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是好事,做‘愚公’又何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1 01: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陶如木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3年08月01日 &nbsp第&nbsp11&nbsp版)

“是好事,做‘愚公’又何妨?”

每到假期,险峻奇伟的山西壶关青龙峡景区内,游人总是络绎不绝。可离景区内青龙潭瀑布群只有“一步之遥”的后脑自然村,却因陡坡天堑,将游客和富裕都挡在了山外。村里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远处的热闹喧嚣,大部分年轻人却不得不外出谋生……

谁也不曾想到,会有个瘦小的男人在后脑村的大山里凿出了470米的通途,让这个村子从此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人就是被当地村民称为“愚公”的牛何松,他修的这条路也被称为“愚公路”。

牛何松是土生土长的后脑村人。退伍后,他曾在晋中日报社担任记者。工作采访中,他看到很多农村依托旅游资源捧起了“金饭碗”,发展迅速,可自己家乡却只能空拥美景,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8年2月,他辞职回到家乡,脑海里一直回响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说干就干,2018年9月,牛何松在微信群里告诉村民们修路的想法,号召大家参与,可他们觉得在这么陡峭的山上修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热血沸腾的牛何松被泼了一盆盆冷水。但军人身上流淌的血性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扛起一面写着“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荒山变金山”的旗帜来到荒坡,用镰刀开出一块地,竖起红旗,一个人默默地凿石头、割草、铲路……

日复一日地坚守,牛何松修路的事情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人家把工作都辞了帮我们修路,怎能不信他呢?”76岁的李新梅背着铁锹就上了山。

在牛何松和李奶奶等人的感召下,加入修路的人越来越多,这位太行山愚公也从一名单打独斗的“孤勇者”变成了父老乡亲的“领头羊”。

“这条山路虽然不长,但想要在山高、坡急、路陡的太行山里活生生地开出一条路来,非常不容易。”牛何松说。

大型机械来不了,牛何松和村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方法除草、采石、运石、铺路。山上一块块巨石被他们合力撬起,然后用工具破成小块,再肩背手抬运到工地。

2020年夏天,当石头不够砌路用时,牛何松只好带着村民们攀上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去采石头。为了安全,他们用绳子拴住腰、系在大树上,慢慢破石头,就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破出了一块又一块石头,砌成了一级又一级台阶。

因地势陡峭,许多地方无法直立行走,大家只能一点点往前挪,稍不小心就可能滚下山崖。修路期间,他们摔倒过、受伤过,许多危险的场景,牛何松至今历历在目。而他自己,也曾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愚公路”的空地上立着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是在牛何松埋头修路时,山上滚来的一块巨石。“不是旁边村民把我推开,我非死即残。”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牛何松仍觉得后怕。

还有一次,牛何松乘坐三轮车上山修路,途中车辆突然失控,翻倒在了2米多深的山沟里。等牛何松慢慢缓过神,发现自己的头卡在两块大石头中间,伸手一摸,手上沾满鲜血。所幸,他被匆匆赶来的村民们送往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

牛何松说,虽然他当过22年兵,但为了能修通这条路,他添了流泪的毛病:受委屈时哭,想老婆孩子时哭,受伤时也哭……他也曾想过放弃,但军人的血性和为乡亲做点事的初心还是让他说服自己,返回村里,继续开山修路。

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了200多天,牛何松最终带领着村民们修通了旅游步道。“全长470米,共砌了359级石头台阶!”在落成之日,牛何松在朋友圈开心地向村民们宣告。

有了修“愚公路”的经验,他又带着十几个村民历时一年半,修通了一条3千米长的步行栈道,打通了自然村与自然村、景观与景观、景观到自然村的旅游通道,乡亲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何松路”。

“我们庆红客栈是全村第一个新开起来的‘农家乐’,起名‘庆红’寓意着红红火火,没想到它真的红火起来了。”村民牛慧凯说,多亏了牛何松带领大伙儿修通了这条旅游路,村民们的生活终于富裕起来了。

一条条“致富路”修通了,家乡的年轻人也陆续返回老家创业,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发展,土特产也有了销路……这个沉睡的村落,如今正被悄然唤醒。

被“唤醒”的不只牛何松的家乡,还有一个个受到他帮助的孩子。

“牛叔叔,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方园园在结婚当天激动地说道。这些年来,牛何松累计资助了12名有困难的儿童,与学校签订了“牛何松爱心基金”,方园园就是她资助的学生之一。在牛何松修路的过程中,已经工作的方园园前后捐款5次。

