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钱江观潮丨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超矮秆新型水稻实现亩产410公斤 十七年解码“小薇”的秘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12:33:00 来源:杭州网

编者按: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离不开一个个聚力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即日起,潮新闻推出“实验室里问创新”系列报道,记录科研一线的新研究、新机制,展现浙江省广大科研工作者爬坡过坎、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

一株仅30厘米高的水稻,只有普通水稻三分之一高的茎秆,却能够支撑起饱满的籽粒,获得不亚于普通水稻的谷草比……在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种质创新与利用课题组,这株神奇的稻子,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小薇”。

初夏时节,海南崖州湾南繁基地传来喜讯:由课题组培育的超矮秆新型水稻“小薇”,实现亩产410公斤。

身在崖州湾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第一时间将喜讯与位于杭州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团队成员分享,两千多公里的地理距离,没有阻碍他们同频共振的喜悦。“十年磨一剑,粒粒皆辛苦。”钱前感慨不已。

身型矮小的“小薇”,为什么让水稻人如此振奋?它的不同凡响,要从水稻研究的特殊性说起。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记者见到了课题组成员,他们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清一色皮肤黝黑、笑容灿烂。课题组组长张光恒介绍,日常研究中,他们关注的不仅是又高又壮的正常稻子,还有那些表型奇特的“非正常”水稻。

这是因为,水稻的近4万个基因中,科学家们能“解码”的依旧是少数。“有了高度不同的水稻,就能破解矮的密码。”张光恒介绍,传统育种中,稻苗的“高矮胖瘦”只能凭借育种家的经验判断和选择,有了分子生物学的加持,就可以一窥基因的“天书”。为了探索水稻生长的秘密,课题组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人为干预,以触发水稻基因突变,获得更多有价值的遗传材料。

17年前,在这个被称为“基因诱变”的过程中,课题组从粳稻“日本晴”与籼稻“9311”两个品种的诱变中发现了一株仅22厘米高的矮秆突变体。

这引起了钱前的注意:如果一株矮秆水稻能实现正常产量,那么或许能走向立体种植,向空间要产量。

可是,偶然出现的“小薇”有不少先天缺陷:茎秆不够健壮、穗粒也不够饱满,课题组成员开始一点点优化它的基因。“为原有的种质配型最优的调控结穗基因,让它能结出正常的穗粒;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调控高矮的基因,我们找到了超矮秆水稻的‘黄金高度’——30厘米。”课题组副组长胡江说。

从发现“小薇”到改良“小薇”,记录着水稻科研工作者艰辛的日常。为了寻找调控某个表型的基因,需要通过无数次诱变实验将不同性状的优异基因组合,穷尽更多的可能性。

“做水稻研究,不存在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道理。”课题组研究员朱丽告诉记者,除了基因诱变,水稻杂交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从一粒种子开始,抽出胚芽,长成幼苗,秧苗入土后不断拔节、抽穗、开花、结实,没有人能打扰自然的节奏。一年四季,水稻科研工作者就像农人一般,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根据富阳的气候条件,水稻杂交的最佳时机在每年8月,由于水稻开花需要良好的光温条件,最佳的授粉时机多在气温最高的中午。他们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穿着长袖长裤和长靴,在稻丛间埋头作业,给每朵颖花去雄、给每一个柱头授粉,一粒一粒、一穗一穗地做杂交。

“水稻的一次生命周期一般为4到5个月,一个品种的性状从分离到稳定,至少需要经历6代。”朱丽说。

2016年、2022年,“小薇”迎来两次“高光时刻”——分别搭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进入太空,探索太空植物培养的可行性。看着电视荧幕前的“小薇”,课题组老中青三代水稻人心潮澎湃。

目前,“小薇”种质资源已经提供给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等在内的全国100多家农业科研机构。全国各地的水稻科研工作者,正在合力挖掘它的潜力。

很快,崖州湾的南繁基地就要迎来今年的丰收。但对于水稻科研工作者而言,一年四季都是播种的良机,为了扩充、积累种质资源,他们就像一只只候鸟,除了富阳本地,在黑龙江的佳木斯和宝清、海南的陵水和三亚、重庆、河南……年复一年,他们借助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种植条件优势,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追逐着太阳的脚步。

几代人的艰辛,换来的是水稻科研进程的突破。在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5℃、0℃、-5℃三个低温冷库中,保存着8万多份种质资源。它们被装在一个个悉心编号的真空铝袋中,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上万次的“排列组合”。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为全国各地农业科研机构免费提供种质资源,也孕育着更多的想象与可能。

