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昨天,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开启网络投票。经过初评,共72个提名项目进入专家复评和群众投票环节,自6月18日12时至6月27日12时,公众可扫描二维码投票。
据悉,本次评选采用“自主报名、群众投票、专家评荐、综合审定”的方式。活动报名阶段共收到来自全市150余家单位推荐/申报的200余个项目,现专家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来自城市更新相关领域的15位专家参与初评工作,共评选出72个提名项目进入专家复评和群众投票环节。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72个提名项目分为居住类更新、产业类更新、公共设施类更新、公共空间、区域综合性等几大类别。在居住类更新中,一些项目实现了全市首创。比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楼改建项目,在原有用地范围实施拆除重建,基本延续原有楼体位置和轮廓,适当增加建设规模,实现增设内置电梯,并对户型空间进行优化。为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居民周转开支,项目采用全新“模块化”技术,实现固废排放减少75%、工期缩短75%、现场用工节省70%,用时三月即竣工亮相。该项目也是全市首个独立产权成套住宅危旧楼改建,一方面实现居民自愿出资,减轻政府压力;同时也推动该类项目产权登记政策的创新。
而一些区域综合性项目的更新,则有效推动了城市精细化治理。比如北京站及周边地区一体化提升项目,在分析现状资源基础上,立足站区定位,梳理问题、内外联动、综合施策,系统地优化了枢纽功能布局,提升了接驳服务水平,改善了站区及周边环境秩序,恢复了“中华第一站”的原貌风采。同时,项目激活市场主体参与站区更新积极性,推动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既有效提高旅客的服务品质,又使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为推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实践。责任编辑:张元(EN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