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从包公家乡来”:不确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过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带大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08:25: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包公的父亲包令仪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当过四年县令,当时十多岁的包拯,是否跟父亲一起在他乡度过了重要的青少年时代呢?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13日,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肥东县委主办,肥东县委宣传部、新安晚报社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千里迢迢来到惠安县,探寻少年包拯的足迹,并专访了惠安县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张国琳。这位惠安知名的文史专家坚持认为包拯曾经随父宦游,并在十几年前曾专门来到合肥市肥东县——包拯的家乡进行考证。

“我从包公家乡来”:不确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过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带大的

“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福建惠安

专程来合肥考证少年包拯是否在闽生活

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是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一面依山、三面环海,与晋江、南安,合称泉州三邑。自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惠安已有千余年历史。

“我从包公家乡来”:不确定少年包青天是否去过泉州 但他肯定不是大嫂带大的

文史专家张国琳(左)接受记者采访

张岳著《惠安县志》记载,包拯的父亲包令仪于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年)就任惠安知县,当了四年后离任。为此,惠安本地一些文史专家认为,包拯少年时很可能随父来过惠安,并生活多年。张国琳也是其中之一。

5月13日,“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了惠安文庙(孔庙)。它是惠安置县以来,从宋代至清代历代名宦先贤和无数惠安学子祭祀孔子的地方,是惠安这座古城文化传承的发祥地,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研究包公文化的文史专家张国琳。

认为包公少年时随父来惠安生活多年,张国琳自有他的理由。张国琳说,2010年,他带着“包拯父亲到惠安当过多年县令”的有关史料,专程前往安徽合肥,访问了程如峰、戴健等对包拯很有研究的专家,“他们都基本认可我的判断。”

张国琳说,包拯的父亲是1012年来到了惠安当县令,而包拯是999年出生的,推算起来那时他大约为13岁,父亲在惠安当了四年官,离任的那年,包拯应该是17岁。张国琳认为,包拯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了,他的父亲不可能把他们母子一扔数年不管,独身一人在惠安三四年。

张国琳还介绍,包拯29岁时参加了在开封府举行的考试。考试揭晓,共录取 1077人。包拯名列甲科一等,为第 24名进士。“与包拯同榜的一千多名进士中有一个惠安人,名叫张惟德。如果包拯少年时代在惠安随父读书生活,那他很有可能和包拯成为同学。”

“黑脸包公”源自“乌脚溪”?

惠安县博物馆馆长郭晓兵对此也持同样看法。他说,在宋代,不少官员就任时,都带着家属赴任。比如,北宋元丰七年(1084),江西人程节携带妻、子一起赴任。“程节生活的年代与包公相近,可以作为参照。”

“包令仪为官的县衙就在现在的惠安文庙(孔庙)的附近。”郭晓兵告诉记者,“由此,可以推断包拯在13到17岁期间是在惠安度过的,也有可能在孔庙读过书、求过学。”另外,著名的宋代科学家沈括,少年时代也曾随当官的父亲宦游,在泉州生活过多年。而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还有一则记载,说漳州一带有一条河,名叫“乌脚溪”,涉水过河的人脚都变成黑色。有一位龙图阁大学士梅公仪在地方做官时,不小心落水中,被救出来后,全身墨黑,从此之后却旧病全消,康泰健壮。

后来也有传言说,包青天之“包黑子”的称号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戏剧中,包拯是一副完全黑色的打扮,还有《三侠五义》中他出生时外貌黑黢黢,7岁时起名就叫“黑子”,民间就有了“包黑子”的叫法。另外一说就是来自《梦溪笔谈》中的这一则故事,写戏人把“梅龙图”移到了“包龙图”身上,把“包龙图”写成了浑身漆黑的“包黑子”。

“长嫂如母”是误传 自小深受父母之爱

虽然张国琳坚持认为少年包拯在惠安度过了多年,但现有史料还难以完全证实。

在安徽考证过程中,张国琳也了解到,从1973年出土的包公墓志铭中,看不出包公的少年时代是在哪儿度过的。墓志铭是包拯的同年进士、同为枢密院副使的吴奎撰写的,其中对于包拯29岁中进士之前的记载仅有“始于孝闻于闾……公幼则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长弥勗厉操守”。

包拯的同乡、清代李鸿章撰写的《重修包孝肃祠记》中有一句“公固有祠在城外香花墩,相传为公读书处”,注释是“合肥包公祠始建于包公死后4年(1066),原在城内,明代后期, 迁至今所”,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过,虽然无法确认包公年轻时是不是跟随父亲宦游福建,但可以确定的是,戏曲中说的包拯从小被父母遗弃、由大嫂带养成人的“长嫂如母”的故事,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据了解,“长嫂如母”的故事,是古人将包公小儿子包绶的一段成长经历,进行了一厢情愿的移花接木,放到了包拯身上。于是,这个“长嫂如母”的故事便随着包公的威名传扬下去。

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之爱,而包拯也很有孝行。包拯中进士后,历任大理监事、建昌知县。由于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便弃官在家奉养双亲。父母相继去世后,他把父母葬于城东,在墓旁守孝三年。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张楠 高绪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包拯29岁考中进士,因为一个字10年后才去做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熟悉的曲调,唱的是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没错这说的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包拯包青天。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咸平二
2023-03-03 20:34:00
...包公”和“铭传”文化交流中新社记者 张俊“合肥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谈到在台湾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台湾安徽同乡会监事长胡世诠带领台湾同胞,在合肥市包公园里唱起了改编的歌
2023-10-15 15:44:00
包公文化跨海越洋走向世界 “我从包公家乡来”2024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在泉州举办座谈会
大皖新闻讯 “合肥和泉州虽然相隔千里,却因包公结缘,包公文化也是在泉州跨海越洋走向世界的。”5月14日下午,“我从包公家乡来”2024大型融媒体采访团与泉州晚报社、泉州专家学者一
2024-05-16 14:54:00
大皖新闻讯 福建泉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包拯的父亲包令仪在1012年曾任泉州市惠安县知县。当地不少文史专家提出,包拯少年时可能随父在惠安生活过多年,并为此专门前来合肥考证。5月
2024-05-12 17:30:00
一、铁面阎罗黑脸衬形1、包公其人包公本名包拯,北宋贤平二年(999)诞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生于官僚之家。包拯少年时代,深受其父母宠爱。一直闭门刻苦读书,修身养性,29岁时
2024-05-18 19:19:00
...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
2023-10-21 16:32:00
...的年轻人自我介绍说:“我来自肥东——安徽肥东,包拯包青天的故乡。”张戈
2024-01-25 00:18:00
陈世美是清朝的好官,怎么会穿越到宋代成了负心汉?
...知名度绝不亚于刘翔,这货嫌贫爱富、杀妻灭子,最后被包青天一刀铡死,大快人心。只是,问题来了,据史料记载,陈世美“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
2022-12-22 21:50:00
包拯并非断案无数,有记载的只有两件小事
...果,黑脸形象正是源于他的铁面无私,所以后世称他为“包青天”、“包公”。事实上,包拯不仅不黑,而且还是典型的白面书生,从历代的官方画像就能看出,不仅如此,包拯幼年家庭条件也很优
2024-01-12 09: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