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0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

广西农科院携手东盟共筑农业繁荣路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龙美达农业公司合作,在柬埔寨推广广西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香蕉品种约3000万株,种植面积20万亩,并建成6300亩高标准香蕉种植示范园、年产1000万株香蕉组培苗厂和日包装10000件(6个冷柜)的包装厂。(广西农科院供图)

解放思想 创新求变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在培训、研究、咨询、交流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示范推广新品种、实施联合研究项目……不久前,广西农科院院长邓国富与越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范文强在越南续签为期5年的合作备忘录,这已是双方第5次签约,为双方的科技合作发展继续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广西农科院在越南建立农业示范基地7个,一大批“桂字号”优质农作物在基地开花结果。“广西农业科技成果已经成为推动越南农业发展的最强助攻。”范文强感慨。

跨山海、促转化,聚人才、攻难关,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携手东盟国家共筑农业繁荣路。作为我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广西农科院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从示范基地走向国际舞台

由广西农科院牵头建设的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坐落在越南农业大学内,是中国在越南建设的第一个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基地。

2000年建立至今,该示范基地每年都迎来广西农科院的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在这里安家落户。作为合作的见证者,范文强分享了一组数据: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让越南种粮农户亩产倍增,热区葡萄栽培技术改写了当地不能商业化种植葡萄的历史,网纹甜瓜一年成功种三茬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果篮子……中国的400多个农作物品种经过试验基地的示范后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合作的升级,广西农科院与广西种业公司联袂在越南高平、谅山、北江等边境省份共建中越(广西)边境农业科技走廊。

依托7个农业示范基地、50多个示范点,广西农科院在越南的惠农强农工作风生水起。广西农科院在东盟特别是越南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水平在全国农业科研院所中处于领先地位。

以基地为媒,携手发展中国家共筑农业繁荣路是近年来广西农科院国际合作的重头戏。除了越南,该院在老挝、柬埔寨、缅甸建成多个基地和研究中心;一批水稻、玉米、蔬菜、木薯等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基地在布隆迪、贝宁、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闪亮登场……11个境外示范基地、研发(改良)中心的精彩亮相让广西农科院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扩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部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东盟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一带一路”国际甘蔗产业科技创新院、“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先后落户广西农科院。该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唐其展表示,这些创新平台的建设,让“桂字号”农科成果有了广阔的国际交流舞台。

“近年来,我们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平台,牵头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东盟国家建立了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主办一系列大型学术研讨会,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广西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告诉记者。

邻国点赞“桂字号”成果

1月的柬埔寨贡布省龙美达农业公司高标准香蕉种植示范园内,一派丰收的景象,黄澄澄的“桂字号”香蕉新品种凭借高颜值、好口感,在当地独领风骚。

6300亩的香蕉园绿意盎然,装满香蕉的货车进进出出;紧挨着种植示范园的香蕉组培苗厂正开足马力,源源不断提供健康优质的香蕉苗,年产1000万株的香蕉苗和日包装1万件(6个冷柜)的香蕉包装厂仍满足不了当地的市场需求……得益于广西农科院育成的香蕉新品种、香蕉组培苗生产技术,柬埔寨龙美达农业公司成为当地的香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15万亩香蕉的产业发展。

牵头成立国际糖业科技协会,成功举办7次国际会议;受邀参与主办国际糖业杂志《Sugar Tach》,面向全球发行,并被SCI收录;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培养来自古巴、孟加拉国、印度等外籍博士后12人;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展至今吸纳43家国内、22家东盟国家成员单位加入;牵头成立中国(广西)—东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该中心以重大项目形式纳入自治区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建设……有了创新平台的基础,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广西农科院以技术创新立本,以开放合作为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

同样享受“桂字号”农科成果“走出去”惠泽的还有不少越南种植户。“前几年,我打听到广西农科院的夏黑葡萄质优量高,就把原来的5000平方米甜瓜地改种了夏黑葡萄。”今年,越南葡萄种植户阮文业又迎来一个丰收季。“在广西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葡萄一季果产量达8.5吨,平均价格10万越南盾/公斤(折合人民币30.3元/公斤)。”阮文业每每提起广西的专家和葡萄,赞不绝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东盟培养更多的青年农业科技生力军,广西农科院依托科技部“发展中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和自治区科技厅“百名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5年来接收来自“杰青”10人。同时,与东盟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联手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中越作物病虫害防控联合实验室、中泰蔬菜种质创新及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中老土壤肥料检测联合实验室、中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应运而生,极大提升了合作国家的农业研究广度和深度。

“在广西农科院学习了一年时间,收获很大,回国后,我作为老挝农林研究院玉米育种研究室的骨干,已能独当一面开展研究。”老挝玉米育种专家潘达龙点赞广西农科院。

伴随着“桂字号”农科成果的落地生“金”,不仅促进了东盟国家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还培养了数万名农业科技人才和种植能人。

