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为何先处理了鳌拜,然后再削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09: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康熙先除鳌拜再削三藩,各种战乱都亲力亲为,根本原因在于他想要凭借军功,加强皇权集中。

很多人都会觉得康熙都是皇帝了,还有什么能威胁到皇权吗?这就跟满清的政治有关系了,简单来说,我们熟知的满清八旗的旗主都代表一方利益,手中的权利都非常大,大到可以决定汗王的人选。皇太极、顺治两位清帝也都是通过八旗贵族共同选举出来,影视剧《孝庄秘史》中也有这部分介绍,虽然大部分情节是虚构的,但是选皇帝这块,导演确实大部分还原了历史真相。

康熙为何先处理了鳌拜,然后再削藩?

再说下鳌拜,他是的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他跟随多尔衮亲弟多铎征讨李自成,前后十三战,打得大顺李自成政权溃不成军。他又跟随豪格攻打张献忠,被认为在平灭大西政权中“实居首功”。他是镶黄旗的护军统领,可以说大清初期越来越强,鳌拜居功至伟。

所以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擒鳌拜,为什么?根本原因是鳌拜所代表的满清贵族权利太大,已经严重影响到皇权,所以康熙迫切要除掉鳌拜,让权利归一,这一愿望的最终实现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这是后话了。

当然会有人呵呵一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懂什么,“打压满清贵族特权”“实现爱新觉罗对中国的统治权”之类的话也只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根本原因可能是鳌拜位高权重,欺负康熙是个小屁孩,说话做事难免嚣张,而康熙想做什么事都被压制了,愤而反抗。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个幕后之人,孝庄皇太后,有孝庄太后在一天,想动鳌拜这些大臣,找借口什么的都是很简便的,多尔衮厉害吧,也照样被孝庄玩完,何况鳌拜还是”大清的家奴“呢?

康熙为何先处理了鳌拜,然后再削藩?

那如果让鳌拜平三藩,会不会更容易呢?

其实如果让鳌拜去平三藩,不用想肯定会非常容易,满洲第一“巴图鲁”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但康熙还是想着先除掉鳌拜,只有一个原因,他担心鳌拜削藩成功了,就尾大不掉了,那时他就彻底成了汉献帝了(汉献帝最后被迫将帝位禅让给曹丕)。

也就是说康熙担心,让一个不尊皇权的人去削藩,下场或许就是鳌拜游说各路藩王说:皇帝让我领兵灭掉你们,你们为国家种种衷心,换回来的既然是灭族等等的屁话;然后与各路藩王举兵造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小皇帝信不过鳌拜,就不可能用他。此外鳌拜当时只是权高权重,但是实质上没什么实用的东西,只要除掉鳌拜一人,基本祸患就解决了,但是鳌拜除掉三藩后,手里就有实质的兵权了,而且三藩之地就都是鳌拜的势力范围,当年崇祯这么快能除掉魏忠贤的原因也在于此。这里稍微解释下,为什么说会成为鳌拜的势力范围:满清初期,基本上哪个旗主打下来的土地,最后圈地都会大部分给打下来的人,这也是为了提供各路旗主的积极性,一切都凭军功说话。

康熙为何先处理了鳌拜,然后再削藩?

用鳌拜治三藩,皇帝是最后的输家

如果用鳌拜去治三番,都让别人做大了,只要先干掉身边的内患,做大自己再去火拼外面的敌人,所以资源都可以掌控自己手里合理分配能团结一致对外,不至于处处受制于人。鳌拜其实功高盖主,自己又不收敛一点,孝庄太后在,鳌拜才有所忌惮,再者和索尼连亲,孝庄太后把帝王之术玩得好啊。

所以说不能利用鳌拜削藩,鳌拜当时几乎独揽大权,大臣之中没有与之抗衡的。用鳌拜削藩好似曹魏用司马懿抗蜀,晋之刘裕北伐一样,功劳太大没办法封了就得禅让了。这是找死,本来鳌拜势力就大,如果总他来平三藩,只会出现一种情况,鳌拜通过平藩养寇自重,最后康熙就是想除掉他都没办法了,司马懿就是这么起来的。

康熙为何先处理了鳌拜,然后再削藩?

说到底,你会让一个藐视你,图谋你的人掌握实权来帮你吗?就算康熙傻,孝庄太后也不会犯这样的糊涂。

鳌拜削了藩,功在社稷,再加上兵权,名望什么都有了,改朝换代就是一句话的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来看一下。“清朝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其中礼亲王代善和睿亲王多尔衮均出自后金政权或者刚刚建立清朝的皇太极时期
2023-05-21 10:08:00
清朝没有册立“储君”传统,为何康熙立胤礽为太子
...上看,褚英、代善这两位“一母同袍”的兄弟比皇太极、多尔衮强很多,且麾下兵马也不少,却无缘继位。1613年,褚英跟“五大臣”闹矛盾,努尔哈赤丢车保帅,将褚英囚禁,2年后处死。接
2024-07-13 19:28:00
康熙为何要执意削藩呢
...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很成功。后来又由于皇太极的猝死,多尔衮执政,清朝的政治形势,又回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去了。这种情况,一直到多尔衮死后,作为皇帝的顺治才得以掌权。而且顺治继续采
2023-06-20 19:44:00
中国历史上十大权臣都有谁?谁的权力最大?
...幽禁了皇后,毒杀了两位皇子,族灭了皇后的家族,逼迫汉献帝娶了自己的三个女儿为后,在朝廷之上,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从司空一直封为魏王,建立国中之中。曹操唯才是举,招揽天下人
2023-07-07 11:02:00
多尔衮坠马而亡的真实原因
...过,之所以发展成这样,有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这就是多尔衮不幸坠马而亡的时候。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是八旗军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后金崛起到后来满
2023-08-12 17:35:00
“三藩之乱”如何间接引发清朝康熙朝的“九子夺嫡”?
...是满洲勋贵掌权时期基本都是满汉矛盾激化的时期,比如多尔衮摄政和鳌拜专权,从而动摇清朝统治。因此顺治帝亲政后就开始削弱满洲勋贵,康熙帝亲政初期也是如此,但总体上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2023-09-21 01:34:00
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如果你想干成一番大事,还得这个女人学习
...王宝座。而这些人当中大致分为两大派别,分别是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此二人都是手握重兵、麾下党羽无数的皇亲国戚,不管是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夺得皇位对于孝庄和其子福临来讲都必将不
2023-10-24 17:35:00
浅谈孝庄太后书写属于女子传奇的一页
...为“红颜祸水”。却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让权势滔天的多尔衮甘愿为她放弃江山;使康熙皇帝晚年还在不断怀念她,并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后世评价:既有帝王的雄才
2023-07-16 06:37:00
孝庄太后:清朝稳固的幕后功臣,不可忽视的女性政治家
...但由于皇太极生前未指定继承人,他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都有资格竞争皇位。豪格得到了黄旗的支持,多尔衮得到了白旗的支持,内部矛盾激化。孝庄通过巧妙的策略,使豪格和多尔衮放弃了
2023-12-09 09: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