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选育水稻优种 种出中国好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2: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选育水稻优种 种出中国好粮

受访者供图

◎钱 前

如今,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稻米主产国得到广泛使用,养活了全球10亿以上人口。一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筑牢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水稻育种是一门实践科学,研究水稻,不下地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我的工作都是“一半在田间,一半在实验室”。

我们首先要从茫茫稻海中筛选出有特殊性状的特异种质材料;然后,借助生物技术探寻这些性状特殊水稻背后的基因,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解析它们的调控机理;最后创制新种质,为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种质资源。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优异的遗传材料提供给全国乃至世界的同行。

2002年,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使得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得以迅速开展,我们能够用最新的技术分析最古老的水稻材料。

如果说,早年科学家对水稻的研究,更多的是看性状、靠经验,那么到了我们这一代,借助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我刚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时,喜欢挑选一些看起来“病恹恹”的、不怎么健康的水稻突变体做研究。常有人和我开玩笑:“小钱,人家都去研究又高又壮的水稻,怎么你净挑这些奇形怪状的‘残疾’稻子?”

基因是不会说假话的,它们的不同等位类型,决定了水稻的“高”“矮”“胖”“瘦”,甚至是口感和品质。换句话说,一个品种产量高与低、口感好与坏、分蘖多与少,是由其内部携带的不同基因序列和差异表达调控决定的。

只有通过水稻性状的差异表型甚至是极端性状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才能预测它们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而培育具有最佳生长状态的水稻新品种,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研究“病恹恹”的水稻的原因。

熟悉农作物的人都知道,分蘖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只有分蘖恰到好处,水稻才能获得最佳产量。正是因为1995年发现的一株仅有一个分蘖的水稻突变体,让我们了解了分蘖机制,从而反过来控制水稻的分蘖数量,科学地增加水稻产量。

了解了水稻生长背后的机制,再有针对性地选育优良品种,将极大地加快选育速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促进水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当下我国已解决了高产问题,未来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及目标,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优质、绿色、高抗的品种。

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好吃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水稻品质之一。

通常来说,籼稻株型好、产量高,对高温的适应性更好,但稻米口感一般;粳稻耐寒、稻米口感好,但是产量相对低一些。

科学总是在进步的,人对科学的认知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通过基因研究,发现了25个决定水稻口感的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同时,通过杂交技术,让这些基因和高产量基因相结合,培育了基于“理想株型”的“嘉禾优”“嘉丰优”系列水稻新品种,具有“籼稻产量、粳稻品质”特性。这些稻米“颜值”高,体型修长、晶莹剔透;口感软硬适中;产量虽然比不上“超级水稻”,但远高于普通的粳型常规稻品种。

长期研究证明,优质和高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这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优质和高产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并建立成熟的育种理论体系和完善的育种技术平台,这也是我国未来水稻育种水平不断提高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光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正在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引领推动世界农业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报记者马爱平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科学家团队建立水稻遗传解析新体系
...学院黄学辉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水稻重要基因的网络,有望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基因网络信息。这一重要研究成果5日以《通过"混血杂交"群体的组学研究揭示水稻性状的遗传构架》(Genomic investiga
2024-07-08 10:01:00
三位皖籍院士获中国科技界“诺贝尔奖” 多次为家乡水稻育种出力
...、韩斌、钱前三位皖籍院士。三位皖籍院士均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位皖籍院士不仅在科研道路上携手并进,也多次为家乡的水稻育种工作出力。这一奖
2024-12-04 19:37:00
让大米增重长胖 川农大为米粒打造了“高产外套”
...: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部分图片由被访者提供水稻是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超过60%的人以它的产物大米为主食。“如何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水稻?”一
2023-02-15 10:32:00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作物性状形成的调控机理,带来育种方式革新“瞧,这是水稻幼苗根尖细胞一个切面的照片。仔细观察这张照片,我们能看到在突变体的细胞内,细胞壁形成物质的运输出现了问题,对这种现象深入
2024-09-23 06:05: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水稻育种联合攻关组由国内水稻育种优势科研教学单位20家、种业企业16家共36家单位组成,聚焦国家水稻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2023-01-04 05:10:00
...出颖壳,花药开裂,到花粉掉落在柱头上,不过30分钟的水稻颖花盛开过程,却对水稻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调控水稻开花时间,一直是育种家想要攻克的难题。近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
2024-04-15 06:37:00
我国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
2025-02-14 10:27:00
国内首个水稻主效功能基因分子模块育种芯片在鄂研发成功
...获悉,近日由湖北省科技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国内首个水稻主效功能基因分子模块育种液相芯片“稻功芯一号”研发成功。“稻功芯一号”可促进突破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有效解决我国种源“卡
2024-10-14 17:10:00
...作者爬坡过坎、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一株仅30厘米高的水稻,只有普通水稻三分之一高的茎秆,却能够支撑起饱满的籽粒,获得不亚于普通水稻的谷草比……在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种质
2025-05-26 12: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
基于成分创新与工艺实证的2025鱼油指南:五大高效产品排名与适用场景详解
在当代生活中,多类人群都需要鱼油的健康守护。中老年人因代谢变慢,心血管负担加重,鱼油中的 Omega-3 能辅助调节血脂
2025-10-15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