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7月19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下图为:2012年7月4日,朱大清出诊时走在泥泞的山路上。
一口药箱、一把花伞、一双雨鞋、一个总是行色匆匆的身影,这是朱大清20多年来给村民们留下的印象。
朱大清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镇新水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出生在行医世家的他,因左上肢先天性缺失症,导致左手残疾。但他从小立下医学志向,要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医术来为乡亲们治病。
1994年,朱大清从贵阳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新水村,背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老药箱,行走在云贵两省交界处的乌蒙山里,行医问诊,救死扶伤。
朱大清说,以前村里没有电话,交通不便,经常有急诊病人家属走几十里山路来到他家,请他出诊。只要病人有需要,无论夜多深,山路多湿滑,他从来不推辞。
29年来,朱大清的行医足迹遍及云贵两省几十个乡镇。对于家庭经济拮据的村民,他治好就走,不忍心向乡亲们讨要医药费,乡亲们都称赞朱大清是“良心好医生”。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