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7 21:58:00 来源:杭州网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离去的消息,引发了无数人的沉痛追思。他的音容笑貌、创业故事、奋斗精神,被人们追忆、传颂、铭记。

过去几年,已有好几位传奇浙商离开了我们——

2023年2月10日,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离世;

2021年7月10日,浙江利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池幼章离世;

2017年10月25日,浙江万向集团原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离世;

2017年7月4日,青春宝集团原董事长冯根生离世;

2016年8月2日,万事利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沈爱琴离世;

2015年6月6日,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离世。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宗庆后(左三)、鲁冠球(左四)、沈爱琴(右二)等参加全国两会 图源:万事利集团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的第一代浙商。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却拥有超越时代的智慧和格局;他们一生勤俭,却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财富;他们历经困苦浮沉,却坚信实业可以报国,总想为他人撑起一把伞。

当我们困顿、迷茫、失望、焦虑的时候,不妨重温这一代浙商的故事,重温他们用一生教会我们的道理。

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资金、少资源、缺技术,是从底层崛起的第一代浙商普遍面临的困境。但他们凭借非凡的意志、吃苦的精神、超强的执行力,总能一次次力挽狂澜,绝处逢生。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丝绸女王”沈爱琴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30岁那年,沈爱琴出任杭州笕桥绸厂厂长,这个所谓的绸厂,实际上主要资产就是“22名放下锄头的农民”和当地织布厂淘汰的17张破旧的铁木织机。

没有流动资金,没有生产原料,即便偶尔找到一点原料,生产出的丝绸产品还不允许在市场销售……这便是沈爱琴最初创业时面临的处境。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沈爱琴(左一)号召全厂职工都得拜师学艺,自己率先垂范带动职工学技术 资料图片

“这个厂怕是神仙也救不活!”有人对她说。但沈爱琴却闯出了一条血路:

她尽数拿出家中积蓄,借遍亲朋好友,举债给企业“输血”;一趟趟跑上海、跑绍兴,上门请国有绸厂的退休师傅出山;从国营大厂剩余的边角料里“淘金”,生产出丝绸产品;带着员工,走南闯北搞推销……

“办法总比困难多”,沈爱琴不仅把这个挣扎在国家计划外的乡镇企业给救活了,还把“万事利”做成了中国丝绸业的第一个驰名商标。

戒欺

诚信,是第一代浙商得以基业长青的立身之本。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的末代传人,青春宝集团创始人冯根生就将“戒欺”作为自己一生奉行的原则。

冯根生14岁就进了杭州胡庆余堂当小学徒,看着高悬头顶的匾额上,创始人胡雪岩亲笔提下的两个大字,他学到的头一课,就是“戒欺”。

学徒时期,冬天半夜里病人来急诊配药,化痰平喘有一味鲜竹沥,要用大的淡竹管现烧现烤,方子上写着“淡竹沥三两”,即使掺个一两水进去,哪个晓得,哪个去化验?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冯根生与同事一起鉴定人参,严把质量关。 图源:浙江日报

可心底刻下“戒欺”二字,就能强忍着困倦,从刚有暖意的被窝中爬起,把竹子劈开,用火将其中的竹油一滴一滴地烤沥出来。哪怕眼皮困得睁不开,哪怕根本无人知晓,也不会往竹油里掺一滴水。

做人做事“戒欺”,办企业亦是如此。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冯根生从福建考察返杭,看到胡庆余堂国药号门前排着长队,彼时已经69岁的他不顾旅途劳顿,连夜赶到国药号现场办公,召开高管紧急会议。当了解到公司生产的抗“非典”药一天就出药三万余帖,而配方急需的金银花、野菊花等中药材供应价飞涨,若不涨价药店难以支撑等情况后,当即拍板,向市民做出承诺:哪怕原料涨100倍,也决不提价一分。

在整个抗“非典”期间,这剂预防药不但没有一天断货,更没有一次提价,企业亏损50多万元,但青春宝却成为人们心中诚信的旗舰。

合作共赢

历经半个多世纪,不少浙江企业正在走向世界,有的甚至誉满全球。第一代浙商驰骋商场、纵横天下,收获各国合作伙伴尊重,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擅长合作共赢。

“万向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合作共赢,有事大家做。”早年,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曾用质朴的语言阐述这一理念——

“做事情一定要先了解对方需要什么,一定要想到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好处,他怎么会支持我?”“我们就是要在外国的土地上,利用外国人的资源,当外国人的老板,赚外国人的钱。同时,也为外国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贡献了税收。”

2012年3月,陷入困境的美国A123破产拍卖,全球有25家公司有意出手。对允许中国企业收购美国这家先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美国上上下下也有很多反对声。但A123最终选择了出价不是最高的万向。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2011年1月21日,鲁冠球视察美国D&R公司。 资料图片

