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哪怕一只手,也要拉着乡亲富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31 05:03: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哪怕一只手,也要拉着乡亲富起来

向云端

山那边

海里面

真实的我应该走向哪边

…………

2023年,当一首《向云端》在网络爆火,在宜丰县的一个叫作“云端小水”的小村庄里,一个早已走出噩运的独臂汉子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云端小水”本名小水村,曾经是个出了名的穷村。“女儿女儿嫁小水,红薯芋头紧肚饱。”这句歌谣曾是小水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已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还获得了“江西省文明村镇”“江西省AAA乡村旅游点”“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聊起小水村的喜人变化,村民们说这要感谢他们的“独臂书记”伍鹏飞,哪怕只有一只手,也要拉着乡亲们富起来。

唐真、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朱正/文

一场意外

让18岁的他痛失左臂

8月19日,记者一行驱车驶入“云端小水”,犹如一头扎进碧浪之中。清幽挺拔的毛竹,郁郁葱葱的稻田,放眼望去尽是青翠的绿。雨后,一片片云雾嵌绕在山峦间,一栋栋民宿错落有致,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漫步,露天泳池盛满欢声笑语,宛如世外桃源。

高大魁梧的身材、一侧空荡荡的袖子、被晒得通红的脸庞、极具感染力的笑容……眼前这个出来迎接大家的中年男子,便是小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伍鹏飞。

由于早年左臂截肢,肌肉萎缩让他的肩膀稍显倾斜,每逢阴雨天气旧伤口总会感到不适。“说来也巧,29年前的今天,正是那场意外发生的日子,后来每年这天我都尽量避免出门。”尽管语气轻松,但伍鹏飞的眉头似乎仍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1995年,18岁的伍鹏飞在宜丰县车上林场一家企业做维修技术工。一天,意外发生了,一名不识字的操作工误触开关,正在负责检修的伍鹏飞被突然开启的机器卷入,左臂被绞成七段,他凭借顽强的求生意志从机器中爬出,捡回一条命。

这场意外对这个家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父亲伍庭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痛心不已,“儿子看我们伤心欲绝,反而劝慰道:‘爸、妈,不要哭了,你们放心,我不会倒下,我能养活自己。’”儿子的坚强让他欣慰,更让他心痛。

那段时间的煎熬与痛苦不堪回首。出院后,伍鹏飞将自己锁在房内,整整三个月不愿出门。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不断反问自己:如果一直消沉下去,父母、女友、自己未来的生活怎么办?最终,他决定走出黑暗,重新回厂里上班。

当时的女友龚长红,如今已是他携手走过30年的妻子,两人既是并肩前行的战友,也是惺惺相惜的挚友。家人的坚定支持、不离不弃,慢慢疗愈了他的伤痛,他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贩蔬菜、卖木材、开小超市、办木材加工厂……到2006年,他已成为四邻八乡的致富小能手。

毅然返乡

只手带领村民建设家乡

“鹏飞啊,你脑筋灵活,思路开阔,村里就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回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2006年,时任小水村党支部书记的伍选明找到他,希望他回来竞选村委会主任。看着家乡落后的模样,他答应了。

然而家人知道后,却纷纷表示反对。伍庭芳年轻时曾在小水村担任过多年村支书,知道这里条件十分艰苦。“村里连工资都发不出,村民观念旧、矛盾多;交通状况差,晴天一个坑,雨天一汪水,儿子一只手骑车,我很不放心。”伍鹏飞却已打定了主意,他说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2006年,伍鹏飞被村民们推选为小水村村委会主任;2018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伍鹏飞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只手带领村民建设家乡。

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他一遍遍跑县里、跑项目,让小水村成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点,乱搭乱建的猪栏牛棚全部拆除,村庄环境变美了;为争取“国家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他一次次跑南昌、樟树学习,申报材料改了20多遍,最终该项目成功落地,河水变清澈了;为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他多方筹资对路面进行拓宽,修路资金预算有限,他便带着全村壮劳力上阵,原本只能拓宽5米的路扩建到了7米,农产品销路更广了。

伍鹏飞深知,村级集体经济不壮大,始终是制约小水村发展的掣肘。2019年的一天,伍鹏飞把自家酿的洞藏酒拿出来待客,没想到客人赞不绝口,甚至要买。他受到启发,决定将家里几千斤洞藏酒拿出来,与村集体共享,并众筹建酒厂。但当他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时,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再没什么事情比我18岁时少了一只手更困难的,其他事情都可以通过努力解决。”他带队前往浙江丽水和四川泸州考察学习酿酒技术与管理,带头入股5万元,聘请专业师傅驻厂指导制作。最终,筹资达到18万元,酒厂开始运营。几年下来,洞藏酒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2023年,洞藏酒年产量3.8万斤,总产值达200万元。

用心经营

“云端小水”年入超百万元

有了技术与项目加持,小水村的集体经济开始活络起来。可如何让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伍鹏飞一直在思索。小水村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处处是风景、遍野是“金山”,但要“点石成金”谈何容易?“也许,乡村生态游是突破口。”

