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5 19:52:00 来源:杭州网

八百里巍巍太行,纵跨中国四省市,在中原大地凸起一道天然屏障。苍峻之势间,一处盘旋在峭壁上的公路隧道宛如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穿行。

20世纪60年代起,一支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组成的“愚公修路队”,历时20余年,在猴难攀、鸟难飞的悬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条总长4800多米、由19个隧道组成的盘山工程——叠彩洞。

车行此间,群洞首尾相连,道路起起伏伏,光线明暗交替。这组连接河南和山西两省的公路隧洞,改变的不止是山的形态,更是山里人的生存状态。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受困:横在家门口的大山

盛夏,汽车在螺旋公路上不断爬升,直到第十八道弯,终于出现一个岔道口。顺着岔道继续前行,就会来到一斗水村。这里海拔1200米,因村西北有一处泉,泉口大小如斗,故而得名。

一斗水村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曾是明清以来商旅歇脚的驿站,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如今,来参观的游客多会陶醉于一斗水村的山水大美,但在几十年前,对于在此生活的百姓而言,山,却是制约他们生存的沉重阻碍。

“村里人下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运送粮食和山货只能靠人背,经常会有失脚掉下山沟的。”73岁的老人赵春旺说,当地流传着一句话,“阎王鼻、鬼门关,鸟难飞、猴难攀”。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赵春旺回忆,那时下山的必经之路有一处巨石突出的地方,叫“阎王鼻子”,要手脚并用爬着才能通过,往山下抬病人,几次都在这里摔下悬崖。据一斗水村所属的原岸上公社1982年的统计,全社曾有300多人因出行困难不能及时下山就医耽误治疗去世,仅一斗水村就有十几人。

没有出路,生存难,发展更难。一年四季,村里的瓜果因无路运送而烂掉,村民所需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也无法顺利运来。

修路,修一条下山的路!1966年,时任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提出修路计划,得到村民一致响应。“我们尝尽了道路不通的苦头,宁可干死、累死,绝不困死!” 赵春旺说。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脱困:“愚公行动”挖出一条下山路

两千多年前的典籍《列子》中,记载了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年近90的愚公不甘受困于太行、王屋二山,不畏艰难,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千百年来,在中原大地,愚公移山精神始终有着最生动的诠释。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这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被称为叠彩洞的盘山隧道间风貌(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在修武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挂着一张老照片: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男童,搬着一块石头,和长辈们一起,脚步蹒跚地走在运送石料的山路上。

郭麦旺带领全村老少,开始了漫长的修路历程。“1972年冬天,父亲带着村民修通了一斗水村到山西陵川县琵琶河村的12.5公里的山路。”郭麦旺的儿子郭天平说,但要想去修武县城,还得绕行260多公里。

为了尽快找到出路,郭麦旺决定开一条直通修武县城的大道。但处于峰峦之巅的一斗水村,不具备修筑盘山路的地理条件。一拨又一拨工程设计人员摇着头离开村子,还有人劝说村民停下这个“愚公行动”。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修不了盘山路,就打穿山洞。“父亲说愚公移山,这条路我们这一辈修不通,还有下一辈、下下一辈。就是硬掏,也要掏出一条下山的路。” 郭天平说。

修路行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1973年,一斗水大队组织了30余人的“愚公修路队”,联合修武县抽调的100余人,冲在修路队最前面。

赵春旺便是“愚公修路队”队长。“刚开始我们每天背着干粮来回跑,往返就得好几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后来路修到哪我们住在哪。”赵春旺说。

开凿山洞之初,险要的地形加上无经验、无技术、无机械,工程举步维艰。没有机械,想法改造;没有炸药,自行配置;缺少资金,群众卖牲畜、挖药材、伐木头,共同集资……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我们一锹锹铲,一锤锤砸,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把这条路啃出来了。”赵春旺说,上万名修武基干民兵历时十余年终于把路修好了,原本的下山路也变成了河南修武至山西陵川的省际路。

1986年,全长102公里的修陵公路全线贯通。

叠彩洞是修陵公路云台山段19条公路隧道的总称。俯瞰叠彩洞,由下至上层叠出道道石堰,在一千多米高的山体之间,穿针引线一般盘旋而上,那是太行山人精神和智慧的写照。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叠彩:是风景更是“出路”

