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王孔仁
每当我吟诵李白《行路难》和听到董文华等合唱《纤夫的爱》的歌声时,就情不自禁想起,上世纪80年代以前,瑞安三港沿岸的营前埠、清潭埠、平阳坑码头及滩脚埠。这些埠头每天都停泊着很多“大峃艇”和“梭船儿”。“大峃艇”原是文成大峃开始造的,故称“大峃艇”。“大峃艇”比较大,可载五吨货物,“梭船儿”比较小,两头尖尖的,像织布的梭子一样,故称“梭船儿”,每只船都有舵手、撑篙、木桨及帆篷等。再碰到浅滩逆水行舟时,船工就放“银缆”,用人力在岸边往上拉。
“大峃艇”和“梭船儿”都是瑞安高楼乃至飞云江中上游的文成泰顺等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因为上世纪50年代前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出门到瑞安等地,专靠步行,实在太吃力难走。所以一般出门都是乘船的,特别是来回运货物更需要这些船只了。
居住在飞云江畔的农民,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谋生,好多村民合伙(2-3人)造船,以撑船为生,高楼、营前、平阳坑(凤翔归平阳坑)三个乡镇,随着1954年左右的合作化高潮到来,将分散的船工组织起来,分别成立高楼、营前、平阳坑等三个航运社,拥有船工200多人。
当时“大峃艇”和“梭船儿”不但载人而且载货物,为山区交通与商贸往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讲载人,在当时没有公路、汽车的情况下,老百姓要出门,就乘船,特别是带货物的商人,非乘不可。我记得1958年至1962年,在瑞中读书时,经常乘“大峃艇”到瑞安,因为船工是本村人,开船是根据潮候定时的,较为方便。当时我经常带一二担柴爿乘船到瑞安南门卖了交伙食费的,但是乘船必须在船上过夜,由于潮水涨的时候不好开,只好停在岸边,等到潮平潮落时再开到瑞安。开始都是两人用力划桨的,后来船尾装上发动机,船工也就省力了,特别是私营的商人,因为来回都有货物又没有运货的汽车,乘船带货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其次谈载货物,当时运往瑞安的货物有高楼地区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如番薯丝、木头,毛竹制作的畚箕、扫帚,水竹制作的渔篰、渔竿、扎篾,及厂矿的陶瓷等,还有山村的松毛枝、草柴运到仙降、林垟、塘头、平阳万全等地卖给烧窑的砖瓦厂。从瑞安采购东西运回更多了,高楼、平阳坑地区供销社的一切物资都靠“大峃艇”运来的,如粮食、化肥、农药、水产、南货、布匹、烟酒及日用品等。这些货物常常源源不绝地从瑞安运往平阳坑、滩脚、清潭及营前等四个埠头,再由搬运队搬运到销售处,供应老百姓。特别是平阳坑航运社,还承担了厂矿的煤炭运输任务。每天都从瑞安运来大批的煤炭以供应工具厂、陶瓷厂。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飞云江两岸通公路客车,货车多了,公交车也多了,既快速又运费低,故此“大峃艇”与“梭船儿”没有业务了,船只烂了报废了。职工只好遣散了,但是这些船工大都年纪大了,儿子顶替,大部分都有养老保险。从此“大峃艇”与“梭船儿”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