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04: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让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侧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颖见习记者赵艺璇

让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展河南省兰考县展区,参展观众正在品尝地方特色农产品。赵艺璇摄

超强筋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44”,2022年实打亩产达808.6公斤,再次刷新我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中畜长白半番鸭”新品种年出栏量超过2000万只,在国内肥肝市场的占比迅速提高到40%左右,打破了半番鸭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年来,一批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日益彰显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从实验室到大田、从科研到产业,农业科技成果需要走好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更多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更多“金点子”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长成“致富树”?近日举行的2023(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与启发。本次大会以“农业强国科技驱动”为主题,举办了1场高级别全体会议、1场展会、13个专场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成果品鉴、交易合作等多种形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搭建“舞台”

展现科技成果风采

绿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中玉303”、稻麦无人收获协同卸粮作业设备、家蚕高效养殖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农业科技成果,从中评选出100项前沿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和1000项优秀科技成果现场发布,涵盖绿色种植、健康养殖、智能机械与装备、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资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

好成果需要好“舞台”。大会设置了近1万平方米、共11个主题的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展区,全面展示了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及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科技成果,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县域产业资源等,搭建了一个具有广泛性、引领性、务实性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转移转化平台。

在智能装备展区,几个“其貌不扬”的果蔬吸引了众多关注,拿起观察才发现,它们都被标注上了精致的LOGO,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一款紫外激光打标机,可以实现地理标志、LOGO等个性图案的永久性标记,同时不会伤害果蔬品质,是本次大会发布的1000项优秀科技成果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何逸飞介绍道。据了解,这套设备不仅能消除以往果蔬纸质标签、油墨喷印等方式的弊端,还可以有效解决果蔬溯源和防伪难题,同时帮助打造品牌、提高果品附加值,展览期间已有不少果业公司和该团队达成合作意向。

如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减少,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次展会上,潍坊汇金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智能全自动精准种植管理系统。“这是目标浇水量和施肥量,这是当前浇水量和施肥量,前端传感器像人眼一样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不需要人工操作就可以自动浇水施肥。”公司总经理徐宝刚告诉记者,这套系统按照作物生长模型按需供给,实现了全程无人值守,可节省人工30%以上,省水60%以上,省肥50%以上,同时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均能提高。

铺设“通道”

建立成果转化机制

在会期举办的高级别全体会议上,一场签约仪式庄重举行,超过24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达成了成果转化和战略合作,累计签约金额超20亿元。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与武汉中油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高产高油优质多抗适机收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的专利转让协议,转让金额达3300万元。

“中油杂501”是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将耐密植、耐盐碱、高产、高油、优质、多抗、花期集中等优异性状聚合于一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曾创下长江流域油菜高产纪录和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品种转让之后,将会通过公司化运营,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在3年内成为全国年推广面积前十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科技奖励,使其发挥更大价值。”油料所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程晓晖告诉记者。

想要给农业科研成果找到称心如意的“归宿”,科研机构就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还要高瞻远瞩,为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造畅通出路。近年来,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增长迅速,这与水稻所建立起的成果转化措施机制密不可分。水稻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出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管理文件,优化成果孵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同时加大奖励能级,落实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优化考核分配制度,赋予科研人员充分自主权,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同期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教机构成果转化圆桌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全国34家高校、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共同发起并签署“以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倡议书。各与会单位将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的平台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共同促进提升单产行动全要素推进,努力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尽快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引入“活水”

激发更多资本动能

“我们公司专注于农业生物技术、美味番茄等蔬菜水果新品种培育,本轮计划融资2000万元人民币,真诚希望能和各位优秀同仁成为合作伙伴。”在会期举行的农业科技金融研讨会暨成果对接会上,中农美蔬公司负责人发出邀请函后,多家投资机构向其抛出了橄榄枝。

如果说农业科技创新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成果转化应用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那么金融支持就是这段道路上具有巨大动能的“加速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毛世平在会上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亟需金融支持,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其中,创新科技中介与金融机构服务升级,搭建农业科技“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是重要举措之一。