“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各种荣誉加身的牛何松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他总是和别人说:“若真能移山,只要是好事,做‘愚公’又何妨?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条200米长的人工便道 重新盘活山洪阻断的盘山公路 “9小时奇迹”续写“愚公移山”新故事
...移山”4个大字。7月4日,淳安县屏门乡金陵村接到水竹坪自然村求助,老年食堂的食材即将用完。当天下午3点多,囤够物资后,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项家龙带着5名村干部出发上山。这已经是他
2024-07-12 07:34:00
太行山上“孤勇者”,绝壁开出“愚公路”,快来看看吧
...神”擦肩而过。在“愚公路”的空地上立着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是在牛何松埋头修路时,山上滚来的一块巨石,“不是旁边村民把我推开,我非死必残。”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牛何松仍
2023-05-06 19:23:00
愚公移山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出处】《列子》愚公移山【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
2023-02-16 15:46:00
中信银行焦作分行赴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见学活动
...党性修养,近日,中信银行焦作分行组织党员干部赴济源愚公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实干文化”为主题的参观见学活动。愚公村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展馆共分五个窑洞:
2024-05-29 18:18:00
...一直延伸向远方。在湖北建始店子坪村,这里的人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开通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天路”,打造了省内外闻名的当代红色教育基地、当代红色旅游基地和精准脱贫示范基地。为持
2023-05-26 12:10:00
用石头与大山对话
...了解决交通不便问题,充分发展当地旅游,青龙峡村后脑自然村的牛何松和村民们一起,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几乎完全依靠人力,在太行山深处修筑旅游步道。3500多米长的旅游步道在今年
2023-10-25 04:26:00
中国故事|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20世纪60年代起,一支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组成的“愚公修路队”,历时20余年,在猴难攀、鸟难飞的悬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条总长4800多米、由19个隧道组成的盘山工程——叠彩
2023-07-15 19:52:00
...道时至今日,96岁高龄的周永开仍然在奋力谱写新时代“愚公护山”记。1994年,退休后的周永开前往花萼山。他用自己的积蓄在这里租了两间茅草房,成立了民间护林组织,广泛开展生态环
2024-09-10 03:12:00
现代版“愚公”荒山上种出中草药
...体突兀的荒山变成了一道道梯田,真实演绎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这位“愚公”如今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农场,他的梯田还入选了2022年安徽省十大皖药示范基地。一双手开荒坚持了35
2023-01-05 06: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合肥市发布“9·18”防空警报试鸣通告
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9·18”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通告称,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
2025-09-13 10:30:00
鲁菜智能体正式上线:科技赋能千年鲁韵,数字重构舌尖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启幕的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上
2025-09-13 10:10:00
千年兵圣智慧点亮现代商战 滨州企业以《孙子兵法》缔造发展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9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山东滨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滨州市政府精心主办
2025-09-13 07:49:00
山东滨州:沉痛送别!战友白伟,一路走好!
9月12日13时,滨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三河湖派出所所长白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2025-09-13 07:49: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仪式。此次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2025-09-12 17:41: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优化传统与智能化服务,让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中更有获得感
2025-09-12 17:43: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临沂启航中学魏代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2 17:44:00
最近,东营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总算松了口气。手里那笔等着用的外币回款,原本卡在入账环节,急得他嘴上起了好几个泡
2025-09-12 17:44:00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2025-09-12 17:48:00
全省首次!全国第二例!山东省二院完成新一代人工耳蜗“首秀”
在24岁小华(化名)的童年记忆里,声音是模糊而遥远的。3岁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听力下降,被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2025-09-12 17:52:00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下的柏油路面滚烫难耐。近日,在建设银行东营胜南支行附近市场摆摊卖桃的张阿姨,吆喝许久后嗓子干渴不已。想起环卫工人李大爷曾提及建行设有 “劳动者港湾” 可免费喝水
2025-09-12 17:52:00
“死亡线上救亲人,医术高超创奇迹”,近日,一面沉甸甸的锦旗被患者家属郑重送到济南医院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手中。红色锦缎上的鎏金大字
2025-09-12 17:54:00
海南地矿:慰问患病员工传递组织温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黄湘燕 王成龙)“有困难,找组织,集团与你一起共渡难关!”近日,海南地矿集团下属海南地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冼泽荣患病的消息
2025-09-12 17:56:00
金熊猫首届剧本创投活动成功举办 峨影集团携优质成果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9月11日,第二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成功举办,由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2025-09-12 17:56: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自昌)9月12日,记者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山西交易团获悉,山西乐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系列动画片《叽哩与咕噜》上榜“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示范案例”
2025-09-12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