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牵手农业 丰产增收有“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6 06:06: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农民耕作其间;智慧育苗温室里嫩苗吐绿,长势喜人;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机器轰鸣,驰骋沃野……初夏的毕节,随处可见科技与农业“牵手”的喜人画面。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强农的关键就在于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

近年来,毕节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在许多人印象中,传统的大棚种植全靠人力,蔬菜何时浇水、何时施肥打药全凭经验和感觉。

如今,在七星关区朱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只需点击软件,通过智慧平台就能掌控大棚的蔬菜种植。

走进示范园的高科技智能化温室内,科技感扑面而来,智能水肥一体化、智能通风设备、温湿度监测设备、智能补光等各种高科技设备随处可见,将整个大棚“全副武装”起来,对各类蔬菜所需的水肥、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要素进行精准调节。

“智能化的设备能够按照棚外气候特征,适时调节棚内的环境,还可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空气温湿度、气压、光照强度等数据变化。”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温室大棚让蔬菜种植在资源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时,实现了产量的大幅增长,让传统农业靠天吃饭转变为靠技术吃饭。

目前,该基地有57个温室大棚,种植了黄瓜、西红柿、丝瓜等多种蔬菜,畅销贵阳、上海、广州等城市。园区常年解决就业300余人,人均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

智能大棚四季丰收,群众口袋四季增收。随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应用在农业领域,丰收已不再是秋季专有。

大方经济开发区中国白参科创园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菌种研发、集约化生产、技术培训、智慧交易为一体的全智能化栽培工厂。该科创园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搭建的环境控制系统将车间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白参菌生长的环境,确保车间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一年四季都能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鲜菇。

走进科创园的生产车间,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棒上一朵朵白参菌如花朵绽放。“这是个被‘科技’浇灌长大的山珍产业,经过驯化,我们的自有品种朵型高度一致、菇峰整齐、颜色灰白、肉质肥厚,同时栽培周期短,可实现工厂化、量产化种植。”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尽平介绍表示,为强化食用菌产、学、研融合,公司还与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建设了中山大学—毕节农投生物科学联合研究院,在食用菌应用功能研究、多糖提取、菌种驯化、品种鉴定及深加工、废弃菌棒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发展迅速,白参菌被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产品;该公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获得“贵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目前,该公司日产白参鲜菇20吨,年产7200吨,年产值3.6亿元。

如今,毕节市大力推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全市农业生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精量播种机、无人植保机、水稻钵体育秧机、北斗导航终端辅助无人驾驶……今年毕节的春耕图景中,各式各样拥有“十八般武艺”的高性能的农机格外亮眼。

“有了农机后,轻松多了,田里的油菜收割完后,马上就可用旋耕机旋耕,不耽误大季农作物种植,又方便效率又高。”黔西市金碧镇铧口社区68岁的村民刘碧书说,以前是锄头不停歇,现在是农机不得歇。

今年春耕季,毕节市有20多万台(套)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让粮食增产的底气更足。少了镐锄镰犁,多了“铁牛铁马”,“科技范”在田间大放异彩。

“我们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着力提升全市农机作业质量和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毕节市农机研究所负责人刘毅说。

为了提升科技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驱动力。毕节聚焦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等要素,以合理增密、肥水精准调控为重点,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重点推广了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马铃薯“两增一防”等高产技术,实现了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

“科技大餐”到田,丰产增收有“方”。2023年,毕节市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140.05万亩、产量256.8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排全省第一,粮食单产提升2.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二。

如今,在毕节这方土地上,科技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绘就农业好“丰”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上,传递着丰收的希望。为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统防统治技术培训。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腾空而起,沿着田
2024-07-01 12:28:00
他乡变故乡 魔芋展“魔力”
...报他乡变故乡魔芋展“魔力”——访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毕节市科技局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市管专家邹涛“大家放魔芋种子时要注意,种子不要靠厢边太近,芽也要朝上,这样利于它发芽生根……
2024-05-20 01:42:00
毕节:田间上演“虫粮博弈” 农技人员扭转“战局”
...秋粮距离大面积收获仅有将近两月,正处于关键形成期。毕节市植保质检站紧绷农业防灾减灾夺丰收这根弦,坚持“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2025-08-12 01:26:00
毕节威宁:借“机”闯新路 春耕“加速度”
...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抢抓农时,引进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借“机”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助力马铃薯春耕跑出“加速度”,为丰产丰收开好
2024-04-04 18:00:00
...服务精准帮扶为抓手,汇聚各方力量,弘扬博爱精神,与毕节市人民政府、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携手,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在毕节市开展为期3年的“博爱牵手·生命护航”医疗帮扶行动,依托民革
2023-07-22 04:26:00
【实干2024 奋进2025】科技浇灌,向新而行!毕节加速农业提质转型
...识产权的全智能化、工厂化的现代化白参菌栽培工厂,由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这是一个被‘科技’浇灌长大的山珍产业,经过驯化,我们的自有品种朵型高度一致,且栽培
2025-01-06 12:21:00
毕节:科技融入生活创新驱动发展
...首届贵州科技节在贵阳隆重开幕。随后,首届贵州科技节毕节市配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近年来,毕节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2023-08-08 03:59:00
毕节市关工委邀请农技专家赴纳雍县龙场镇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
近日,毕节市关工委主任周长琦、常委副主任蒋弟元、副主任付立铭一行携毕节市农业科学院农技专家刘建新教授赴纳雍县龙场镇开展一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纳雍县委组织部、纳雍县关心下一代服
2025-06-18 20:09:00
农机闹春耕 粮丰技先行
...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4.48%,在毕节市排名第二位。30个乡(镇、街道)全部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承办了贵州省、毕节市的水稻、
2024-03-18 05: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