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汪舒 曹阜金 谭光吉 莫娟 唐龙泉飞 田朝艳 谭泽涛
传统文化里被称为“山房”的往往是别致园林或者是高雅书房,这当然有主人自谦成分。位于云南省镇雄县城南部20多公里的齐心村,2022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的“明华山房”,是大山间的房子。这与“山房”的释义一致。但“明华山房”的其中一位发起者周昌发却说:“与其说是一座房子,倒不如说是一段记忆。”
2023年春节之前,周昌发完成了调研报告《唤醒沉睡老宅留住乡愁记忆的实现机制》,滇东北地区一个边远乡村的“山房事件”能否成为一个模式被复制,或许调研报告给不了答案,但会给关注乡村文化振兴的人以思考。周昌发说:“明华山房只是一个符号,传递出耕读为本的思维,告诉人们即便身处洼地也要眺望远方。”
“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建房初心
齐心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毛定杰与周昌发亦师亦友。20世纪90年代中期,毛定杰在镇雄师范学校任教,因为家住在县城,毛定杰把宿舍钥匙留给周昌发等几个学生,让他们在这里练习普通话、撰写文学作品。
因为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一直渴望进入镇雄县广播电视台工作的周昌发,最终与进入社会的第一次美好愿望失之交臂,被分配到镇雄县最边远的杉树乡瓦桥村的小学任教。
杉树集镇到瓦桥村的道路狭窄,途中还要蹚河过桥。有一次,周昌发一个学生家家访,结束时已经晚上8时左右,回校途中,天空突然降雨,平时走过的独木桥湿滑,在摇摇晃晃中,周昌发的手电筒掉进河里。周昌发只得匍匐桥上,手脚并用完成了人生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渡河。极度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一份工作不易,但这一次经历改变了周昌发随遇而安的心态。
“那时,我就在想,要如何才能改变自己。”多年以后,在闲暇时间与朋友聊天,周昌发都在强调一件事:读书。
因为读书,周昌发从中等师范学历迈向法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云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与国际法教研室主任。“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特定环境中的自己,明华山房想表达这样一个认知。”周昌发说。
毛定杰刚到齐心村不久,他就发现周昌发家的老屋,石头砌成的墙壁给人以年代久远的沧桑感。“可不可以利用老屋做点事情?”毛定杰在电话里与周昌发沟通。周昌发早就想把老宅改造成村民办事的公共场所,这一次通话,让两人一拍即合。
从办事公共场所到乡村博物馆的功能改变,从明华别院到明华山房的名字确定,一座以石头为建筑主体的老宅,讲述了一个样的乡村故事?
占地600平方米的明华山房被赋予多种功能和多重含义。
明华山房中的“明”和“华”取周昌发祖父和父亲名字中各一字,以期记住大山里父辈甚至祖辈生存的困苦和艰难。入院大门有对联“明邻里情行朴素事,走乡间路去浮华心”,表达了质朴的家风和乡风。
进入大门,有“远方”两个字的书形石雕,或许蕴含着周昌发3兄弟从小就有走向远方的梦想;也可以解读为读书可以让人更有远见。石头是建筑的史书,以石头为建筑主体的明华山房,其内部功能分为三部分。明华书屋陈列了种植、养殖、文学类等书籍,墙壁上张贴木条刻制而成的“老人常说”,近100条乡间俚语展示了丰富的民间教育要义;农耕记忆馆陈列着家居用具、农耕用具,乡村生产生活的场景跃然其中;“乡间共话”是村民的议事场地,是村民自治的一个载体。
20多年前,“别人家的孩子”周昌发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师范生,其弟周昌才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最小的弟弟周一楠也上了大学。至此,那里的村民开始给孩子讲周昌发三兄弟的故事,在一次次重复的故事里,在时代的变迁中,一些青少年走出了村庄,而周昌发三兄弟却谋划着如何回来。
2021年春节,周昌发一家用废弃的纸壳搭建老屋改造模型,但无论怎样搭建都不理想,就在昆明附近找一些改造过的古建筑作为参考,最后确定保持原貌、加固翻新的思路。“虽然设计单位给了框架性的图纸,但具体的施工、物件陈列等则需要自己去完成。”周昌发说。
明华山房改建动工,收集物件的工作同时开始。陈列的300多件物件俨然是一幅齐心村的“清明上河图”,同时也像历经沧桑的老人,娓娓讲述一个村庄的悠远历程。“收集物件有系统考虑,用煤油灯、陶罐等日用品再现生活场景,用石磨、风簸等再现生产场景。”周昌发试图在构建乡村的一段过往图景,留住一段记忆。
明华山房能够带给齐心村何种改变?
周昌发认为,也许改变不了什么,只有让文化、教育植入村民心中,或许才会慢慢形成改变的力量。
在明华山房投入使用的半年多时间里,毛定杰和周昌发持续交流一些齐心村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或许很多构想都难以实现,但却彰显了他们牵系家乡的情怀。
明华山房不远处是齐心村两所小学之一的院子小学,因为各种原因,在那里就读的学生迁移到其他学校就读,虽然上学之路远了,但那里的孩子们仍在坚守读书之路。
如今,大多年轻人被时光裹挟着,或务工或就学,相继离开齐心村,而明华山房安静地矗立在大山中,默默地告诉来来往往的人,用什么方式离开,又用什么方式回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