2022年3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面向广东省发布“华南A谷”品牌,聚力打造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积极搭建农业企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融通平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服务。目前,华南A谷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金颖农科孵化器,探索出了一条“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为成果转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在金融支持农业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设立了550万元自有种子资金,并联合基金公司发起成立了2亿元的农业产业孵化基金,鼓励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同时积极联动多家投融资机构、银行,为入驻农业科技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广东金颖农业科技孵化有限公司(金颖农科孵化器)副董事长、总经理许立超介绍道。此外,金颖农科孵化器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在2022年创新推出农业孵化载体定制化科技金融服务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慢、贵”的问题,并促成广东省农科院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金融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整体授信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枣庄:校地企合作再深化 落地举办吉林大学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并签约
...记者 李雪 刘潇繁 刘磊 枣庄报道7月19日,吉林大学农业科技成果推介活动走进枣庄,在山亭区举办合作签约和成果集中推介。本次活动由中共枣庄市委办公室、枣庄市科技局、枣庄市农业
2024-07-20 20:52:00
北京延庆发布农业科技成果 持续推进新品种落地
...京4月18日电 (记者尹星云)4月18日,北京市延庆区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及供需对接会在中关村延庆园举行。本次对接会以“科技兴农,绿色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联合延
2025-04-18 17:31:00
我省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技需求,全力推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务落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管理等措施,积极引导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
2023-11-12 07:05:00
...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若凡3月21日,省农科院科技成果推介巡展暨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在济源示范区举办,省农科院各研究所纷纷晒“家底”,向人们展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据悉,
2024-03-24 07:07:00
成果落地 农业增效
...转自:云南日报开远市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引领——成果落地 农业增效工人加工大米在位于开远市的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粮食生产加工车间里,电机的“嗡嗡”声不绝于耳。清洁米全
2024-02-21 07:12:00
“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
...大批“桂字号”优质农作物在基地开花结果。“广西农业科技成果已经成为推动越南农业发展的最强助攻。”范文强感慨。跨山海、促转化,聚人才、攻难关,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携手东盟
2024-01-20 06:59:00
2024年海淀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性和独创性,有力助推海淀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赛事既是一场集智慧与梦想、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盛会,也是一个展示农业科
2024-06-02 11:47:00
北大农研院育出“金瓜”落地潍坊
...设,转化一批前沿科研成果——北大农研院育出“金瓜”落地潍坊□记者 杨学莹 张 蓓 报道本报潍坊讯 1月18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暨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成果发布会在潍坊
2024-01-24 10:21:00
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团帮扶广西乡村振兴重点县成果落地见效
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6日讯(记者 杨思悦)2022年,中组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向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一县一
2023-01-06 20: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近视防控不松懈!菏泽华厦眼科王春营:请收好这份视力检查指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 通讯员 任兆潘暑期临近尾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担心影响开学后的学习。菏泽华厦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春营提醒
2025-08-16 22:21:00
杭州见证美妆科研盛会 逐本携手专家探讨技术与行业发展
郑伟东8月14日,“中国好配方·红人之夜”暨逐本品牌媒体交流会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活动以品牌科研实力、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为焦点
2025-08-16 17:59:00
心灵港湾:上海久色谷科技有限公司为都市人撑起一片晴空
在上海一处温馨的咨询室内,柔和的光线映照着一张年轻却略显疲惫的面容。面对久色谷心理咨询师,这位被职场压力与焦虑持续侵蚀的白领女性
2025-08-15 10:25:00
代谢危机下,减又二酯油如何破解传统食用油困局?
当“肥胖”“三高”成为现代人的标签,代谢综合征构建起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已达到50
2025-08-15 11:01:00
合肥众好胃肠医院:医疗经验丰富
消化系统,生命活力的源泉,健康长城的基石。合肥众好胃肠医院深知守护这条生命通道的深远意义,将消化内科置于发展核心,更将澎湃的红色血脉融入学科建设的肌理
2025-08-15 11:02:00
心灵魔方: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在都市脉动中点亮疗愈之光
走进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的咨询室,舒缓的音乐与柔和的灯光共同编织出宁静的氛围。一位被失眠困扰数月的创业者,在资深咨询师的引导下
2025-08-15 11:03:00
夜深人静咳不停 如何破解夏秋换季夜咳魔咒?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的威力不减,昼夜温差加大。为了抵御残余的暑热,办公室里的空调也在持续运转。这种换季时忽冷忽热的环境
2025-08-15 11:38:00
这三类人最适合益肾养心安神片
深夜的城市逐渐安静,但你的大脑却异常清醒。翻来覆去间,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明早还要早起工作。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近三亿中国失眠人群的日常写照
2025-08-15 11:39:00
科学减糖 为生活添点“甜”
你是否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糖衣炮弹”无处不在的时代,一杯奶茶、一块蛋糕、甚至一瓶看似健康的果汁,都可能隐藏着过量的糖分
2025-08-15 11:46:00
过敏疾病会传染吗?—不会,但会“遗传”与“共享环境”
1. 过敏≠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本质上是免疫系统把本来无害的物质(如花粉、螨虫、动物皮屑)误判为“敌人”
2025-08-15 13:41:00
我是过敏性鼻炎,为什么要检查鼻腔镜?
鼻腔镜检查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排除其他潜在疾病、评估鼻腔的病变情况、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025-08-15 14:13:00
月经紊乱、绝经后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警
月经周期紊乱、绝经后又出血……这些看似常见的妇科问题,可能是早期子宫内膜癌发出的预警信号。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刘国红表示
2025-08-15 14:1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解锁“肩平秘籍”——儿童高低肩的趣味纠正指南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08-15 14:3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儿童睡觉张嘴呼吸需警惕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15 15:0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 : 给“心”加点力量,中药守护心肌健康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15 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