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水浒传有不同版本,所以不同时代的人对宋江的评价也大相径庭:看过原版的说宋江就是一个阴险狡诈口不对心首鼠两端的投降派、投机分子,看过修改版的,则可能把宋江当成一个忠义双全的真好汉。
包括伟人在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人们看到的《水浒传》应该是没有经过删减和篡改的施耐庵先生原著,于是才有了这样的评价:“《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宋江是个阴险小人,在郓城当押司的时候就是个污吏,而且是很黑的保护伞,也正是因为他的通风报信和朱仝雷横的有意放纵,这才有了大量官兵和衙役被晁盖等人残杀——押司宋江和都头朱仝雷横的表现,说明郓城县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烂透了的宋江上了梁山之后,一如既往地心狠手辣,很多人怀疑晁盖是被宋江指使人射杀,又有一部分人提出反对,这是因为大家看的版本不一样,比如在《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一回中,原著和通行版就至少有四处不同,也正是这四处改动,掩盖了宋江谋杀晁盖的真相,但是在通读原著与新版的读者看来,这就是欲盖弥彰,这些修改,甚至直接暴露了毒箭杀手。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对照一下没修改前的贯华堂本、容与堂本、芥子园本与修改版本的这四处区别。
首先咱们来看晁盖亲征曾头市之前宋江的表现,原著是这样写的:“宋江与吴用,公孙策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行。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谏道……晁盖道……吴用一个那里别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修改版虽然只是本段最后一句有几个字不同,但却把宋江变成了讲义气的好兄弟:“宋江那里违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细心地读者一定注意到了,劝阻晁盖的吴用变成了宋江,晁盖出发后,修改前和修改后宋江也是两张面孔:一张是鬼鬼祟祟让戴宗秘密下山,一张是忧心忡忡担心晁盖安危。
为什么要这样改?读者诸君肯定知道,那就是为了掩盖宋江的冷血无情与心怀鬼胎。
晁盖毫不出人意外地在曾头市中箭,救他的人在修改前和修改后也变了:修改前是“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修改后则变成了这样:“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生辰纲盗伙成员舍命救晁盖是可以理解的,燕顺跟晁盖没啥交情,让他豁出老命是不可能的,而呼延灼救晁盖就更不可能了——修改版只能“微调”,结果就出了漏洞:遇到埋伏后,呼延灼第一个往回跑,已经在晁盖前面的,他怎么知道晁盖中箭了?惜命的呼延灼,会冒着枪林箭雨回去救晁盖吗?
原著中林冲回来点军时,阮氏三雄和宋万、杜迁只逃得自家性命全军覆没,“亏得跟着呼延灼的,都回到寨中”——如果呼延灼带领本部人马回去厮杀,手下怎么能一个都不死?
修改版本则变得十分可笑:“三阮、宋万、杜迁水里逃得性命,带入去二千五百人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跟着欧鹏,都回到帐中。”
欧鹏在梁山只能算三四流角色,为什么带领败兵的不是呼延灼而是欧鹏,这明显是出了大纰漏,再加上晁盖夜袭遇伏是在密林深处,身边连条小河沟都没有,即使有水,阮氏三雄能潜水,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这两个大个子,能“水遁”逃生吗?
呼延灼也算将门之后,带兵打仗的经验十分丰富,在夜袭时表现得比菜鸟还菜,这就令人费解了:他刚看见伏兵就大呼小叫扰乱军心,然后又带头逃跑,这是不是有人授意?
修改版的第四处改动,就是只删掉了六个字:原著中晁盖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前面,还有“贤弟莫怪我说”——金圣叹一眼就看出了晁盖的真实意图:“莫怪我说,妙绝。”
晁盖留遗嘱前先向宋江“道歉”,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梁山头把交椅,我是不能传给你宋老三了!
修改版删掉了“贤弟莫怪我说”,也就淡化了晁盖对宋江的怀疑色彩,再加上前面三处改动,睿智的读者诸君一眼就能看出:如此改动,不过是要把宋江包装成忠臣义士而已!
宋江是个投降派,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皇帝都是喜欢投降派的,如果把宋江写成战斗到底的好汉,官府审核那一关是过不去的。
据说施耐庵先生的水浒原著只有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一百单八将排完座次、卢俊义梦见梁山被手持长弓的嵇康剿灭(嵇康字叔夜,长弓为张,暗合宋江被张叔夜击败并招降)就结束了:“卢俊义梦中吓得魂不附体,微微闪开眼看堂上时,却有一个牌额,大书‘天下太平’四个青字。”
为了让宋江受招安并去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水浒传又添了五十回狗尾续貂,前七十回的关键文字也进行了篡改,结果弄巧成拙:如果不是宋江指使手下暗杀了晁盖,后来的版本为何要进行这四处修改,修改宋江情有可原,把救晁盖的人改成呼延灼,这岂不是越描越黑?
呼延灼绝非忠义之士,他对不起赐他踢雪乌骓的宋徽宗赵佶,也对不起帮他组建铁甲连环马的太尉高俅,更对不起冒险收留他的青州知府慕容彦达。
呼延灼丧师辱国,为了免于处罚,居然想走后宫门路,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有担当、有正义感的忠臣良将,而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真小人——如果他跟宋江在招安立场上沆瀣一气,齐心协力搬开招安绊脚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水浒传一回之中有这四处篡改,绝不是偶然,也不可能是笔误,心思缜密且慧眼如炬的读者诸君,对照原作与修改版,是否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在您看来,晁盖是被史文恭射杀,还是毒箭杀手另有其人?除了被刻意修改文字隐藏起来的呼延灼,毒箭还可能出自哪位梁山好汉之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