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1 12:2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盛夏时节,万物皆盛,黔西北大地广袤乡村活力奔涌。

高标准农田里,翠绿的水稻秧苗生机勃勃;温室大棚里,马铃薯、辣椒、番茄等蔬果茁壮成长。现代化生产线上,农作物实现了从依靠大量人工种植到工厂化生产的神奇变迁……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毕节不断探索农业技术现代化、智能化,在山区建立起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奋力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聚力“机械强农”着力构建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盛夏七月,草木葱茏。走进大方县马场镇龙家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排排玉米碧绿健壮,一垄垄大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纵横交错在希望的田野上,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为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了统防统治技术培训。

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腾空而起,沿着田间匀速飞行,机身下的喷淋头喷出雾化农药,均匀洒向农作物,为其披上“防护衣”。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高效快捷的植保无人机飞防,让田间管理尽显‘科技范’,既有效提高了病虫防治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和防治成本,也帮助农户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研究所所长刘毅说。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毕节市大力普及推广玉米精量直播机、植保无人机、中小型摘棒型收割机等科技化种植手段,进一步推动了大豆玉米生产的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高效化,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近年来,为在丘陵山区进一步补齐主要粮油作物“地不宜机、机不适地、机艺不配、服务不强、保障不足”的短板,破解丘陵山区“怎样种地与如何种地”和“无机可用与无好机用”的难题,毕节市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为主线,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高产、高效”等栽培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2023年毕节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农机总动力提升4个百分点以上。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首台水稻大钵体育秧机、首个北斗导航终端辅助无人驾驶启用、首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成功挂牌……今年,毕节市农业机械化迈入新发展。

目前,毕节已累计推广了20万余台(套)农机装备,用于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作业。农业机具的普及正在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为毕节市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擦亮“种子芯片”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近年来,毕节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准种业发展关键环节,深化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积极谋划实施种业合作项目,不断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推进育种创新攻关,强化良种繁育推广,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盛夏时节,毕节市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青草碧绿。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嚼着青草。

山脚下,在贵州新乌蒙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羊场内,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长、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毕节试验站站长宋德荣带领团队察看羊的生长情况,一旁,一只只小羊羔活蹦乱跳,“咩咩”声不绝于耳。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上个月,我们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剪毛鉴定,结果是白油汉个体占比提高了10%,弯曲度0.5cm以下的个体占比提高了5%,贵乾半细毛羊羊毛品质得到提升。”鉴定结果出炉,宋德荣和团队都兴奋不已。

宋德荣所说的贵乾半细毛羊,是于2021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毛肉兼用型绵羊新品种,实现了贵州畜禽品种国家审定“零”的突破,也是我国南方育成的第一个56-58支半细毛羊新品种,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等特性。

如今,贵乾半细毛羊全省存栏近20万只,年推广10万只,拥有三个核心种羊场,涉及养殖户近万户。

“通过专家的帮助,我家换了新品种贵乾半细毛羊,每年都可以挣个10来万元。”在兴发乡中营村,有20余年养羊经验的村民符昌志笑呵呵地算起收入账,对引进的新品种相当满意。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2023年,毕节市通过省级审定、登记及认定农作物新品种29个,其中育成玉米品种24个,排全省第一;黔西化屋小黄姜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优异农业种质资源,织金县(红托竹荪)、威宁县(马铃薯)获省级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认定。

推进“数农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数字赋能,农业有“质”更有“智”。

时下,走进织金县金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智能菇棚基地,大棚内的菌床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棕色“竹荪蛋”,长势喜人。大棚外,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气温、湿度等相关数据。

“这是我们公司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智能菇棚,种植的红托竹荪一年四季均可采摘,种植不断茬,效益也更高,都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智慧大脑’。”公司负责人李晓江告诉记者,智能菇棚全程采用PLC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精准控制。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李晓江说,像这样的智能菇棚,公司共有29个,每个大棚可种植菌棒8600棒,约产鲜品2580斤,按照反季节鲜品市场价格100元/斤计算,每个菇棚产值25.8万元,除去大棚建设成本9.46万元,净利润有16万元。

近年来,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黔东南试验站、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攻克了不少竹荪培育和种植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当地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品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装备技术、种植养殖工艺和材料等的全方位系统集成和融合创新,具备先进生产力特征。打造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毕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农业提质 农民增收 ——毕节市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七星关区朱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只需点击软件,通过智慧平台就能掌控大棚的蔬菜种植;

在威宁自治县中垦薯业马铃薯种薯培育基地,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看天吃饭”到“看屏育种”,数字技术一次性解决了培育基地管理、智能化操控及安全防范多个问题,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科技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代表请回答|吴东来: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
...农业“接二连三”,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2020年5月3日拍摄的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村庄一角(无人机拍摄)。围绕
2024-03-08 00:42:00
...地头,种质资源得到更好的保存及创新利用,在推动各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22 06:10:00
毕节:精准“贷”动农机升级,金融赋能“新农人”
...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红利,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工行毕节威宁支行此次对农机“销售”与“培训”双主体的联动支持,直指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全链条”痛点,是深化普惠金
2025-10-29 15:50:00
...,毕节市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食用菌、马铃薯、肉牛、家禽、核桃等产业规模全省第一,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安格斯
2024-09-28 06:09:00
除旧布新稳保田畴多产出
...,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38万亩
2023-06-26 02:55:00
民建贵州省委、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联合推出“大山严选”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助农平台
...、夯实帮扶路径、打造帮扶模式,共同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受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汪阳委托,定点帮扶处
2024-11-11 15:43:00
毕节百里杜鹃: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耕”基
...梭。汪沙摄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围绕田块整治、农田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和土壤培肥改
2024-01-16 21:29:00
...帮销、帮助农产品打造品牌,促进特色农产品消费,助力农民增收;二是金融科技助农,通过数字金融能力助力农户获得更便捷、精准的资金支持,提升农村信贷可得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农
2023-11-25 06:17:00
“田保姆”走进千万家丨毕节市创新推动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就好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自己的想法与来调研的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交流,不曾料想双方一拍即合。长久以来,毕节市因地形地貌特殊,丘陵山区耕地细碎化、土壤黏性大,再加上多
2025-07-28 00: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