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太阳升起的时候
灌饼“卷”出幸福生活
李闯夫妻俩正在做鸡蛋灌饼 陈佳 摄
本报记者 陈佳
3月22日凌晨4点半,天色尚未破晓。闹钟响起的那一刻,李闯夫妻俩准时起床,他们要为灌饼摊做准备了。
4点40分,窗外昏暗。夫妻二人像往常一样,将前一晚洗好晾干的生菜切成合适大小,装进袋里。接着舀面、加水,搓揉出柔软有韧性的面团。下一步,将腌制一晚的肉片从冰箱里取出,熬制好的一罐罐酱料准备齐全。所有食材要足够做百余份灌饼,然后搬运到早餐车上。
6点,餐车出发,二十分钟后到达建国路附近。此时,天已亮起,街上行人三三两两,一位市民停在餐车前:“老板,来一个灌饼。”
热腾腾的鸡蛋灌饼驱散了清晨的微冷。
这是夫妻二人每天重复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七年。自从2007年来到张家口,这对河南夫妇就扎下了根,早上6点半出摊成了风雨无阻的任务。
7点,顾客渐渐多了起来,餐车前排起了队伍。妻子王少霞负责擀饼皮,面剂子擀成长条薄饼,抹上油酥,团成圆柱小团,整齐地摆在一旁。随后,案板撒上面粉,抓一个醒发好的面团,擀面杖两三个来回,油亮筋道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张匀称的圆饼,摊在淋满热油的铁饼铛上,瞬间滋滋作响。
接着,李闯将鸡蛋打入杯中,一边搅动一边观察面饼。待几秒后圆饼烙至金黄,表皮涨起,用筷子轻戳一个小口,蛋液灌入其中,然后迅速翻面。直到饼中鸡蛋熟透,“烙”的工序算是完成。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严格把控时间,早几秒饼子不够熟,但稍晚几秒就会焦黑,影响口感和外观。
普通鸡蛋灌饼到这里就要抹酱了,河南信阳的做法还有关键一步。将烙好的灌饼放进烤炉,烤过的饼皮更加焦香酥脆,咬一口外酥里嫩。再抹上秘制酱料,根据顾客要求加上生菜、肉片、烤肠,卷好的灌饼色香俱佳,让人迫不及待想尝上一口。
一直到上午9点,餐车前的顾客都络绎不绝。人多时,一锅最多要烙八张饼,而每张饼放入的先后顺序不同,必须眼疾手快,时刻注意。能在繁忙中记清每个人的口味是李闯多年练出来的本事。
“多加一个蛋,少酱,烤得久一些。”“嫩鸡蛋,加里脊,不要辣,不烤饼,多放孜然。”“老板,一个灌饼,只加生菜。”
一锅饼出来,多放什么,不要什么,灌饼拿到手中绝不出错。要说秘诀是什么,在他看来,秘诀无非就是四个字——熟能生巧。做灌饼时间久了,速度就快了;顾客来的次数多了,口味爱好自然就记住了。十多年的经验,李闯俨然成为一名灌饼“老手”,可刚入这行时,他并非一帆风顺。
1997年,刚满17岁的李闯就去了广州。在多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年,但眼看年龄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居无定所。一次,李闯回到老家信阳,看到街上的灌饼摊突然想到,这正宗地道的河南灌饼,何不试着推广到外地?那之后他便跟着姐夫学起了做灌饼。基本的技巧掌握后,他和妻子来到了张家口,那时这座城市的灌饼摊并不多。然而,在最初的两年里,由于手艺不够精通,做出的灌饼口感欠佳,生意很是惨淡,他甚至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但入了门,就这样放弃实在不甘心。于是,李闯一边摆摊一边琢磨怎么改进,晚上收摊就钻进厨房,研究怎么和面不会发干发硬,每张饼胚都能鼓起,什么时候灌入蛋液不会烙煳……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提升,生意终于慢慢好了起来,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郭女士就是灌饼摊的忠实顾客之一,这个街口是她送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早起吃一个香喷喷的灌饼,再来一杯现磨热豆浆,是她和孩子最爱的早餐搭配。
不等郭女士开口,打包灌饼的间隙,李闯抬头笑着问:“还是加里脊,不放孜然。”
除了味道好,让郭女士能如此“死心塌地”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吃着放心。“网上曝光的‘科技与狠活’太多了,出门都不敢随便给孩子买吃的,但是这家灌饼我特别信任。”
保证食材的新鲜和质量是李闯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不管做人,还是做饼,都得讲良心。”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灌饼摊,他依然坚信食品安全是绝不能忽视的。不选用廉价面粉,不用过期食材,不购买半成品,从熬酱的香料到肉、菜,李闯首选最优质的原材料,诚信经营是他赢得顾客信任的关键原因。
品质过关,口碑打响,久而久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老顾客。如果哪天有事耽搁了,就会接到大家的“电话轰炸”。不少顾客为了能顺利买到灌饼,干脆提前一天微信预约,定好几份、几点来取,这样第二日不用等候就可以直接带走。李闯说每天大概都会有二三十份预约订单,因此他在忙碌中必须算好时间,抽空将订单做出来,等顾客来取。
9点之后,买灌饼的人渐渐少了,夫妻俩终于能稍作休息。李闯擦拭着操作台说,过去有个大学生常来光顾,毕业后去了洛阳上班,每次回来都要第一时间买灌饼解馋,走时准得买上几份带走,他经常说:“吃了五六年,就馋这个味儿。”
提到这些,李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妻子王少霞说:“能有今天,离不开多年的付出,做这行看着轻松,其实并不容易。”冬天寒风凛冽,夏天酷暑难当,一年四季天不亮就得爬起来。铁饼铛上热油滚烫,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手上的伤疤和被烤炉炙烤过的头发,是这些年来李闯做灌饼的痕迹。从前年轻时觉得卖灌饼丢人,但他现在不这么觉得了。相反,他感到这样的奋斗极有意义,顾客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奖赏。
9点半,夫妻俩准时收摊,但依然闲不下来。他们要采购食材、打扫餐车,一直忙碌到夜里,然后期待满满地迎接第二日的朝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