同的技术特点,如堆场使用的是全自动化轨道吊。IGV落地后,短时间内便跑通了“自动化轨道吊+IGV混行+远控桥吊”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链。

单台IGV每年能够直接节省的人力成本超过50万元。“全无人化的最显著的优势还是降本”,杨政补充道,“按照100台集卡的数量来算,传统做法是需要配置300名左右的司机和管理人员。同样数量的IGV车队,现阶段仅需要20名运维人员,人力需求降低了94%。”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配图:甬舟IGV车队开展编组运营

新物种的出现,展现出的是新科技对传统人力密集型产业巨大的改造潜力。IGV车队的落地,将助力甬舟加速建成宁波舟山港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付费运营

全无人驾驶技术的真正成熟,让付费运营成为可能。在项目周期内,飞步IGV车队计划提供不低于人类驾驶员运营效率的集装箱搬运服务,并按照实际运输的集装箱数量与甬舟码头结算费用。

这也是宁波舟山港集团内首个无人化水平运输的付费运营项目。无人驾驶的价值真正被认可,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堪称里程碑事件。

以甬舟为代表的客户企业,愿意为更好的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支付更加合理的费用,培育和推动产业科技生根开花。对于IGV车队的费率标准,杨政透露“在行业内位居前列水平,体现了客户对飞步产品和技术的认可”。

科技新物种的背后,是飞步持续六年多的研发布局,面向行业提供了一整套水平运输软硬件产品,通过“看得见的车”+“看不见的云”,打通降本增效的价值闭环:

·无人驾驶水平运输系统(FabuDrive):深度适配集卡与平板运输车,支持含空/重箱在内的装卸移指令,支持与桥龙及堆高机等全设备协同作业。

·远程控制系统(FabuRemote):通过一对多的实时监管、动态预警与远程驾驶,有效解决了无人化作业中的各类异常工况难题。

·车队与设备调度管理系统(FabuDispatch):内核是交易引擎,此前已在日千万级订单规模的出行平台得到了近10年的应用验证。除提供车队实时车道级路径规划服务外,系统还可根据生产指令进行装船调度、装卸锁调度与全局交通流调度,充分发挥生产力价值。

飞步从2019年开始持续扎根港口一线,对生产流程的深刻理解也融入到了业务创新之中。例如,面对与传统集卡混线交互时的智能度和优先级问题,团队相继提出了车云协同规划、虚拟交通灯、协同变道等方案,持续为无人车队“输送子弹”。

“效率直接决定了码头效益。对于提供运力服务的技术企业来说,车队效率也是生命线。”杨政认为,接下来飞步与码头的核心目标将更加趋同。

长期可持续

2023年中旬,飞步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杨政对于全无人驾驶技术路线曾有这样的公开表述——“L4里选择一个点,把这个点变成一个圈,再把这个圈变成更大的圈,最终打破圈。”

从切入港口赛道,再到落地全球最大的无人集卡运输车队,飞步已经完成“从点到圈”的进化。更大的圈在哪里?如何破圈?杨政给出了两个新的关键词:长期主义和规模效应。他进一步解释道:

“飞步坚持‘精益求精、滴水不漏’的价值观,秉持长期主义,坚定看好港口这一市场。”

作为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网的节点枢纽,港口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抗压性与稳定性。同时,集装箱码头效益与腹地经济活跃度正相关。飞步无人驾驶车队已布局浙江、江苏两大经济省份,将持续受益于强劲的航运需求。

在一个稳步上扬的市场中,如何寻求到更大的确定性,杨政将这个问题拆分成为几个指标。对于已部署服务的单体码头,阶段性目标是推动无人运输车队的规模提升,实现2-3个自动化泊位的全覆盖。“根本目标还是为生产服务,比如每个泊位都可以实现白天做完一艘8路的集装箱船,晚上还可以接着做6路,生产循环不中断。”

在飞步的业务规划中,纵轴是把单一码头无人车队做透,横轴是布局更多港口。梅东已成为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规模与场景复杂度一骑绝尘。在梅东扎根五年的飞步团队,先发优势将愈加明显。

飞步科技落地IGV全无人运输车队与甬舟码头签订五年付费运营合同

配图:飞步科技无人集卡运输车队

届时,作为标准化、可复用的通用产品,无人驾驶运输车队将真正成为码头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港口建设也将迈入新的时代。

来源:金融界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忙碌景象——梅山港区的无人驾驶集卡(集装箱卡车)车队井然有序地运作,每一次转弯都严格遵循预设轨迹,速度快而稳,有效避免了任何碰撞,这些车辆在行驶路线的规划上达到了毫米级的精
2024-07-12 07:34:00
向世界输出智能服务业“中国标准”
...布“新物种”,孙作雷带领西井科技团队将无人驾驶商用车队驶向全球港口码头——向世界输出智能服务业“中国标准”孙作雷善于将技术落地成为实际运用。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徐晶卉
2023-08-26 05:46:00
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落地山东港口背后
...手机上就能看到货物实时位置、完成费用支付并预约提货车队。如有融资需求,客户还可以在“港云仓”平台申请电子仓单,不仅自动关联报关信息,还能作为融资质押凭证,过去需要奔波现场办理
2025-02-25 15:25:00
...一辆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技术验证,到百辆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投入运营;从李德毅院士专家工作站 “产学研”项目起步,到接连实现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和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2024-01-19 10:25:00
启源芯动力助推唐山构建跨区域新能源电动重卡绿色物流网络
...的优势:提前布局的充换电场站与运输路线高度吻合,让车队能够广泛承接区域内更多的运力需求;密集的补能网更是让新能源电动重卡运输车队不再因补能点的缺失而错失商机,可满足大型车队补
2024-12-16 16:00:00
新春走基层丨厦门港务运输有限公司新海达车队拖车司机黄炳辉:“码头的年味,就是繁忙”
...天都在岗。51岁的黄炳辉是厦门港务运输有限公司新海达车队的拖车司机。在码头工作后,他已多年没有在除夕夜与家人吃过团圆饭。这个除夕夜,他也与往年一样,坚守在岗位上。“码头作业没
2025-02-07 08:26:00
...基础上,同步建设新能源船舶充电桩。目前辖区汇金物流码头5个新能源充电桩已建设运营,在合肥马家渡码头布设的5个充电桩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经营主体推陈出新。今年5月份,全省首家新
2024-07-26 16:06:00
启源魔盒电池赋能新能源重卡,助力佛山乐从钢铁世界绿色运输变革
...源魔盒CTB400大电量电池问世之前,市场上的电动重卡运输车队受限于电池电量,仅能完成从码头到乐从钢铁世界加工区的运输任务,难以拓展更多的配送工作。现在,随着魔盒电池续航能力
2024-11-26 09:45:00
多措并举降低物流成本 疏通实体经济“筋络”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除了使用部分社会运力外,大部分汽车运输都是靠自营车队。现在,自营车队有超过400多台车,包括380多台新能源车。随着“公转铁”的深入推进,闲置的汽车运力如何处理成为了摆在经
2024-03-24 13: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