引才引智激发再创新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广西农科院吹响了加快农业国际化的号角,广西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步伐愈加稳健。“引进来”则为本地农业发展引入了全球视角,加快介入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前沿战略布局。

2023年是海外专家普拉卡全职来到广西农科院工作的第5年,担任广西农科院甘蔗所科研所长5年间,普拉卡带领团队每年培育2—3个甘蔗新品种,助力选育的桂糖系列甘蔗品种在广西种植面积达56%,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他还推动广西农科院与法国、阿根廷、巴西、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全所SCI论文年发表量由10篇增加到40多篇。杰出的贡献让普拉卡先后荣获“广西金绣球友谊奖”“国际糖业研究与促进联盟终身成就奖”。

面向全球,一事一议,普拉卡是广西农科院引才聚智的典型代表。该院相继引进的一批海外专家,为推动广西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12位荣获“广西金绣球奖”。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广西农科院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国际培训班,培训外国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及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20多期、2500多人次。并陆续派出55批次、180人次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短期培训及参加国际会议等,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批200多人次来访、合作交流和培训团。

创新利用热带亚热带优异种质资源,协同创制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随着人才引进项目的实施,一批引进再创新的技术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更有效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更多“广西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十六届玉博会收获丰硕成果 签约45个项目
...优品质走出玉林,走向全国,走到海外,走进千家万户。东盟馆。人民网 付华周摄东盟馆东盟各国精品荟萃,汇聚了相关国家15个大类共169个品种的商品,推动玉林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往来,
2024-09-30 21:25:00
链接东盟 构建开放合作金融桥
...受到跨境资金流动的便捷。近年来,随着《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的深入实施,广西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举措不断推出,金融要素加速聚集,为广西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
2024-12-20 18:25:00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广西怎么建?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广西怎么建?本报记者 谭卓雯 罗 婧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得到不断提升。图为高楼林立的中国—
2024-01-26 07:04:00
2024年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桂林举行
...专区,展出一批“桂字号”创新成果,面向海内外尤其是东盟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努力推动人才交流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活动成效。线上搭建“云上海创”数字平台,全年常态化开展“
2024-11-12 17:31:00
架起广西与柬埔寨地质合作桥梁
...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2015年9月,在第六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中柬双方签订了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2017年9月,项目正式开工,由广西地矿局承担建设任务。2
2023-10-24 07:24:00
...技术助力桑蚕产业智慧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厅的一个展位上,展示了吉林省吉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数字前沿技术。“我们公司目前主要提供农产
2023-09-19 06:54:00
东博会观察:科技出海成主角,广西打造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
...会启幕:展出AI全新成果,广西成核心枢纽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
2025-09-24 15:31:00
中国—东盟探讨构建保险开放合作新格局 发布多项成果
...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持续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深化中国—东盟保险交流合作,加强面向东盟的跨境保险创新,加大绿色保险、普惠保险、科技保险合作,扩大跨境车险、跨境人身保险试点规模。第8
2023-09-21 21:55:00
第十二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将于5月17日开幕
...宁4月19日电 (彭远贺、实习生张之贝)4月18日,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秘书处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十二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将于5月17日至21
2023-04-19 12: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学打119!武昌萌娃现场模拟报警 消防员一对一指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煜)在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落实“社区资源进校园”育人理念
2025-11-07 10:31:00
今年以来,肥乡联社紧扣外部监管政策动态调整趋势,立足内部风控基础实际,以“架构重构、素养提升、监督强化”三维发力,全方位筑牢反洗钱安全防线
2025-11-07 10:31:00
共青团廊坊市委组织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张博、程乐)11月5日,共青团廊坊市委携手廊坊师范学院、廊坊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走进廊坊特教学校,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2025-11-07 10:31:00
德才萌娃“邂逅”火焰蓝 超硬核亲子课圆梦英雄之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宗曼钰)当萌娃遇上“火焰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4日,在“119”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
2025-11-07 10:31:00
从枝头到餐桌 湖北大学助力大别山猕猴桃“进城上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高小龙 程志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校力量正通过精准的产业帮扶,为农产品拓宽市场渠道
2025-11-07 10:31:00
刚刚!福州2026年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公布
福州新闻网11月7日讯(记者 谢薇/文 林凯航/摄)刚刚,2026年福州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经摇号最终确定。抽选考类项目为
2025-11-07 10:47:00
连接京藏 赋能西藏 欧美同学基金会就业见习和科技教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中国网讯 10月29日,欧美同学基金会“京藏融合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拉萨成功举行。仪式现场,久爱致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11-07 10:50:00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