2021年,小水村申报江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点,需为此取个宣传名,伍鹏飞找到了时任车上林场党委书记傅海波。傅海波思忖了一会儿,提笔写下“云端小水”四字,他解释道:“小水是全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雨后雾气氤氲,意境十分优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云端’很是恰当。”

2022年,“云端小水”成功获评省AAA级乡村旅游点,“网红村”特质逐渐显现。2023年,一首《向云端》在网络爆火,也间接带动“云端小水”再次走红。2023年7月,伍鹏飞趁热打铁,引进两名返乡创业人才,打造集休闲民宿、餐饮娱乐、森林康养、团建研学于一体的“云端小水”生态旅游度假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资金预算有限,伍鹏飞就零敲细打、一点点慢慢做出来,这个过程相当不容易。我经常笑他是‘捡破烂’的。”傅海波回忆,村口“云端小水”的门牌坊、露天游泳池旁的小木屋、水宿山庄的餐桌座椅……都是伍鹏飞从各地“捡”来或低价“淘”来的。

“最难得的是,他将洞藏酒、小水电站、竹笋加工厂这些产业全部固化成村集体财产,让村里每年都有稳定收入。他把村里当成自己家一样用心去经营,特别有奉献精神、有格局!”近年来,伍鹏飞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乡村生态游、小水豆腐、高山油茶、富硒竹笋等特色产业逐渐发展起来。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

“一路花盛开,朵朵自由自在,水宿山庄竹酒醉,山水映瑶台,茫茫竹海,五星闪闪照人来……”“90后”退伍军人罗伟与星海音乐学院教师罗仕林,放弃城市高薪返乡创业,成为村中后备力量。在小水,游客常能见到罗仕林弹奏吉他,两人合唱小水村村歌的场景,轻快悠扬的曲调激荡出村庄的生机勃勃与村民的幸福生活。

记者手记

路阻且长行则将至

采访伍鹏飞,不知不觉就会被他那份激情所感染。这份激情,来自于对家乡的热爱,更来自于梦想,他说:“因为不忍看到乡亲们受穷,所以下定决心回到家乡,想带领他们走出贫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伍鹏飞深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基础,为此他不断奔走寻找合适项目,经历多次失败也毫不气馁,最终成功探寻到小水村的“致富密码”。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藏有多少真情。正是因为有这样勇立潮头、信念坚定的村支书的坚守与付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目标才能更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才会在田野间尽情绽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1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家乐了。”宜春市宜丰县车上林场小水村党支部书记伍鹏飞介绍。小水村是车上林场践行“两山”理念最成功的小山村。早些年,小水人依托山上的竹木,日子过得还算悠闲,但砍竹卖木,山头越
2022-12-17 19:34
小小蒜黄铺就金色道路 广架“银”桥助力乡村振兴
...事同样饶有滋味。植株比一般蒜黄高壮肥厚的沂源县特产小水蒜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因主产于沂源县悦庄镇小水流域而得名,叶片白嫩如玉,有上似金、下似银之说。沂源县悦庄
2024-08-07 19:39:00
“黄金叶”圆了乡亲致富梦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德江县泉口镇盆水村的“黄金叶”茶叶基地,绿色的大山中吐露出金黄的嫩叶,犹如层层波浪,漫山遍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位熟悉的身影正在指导村民铲
2023-08-09 07:26:00
...但他从小立下医学志向,要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医术来为乡亲们治病。1994年,朱大清从贵阳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新水村,背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老药箱,行走在云贵两省
2023-07-26 07:25:00
村民的笑容就是我奋斗的动力(党代表在一线)
...,农作物产量低,还有野猪经常糟蹋庄稼。10年前,我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在一次查看被野猪破坏的庄稼地时,我发现,野猪拱吃庄稼,但不啃庄稼地旁的玫瑰花。当时我突发奇想:“我
2022-12-22 05:42
“一月一主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境卫生整洁,路也好走多了,他们还请医院专家来村里给乡亲们看病,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11月3日,康保县土城子镇晶水村村民李树峰说起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以来
2023-11-08 04:45:00
...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举办一年一度的孝文化节。不仅有乡亲们喜爱的演出,还举办了表彰道德模范、奖励学子等弘扬德孝文化系列活动,深受村民称赞。8月2日晚,村民齐聚村里民乐剧场,该村
2024-08-03 22:29:00
贵州影像故事㊼|医心济桑梓
...要“翻译”才能说清病情的村民,“如果村里有个医生,乡亲们就不用这么辛苦。”打定主意,王刚瑞开始自学医术。1992年,龙场乡要求每个村配备两名村医,有一定“基础”的王刚瑞被选派
2024-11-24 02:34:00
...好。”村民曾庆丰对共同缔造见解深刻。如今,他和邻里乡亲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活动主题,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打扫庭院卫生,和谐邻里关系,从“要我做”转向“我要做”,携手共建面
2024-04-17 10: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