“因为万向方案可以使公司、职员和股东获得最好的利益。”A123副总裁表示,唯有万向承诺整体收购,承诺不裁员。

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曾评价万向,“能让所有的合作伙伴和美国媒体都异口同声称好的企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022年7月21日,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荣誉的“汽车名人堂”颁奖典礼在美国底特律举行,入选人物包括福特家族本森·福特、挽救克莱斯勒的李·艾科卡、奔驰汽车创始人卡尔·本茨、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当天,这个奖项第一次颁发给了中国人——鲁冠球。

奋斗不止

第一代浙商是企业家中的劳动模范。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沈爱琴、池幼章……都曾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

“浙商劳模”们,尽管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有所不同,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奋斗不止。

浙江利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池幼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白手起家攀上行业之巅,到濒临破产跌至谷底,再到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几经沉浮,池幼章始终冲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前线。

他曾在办公大楼挂上“我将再起”的字匾用以自勉。企业濒临破产后,他不断探索,先后办起了印染厂、毛纺厂、磁化水厂,直到完成从皮鞋厂到汽摩配件厂的全面转型。

涌金楼丨怀念第一代浙商,我们在怀念什么?

池幼章(右一)到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浙江日报记者 陈久忍摄

2017年,已过古稀之年的池幼章生了一场大病,身边的朋友劝他:“你这个老先生,这么大年纪了,还搞什么名堂?”

“什么名堂?我要办企业,发展民营经济,这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一个浙商的品格吗?”大病初愈,他马上赶到工厂,恢复工作。

池幼章83岁高龄时,曾有记者记录过他的作息:每天早上8点到企业进车间,午饭后回办公室休息,下午3点再进车间,晚饭后回办公室处理事务到晚上8点,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呆在生产车间中。“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继续奋斗。”池幼章如是说。

斯人已逝,一个时代正在远去。

但我们终将一次次回忆起这些传奇浙商,一次次重温他们守信重诺的处世原则,他们实业报国的终极理想,他们只讲奉献、不讲享受的优秀品质。也终将有新一代的浙商,新一代的浙江人,继续用一生践行这些做人做事的朴素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继承者之“战”:“她”力量登场
...。尤其在浙江,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之女屠红燕,早在2004年已经任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开始了她与丝绸文化缱绻难分的旅程;九洲药业董事长花莉蓉从基层
2024-05-20 19:45:00
企业家鲁冠球的领潮一生
...江晚报十余位嘉宾齐聚钱报读书会,共同品读——企业家鲁冠球的领潮一生十余位嘉宾齐聚钱报读书会,共同品读——企业家鲁冠球的领潮一生本报记者 刘玉涵一个故去的人,为什么能够长久地打
2024-05-26 06:15:00
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三个传奇,一段史诗
...还呆在当时还普遍被认为是偏僻乡下的萧山。彼时39岁的鲁冠球是个另类,虽然改革开放才没几年,却已经有了十多年创业办乡镇企业的经历了。鲁冠球的家世和冯根生有几分相似的地方。他父亲
2024-03-01 11:44:00
“卖鱼”一年赚39亿元,“万向系”或将迎来第五个IPO
...段。“万向系”始于1969年,时年25岁的“万向系”创始人鲁冠球在浙江创办了农机修配厂,并一路将其打造成营收超千亿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目前“万向系”已拥有
2023-07-10 15:20:00
财务公司存款占比高 万向系资金安全吗
...向系”是A股市场老牌民营资本系族,创始人为知名浙商鲁冠球。从鲁冠球到其子鲁伟鼎,带领着“万向系”在资本市场一路驰骋,仅万向集团目前就拥有员工2万余人,截至目前,4家上市公司合
2024-06-25 01:46:00
鑫闻界|“万向系”鲁伟鼎资本局的新局与困局
...次引入新股东。民生保险法人兼实控人为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之子鲁伟鼎,同时鲁伟鼎也是万向集团法人及万向控股法人、董事长。鲁伟鼎也是万向三农的实控人,万向三农由万向信托100%控
2024-02-06 16:56:00
...院与国内外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设立“鲁冠球教育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自2013年起,“鲁冠球教育奖”共投入1500余万元,重点打造“梦”系列学生素质提升项目,直
2025-07-15 07:06:00
护航精彩体育盛会 见证数字浙江成果 中国联通匠心网络万里行浙江站圆满收官
...、杭州联通党委班子成员、党员骨干、团员青年共同来到鲁冠球精神展陈馆,开启“四千精神”研学之旅。展区全景式呈现鲁冠球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历程,用实物与丰富的史料图片,铺展开一幅
2023-09-19 12:32:00
杭州本地股顺发恒业强势六连板 会是下一个圣龙股份吗?
...人也是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其父亲是全国知名的浙商鲁冠球。万向集团入主后,顺发恒业的主营业务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房地产开发业务只占到20.51%,物业管理业务占比27.12%
2023-10-28 07: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