结束采访时,我们偶遇一群行色匆匆的年轻人——他们戴着草帽、提着水桶、穿着沾满泥点的胶靴,衣袖和裤腿高高挽起。这是水稻所最常见的景象,更是水稻事业的希望所在。

短评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了不起的执着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水稻研究关乎老百姓的饭碗,更需执着地跨越一个个寒暑,直至迎来突破的时刻。从水稻人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这是了不起的科学家精神。多年来,一代代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才有了如今的物阜民安。今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各条赛道看似瞬息万变,但“核心”始终不变——科研工作追求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时间的厚度。有这般脚踏实地的定力,方能打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它多次上太空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小薇’矮小,大概有20公分,最高30公分。后来我们把这个基因克隆到了,它是赤霉素合成的关键基因,降低株高
2022-12-21 21:57:00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46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嘉宾简介:钱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
2023-11-02 23:02:00
育种加速器实现多种作物生育期减半
...不同规格的育种加速器设备,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27家优势育种单位合作并推广应用。
2024-01-17 05:04:00
...尼斯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测产结果显示,位于杭州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中组100’最高亩产达850.85公斤/亩,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38.84公斤/亩
2025-08-03 08:47:00
“太空水稻”生长有何奥秘
...专家现场测产,这个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和四川省水稻航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航天优质稻新品种的表现十分出色。由此可见,航天育种的成果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
2022-12-10 14:24:00
冬季瓜菜忙碌季 三亚农户忙里偷闲学技术
...技术、落果高峰期、落果原因等。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陈贻诵针对海南豇豆生产现状,向农户传授豇豆品种如何选择、土壤如何施肥、如何进行有效土地管理、如何进行豇豆病害防治、
2023-01-13 19:46:00
加快培育优良品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问题,由江西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赣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多方力量
2024-04-30 05:16:00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士万建民领衔、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作科所)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团队,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籼稻和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
2023-10-23 02:54:00
避开“拖后腿”的基因型,韩斌院士团队新研究助力杂交稻优选育种
...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团队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杨仕华、副研究员龚俊义研究组收集了2839份杂交水稻种质资源。这些资源覆盖了整个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历史,也
2023-09-08 1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黄候 赵静秋)10月11日中午,在十堰丹江口市城区107路公交车上,一名男性乘客突发癫痫,司乘人员紧急开展救助
2025-10-14 18:25:00
“晴天险”之后,潍坊临朐的沂山风景区对“山东老乡”免门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近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山风景区发布公告,针对山东籍游客提供限时免门票政策,具体执行时间为2025年10月9日至2025年10月31日
2025-10-15 01:08:00
鲁网10月14日讯“您快帮帮我!我的信用卡被盗刷了,钱不知道怎么就没了!”一阵焦急的呼叫声打破了银行大厅的平静,一位女士脸色发白
2025-10-14 15:35:00
善行无声 美德流芳——幼童路边走失,二四八人暖心救助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东营地热清洁供暖项目收到了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10月1日早高峰时段,探矿工程二处主任刘涛在返回施工工地途中
2025-10-14 15:38: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范艳丽 谭莉莉)“太感谢你们了,专门跑一趟帮我母亲激活银行卡,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10月10日
2025-10-14 15:55:00
28岁爱心小伙蒋耀宽为小患者重启生命
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中午,历经4小时,爱心小伙蒋耀宽在芜湖弋矶山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55毫升,成为马鞍山第120例捐献者也是中国十七冶集团第二例捐献者
2025-10-14 16:00:00
小轿车被夹三人被困 广德消防紧急破拆救援
大皖新闻讯 10月13日上午,广德往宣城方向高速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3人被困。接警后,广德市消防救援局立即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2025-10-14 16:00:00
为国寻锂 鏖战生命禁区——记地矿八院新疆大红柳滩锂矿勘查
在祖国西部广袤而壮丽的版图上,昆仑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如两条巨龙蜿蜒盘踞,它们共同构筑了“世界屋脊”的北部屏障。这里,是生命的禁区
2025-10-14 16:06:00
成都车祸一天后,有商家破窗锤销量增长近70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辰昊13日凌晨,一起新能源汽车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的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尽管事故具体原因有待官方进一步调查
2025-10-14 16:07:00
近日,人保财险保定高开支公司落地保定比邻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公众责任险项目,为保定市15个社区邻里中心提供第三者责任风险保障200万元
2025-10-14 16:08:00
首次开展!五莲县人民医院透析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近日,五莲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顺利为一名围手术期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效果反应良好。这是该院自血透室成立以来
2025-10-14 16:08:00
鲁网10月14日讯深秋清晨,细雨微凉,交通银行临沂市中支行利用清晨买菜人流高峰期,走进位于市中心的东方红菜市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守住‘钱袋子’
2025-10-14 16:12:00
莒县城阳街道:金秋助老情暖“夕阳红”
近日,莒县城阳街道桃园社区结合“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走访行动,精准对接行动不便老年人在居家安全方面的需求,依托志愿捐款基金
2025-10-14 16:40:00
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志愿服务聚合力 助农秋收暖民心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蒙闫钰)近日,持续的降雨天气导致田间积水,群众面临粮食收割难
2025-10-14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