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曹丹龄
3月的珠海横琴,花海长廊春意暖,人面桃花相映红。来自中建三局一公司横琴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的女工们,脱下工装换上红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汉服旅拍。
她们中有00后,也有80后,有转业女兵,也有三个孩子的母亲。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是独属于建设者们的功勋。经过化妆师的一番精心改造,“工地姐姐”们褪去沾满汗水和尘土的工服,盘起发髻,变身衣袂翩跹的古装侠女,漫步横琴花海长廊,共赏春暖花开。
图为“工地姐姐”们漫步花海迎佳节。马铭泽摄
图为化妆师为女工友妆造中。马铭泽摄
“以前没穿过汉服,想不到还能这么漂亮。”22岁的梁洪珍是横琴科学城(一期)项目的混凝土工。平时穿惯了荧光衣,第一次穿上汉服,白衣翩跹,是她喜欢的侠女模样。别看她年龄小、身板瘦,但干起力气活一点不含糊。几个月前她跟随父母来工地做事,负责往混凝土里铲沙,每天可以铲四五十方。
廖爱林是工地上少见的女架子工。架子工需要高空作业,风险高,但收入可观。湖北女人性格大大咧咧,身高近一米七的廖爱林,日常在工地上习惯套着二手迷彩服和草绿色行军鞋,男人能干的粗活,她也能干:6米的钢管重达几十斤,她徒手搬运;31层的外架离地面一百多米,她如履平地。
第一次拍汉服,她笑称“拍照比干活还累”。常年跑工地,她习惯了自称“女汉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钱后回湖北陪孩子:“为了更好的生活,苦点累点也值得!”
和廖爱林一样,陈西利也是个风风火火的“工地姐姐”。她所在的横琴科学城(二期)正处于加速攻坚阶段,她负责的钢筋加工棚,平均每天可产出200吨钢筋,最多的时候能有500吨。
即使是拍摄,陈西利也不曾停下手中的活。作为一名退伍女武警,她曾经历过缉毒一线的生死交锋,吃苦和要强刻在骨子里。转业后,她主动放弃了外人眼中“体面清闲”的福利院工作,和家人一起外出闯荡干工程。
常年晒痕和皱纹遮不住这位川妹子原本清丽的面孔,在她看来,无论穿汉服还是工服,“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女人,永远都是最美的。”
“工程施工往往被认为是男人的战场,‘工地姐姐’是一个被容易忽略的群体。事实上,她们胆大心细、勤劳自强、充满力量,同样为工程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建三局一公司珠海分公司副书记、工会主席许光春表示:“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向大家展示‘工地姐姐’群体不一样的美,向所有工程建设一线的女性致敬,向每一位平凡岗位上努力绽放的女性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