送走第一拨游客,已过了正午12点,53岁的讲解员郭文胜忙往家里赶。“今天游客多,家里的农家乐怕是忙不过来。”郭文胜是土生土长的一斗水村人,闲暇时在村里担任义务讲解员,为游客介绍一斗水村的历史。

穿过重重隧洞走进一斗水村,目光所及,远山苍翠。老井、古道、石头房、三三两两的游客,交织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当年被困深山的一斗水村已变成特色旅游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如今,一斗水有26户从事旅游,人均年收入1.2万元。“山上的果子不必再干在枝头了,外面的肥料、救命的医生也能进来了,林木药材、菌种、土鸡,这些以前运不出去的东西如今却能生金致富。”郭文胜说。

修陵公路的开通,还极大便利了山西、河南两省物资交流,豫北的棉花、小麦可以出关,山西陵川的煤、铁也能进来了。

如今,每年约有600万人次穿过叠彩洞。人们不仅为美景沉醉,更景仰当年那些劈山开路的英雄和他们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这是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内拍摄的一家民宿(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和这大山一样,挺立不屈。”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

修陵公路修通前,郭文胜还在读初中,每周步行往返学校需要8个多小时。如今,村里通了校车,孩子们20分钟就能到达学校。

“这些孩子们可能还没意识到,他们的人生已经打开了新的蓝图。”望着远去的校车,郭文胜感慨道。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

记者:桂娟、史林静

视频:任卓如、刘振坤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河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23: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好事,做‘愚公’又何妨?”
...够砌路用时,牛何松只好带着村民们攀上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去采石头。为了安全,他们用绳子拴住腰、系在大树上,慢慢破石头,就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破出了一块又一块石头,砌成了
2023-08-01 01:46:00
...感,《开山人》剧组深入大巴山腹地,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洞穴河谷取景拍摄,以文艺工作者的“愚公精神”再现“当代愚公”毛相林及村民的感人事迹。
2023-12-24 06:07:00
重庆唯一!华龙网《绝壁问道》上榜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专题专栏
...华龙网陆续推出《绝壁问道》系列融媒体作品,挖掘大山峭壁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中国人愚公移山、不屈向上、奋发作为的时代精神。武隆挂壁水渠。资料图片该策划共推出五期微纪录片与一期互动
2023-09-08 22:49:00
电影《开山人》即将献映 生动再现当代“愚公”动人事迹
...制组深入大巴山区群山环抱的原始村落、坡陡路滑的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洞穴河谷等地取景拍摄,真实再现了绝壁之上命悬一线开山修路的惊险场景,生动演绎了绝境之中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动人
2023-11-14 23:50:00
一条200米长的人工便道 重新盘活山洪阻断的盘山公路 “9小时奇迹”续写“愚公移山”新故事
...,再“闯”古道6月20日,暴雨引发山洪,导致金陵村盘山公路局部塌方,驮坪里、白沙塔、水竹坪3个高海拔自然村上下山的主要通道中断。尽管金陵村已经提前组织村民转移,但还是有部分村
2024-07-12 07:34:00
生命与石头的搏击
...命与石头的搏击。“我们村只有15户人家,村子长在悬崖峭壁之上,以前进出村的路是只有两尺宽的悬崖路。”说起往事,李华明感慨万千。2003年,他带着村民挥起大锤砸向峭壁上的巨石。
2023-08-01 03:57:00
夜雨丨刘凡君:天路绝唱——观电影《开山人》有感
...剧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设置情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下,引导观众明白该电影为什么采用中国传统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解读故事内涵,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当代愚公的形象。
2023-12-11 10:54:00
“重庆造”电影《开山人》今起全国公映
...开山人》摄制组深入巫山大巴山腹地,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洞穴河谷等地取景拍摄。纵然是数九寒天、北风凛冽,演员们依然悬挂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冒着滚石风险,以文艺工作者的“愚公”
2023-11-28 04:47:00
人民日报|浙水村“自然书屋”:依山构筑 美用一体
...这里的发展曾一度落后。2020年,随着当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修到村门口,古村重焕生机。村中的“自然书屋”也成为游客几乎必去的打卡地。“专门开车过来的,在网上就被这个‘太行山村最
2023-04-23 10: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