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七旬院士张洪程:甘为稻农走断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30 10:47:00 来源:缘之心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张 晔 通讯员 张运 虞璐

“张院士,您的鞋头咋断裂了?”

“啥?嘿嘿,我说咋感觉脚底漏风。”

三伏炎炎赤日天,夏苗垂首如烟燃。年过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却步履不停。7月23日,在泗洪现代农业产业园,张洪程沿着七公里滚烫的“稻路”,走了两个小时,汗水浸湿衣背,硬生生走断了鞋底。

7月中下旬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按照苗情进行肥水调控,对提升水稻产量至关重要。当日,作为江苏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洪程凌晨5点半就带着科研团队,奔赴水稻种植基地。一天下来,他先后走访考察了宿迁泗洪、宿城、宿豫等基地,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提建议,累计为3000余亩稻田问诊把脉,直到晚上9点才回到家。

“这块地要赶紧上水,不能再耽搁了。” 一下车,不作半刻停留,张洪程便走进试验田,认真查看水稻长势、了解田间管理情况。

“这块地苗数还不够,赶紧再追施些尿素或复合肥。”在一块试验田前,汗流浃背的张洪程叮嘱基地技术员李广。边走、边看、边问、边诊断,张洪程揪出关键问题,耐心细致地指导。像这样“痴心问稻”,张洪程一干就是近50年。因为这份迷恋,他研发出了水稻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栽培技术。张洪程的科研成果既丰富了我国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也走出了实验室、试验田,在广阔田野上开花结果,不仅让农民腰板“直起来”,也让粮仓“满起来”。

作为农民的儿子,张洪程出身“农门”,心在“农门”,始终情系“三农”。大学毕业后,他投身农业科技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全力以赴探究农学、农艺领域的知识理论,为农民送去增收致富的新科技。

“张老师经常半夜从扬州出发,早上七点来到田间,每次都让我准备一双雨靴,一个装肥料的薄膜内胆,围在腰间可以阻挡些露水,之后便开始调查水稻农艺性状。”学生周年兵回忆起当初,至今感慨万千。张洪程几十年如一日艰苦朴素的作风,感动着新一代农人。

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张洪程会带着团队师生前往各个基地考察苗情。忙碌的夏季,他曾一天之内跑过5个县区。团队中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感觉体力不支,年过古稀的张洪程却总是充满热情,也鼓舞着年轻人。

如今,张洪程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多个水稻主产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

“一条腈纶薄被是他出差必带的随身物品。”学生周立云说,路途遥远,常常日夜兼程,车上睡觉,第二天一早他的身影又出现在田间。

“只有在生产第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了解真需求。”“农业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只要身体允许,我绝不会停下脚步。”这是张洪程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七月隆夏,奔走在田间地头滚烫的大地上,张洪程走断鞋底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青年师生。

“这双鞋陪着院士走过了无数田埂,也走出了中国人的‘稻路’。”

“一双断裂的鞋子,一颗简朴敬业的赤诚之心,是对科学家精神的最美诠释。”

悄然间,朴实无华的张洪程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心目中的“顶流”!【编辑:房家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台市农业农村局丨张洪程院士考察指导 助力水稻产量品质效益协同提升
...士、水稻产量品质效益协同提升项目首席专家、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带队考察水稻产量品质效益协同提升东台基地建设情况。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王玫副局长、市作栽站和示范基地技术人员等陪同考察
2023-08-22 11:45:00
2023全国“最美教师”|传“稻”授业、逐梦沃野的“最美”问“稻”者
...,稻浪滚滚、丰收在望。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正俯身查看当季水稻的长势。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必须去田里看看才能放心”,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9月10
2023-09-10 20:57:00
躬耕大地:院士团队种稻记
...:院士团队种稻记扬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洪程院士学生 胡雅杰:我们团队是从2016年,扬州大学批准建设了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以张洪程院士为首席专家牵头。目前
2023-09-15 22:31:00
2023年最美教师 | 张洪程:潜心问“稻”的大国“粮”师
...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洪程院士。他研创的水稻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精确化栽培等技术成果获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9-14 23:22:00
...会在海宁落幕。此次研讨会邀请中国工程院胡培松院士、张洪程院士等,以及育种专家、种粮大户等参与,旨在全面展示并大力推动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在海宁市硖石街
2024-09-30 07:43:00
...转自:扬州日报中国科协2023工程技术难题名单发布扬大张洪程院士研提技术入选本报讯 (通讯员 耿金鹏 记者 乔云)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年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
2023-11-07 07:53:00
...的晨兴村,与村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杰进行交流。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2019年落户沙头镇晨兴村。在最初的几年里,院士基地一边做水稻品种试验,一边负责推广种植工作。今年年
2024-05-28 07:58:00
...生代表共同观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为少年儿童录制的节日寄语,并开启了他们的农业体验之旅。农业小课堂上,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志愿者顾昀怿向孩子们讲起了张院士的
2024-06-02 07:48:00
扬州大学3项成果上榜
...发布2023年度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领衔研创的“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现代农业领域),并在20
2024-06-08 08: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日启动,优惠多多!遵义电商消费季再添新彩
多彩贵州网讯正值遵义市2025年“双11”电商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2025遵义电商消费季云上促销专场于今日在京东商城正式启动
2025-11-09 20:19:00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的时代,我经常被问到摄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11-09 21:50:00
西安建大助力中俄建筑文化交流 “现代乡土建筑作品展”亮相莫斯科
11月3日至7日,在第33届Zodchestvo国际建筑节上,由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
2025-11-09 17:07:00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