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一起向自然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2 0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朱松梅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蓬勃生长的花草,这些不止存在于童话绘本中,而是与我们共同构成了大千世界。走进自然,学习自然,关照自身,是自然教育的真意所在。

在我国,北京是最早开展自然教育的城市之一,市园林绿化局十余年来培育了知名度很高的教育基地、品牌活动和人才体系。2022年9月,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京举办,大会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发出了“一起向自然”的号召。

首都北京,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起向自然

森林音乐会 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一起向自然

在森林中做手工 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一起向自然

辨认春花 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一起向自然

森林阅读 何建勇摄

疗愈“自然缺失症”

森林是人类的原乡。

在漫长岁月里,城市的“去自然化”倾向曾非常强烈,以至于人和自然渐渐疏离:森林荒野步步后退,乡野田园远在郊区,河流为行洪而被裁弯取直。再后来,电子产品的渗透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隔着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都变得苍白遥远。

最早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也最先感受到“自然缺失症”的存在。

194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巴黎会议首次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举办的几次重大环境会议,提倡环境教育,各国逐渐形成共识:要让人们认识、学习身处的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的关系。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给全世界带来很大的震撼。

1990年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做出了自然教育的相关尝试。比如德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必须将教育作为森林公园的一项基本功能,并让各年龄段、各类人群参与。日本在1996年提出“充实青少年野外教育”,陆续建了28所青少年自然之家。韩国2011年制定《森林教育促进法》,通过发展森林教育让市民获得关于森林的正确知识和价值观。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教育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环境教育、森林体验、野外教育、户外探索等。”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马红告诉记者,概念虽然纷繁,其指向却是一致的,都是呼吁更多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我们要去认识一朵花、一只鸟,或是几片苔藓,因为每一种生命都自有其价值。认识自然,从而去反思生命、建立更好的生活态度,这是自然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首都北京,自然教育更可谓恰逢其时。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这是一件稍显奢侈的事情。当时,北京的森林大多分布在郊区,山高路远;中心城的公园绿地以人造园林为主,好看归好看,野趣终是不足。

如今,情况迥然不同了!十年间,京城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相当于增加了237个奥森公园,城市森林覆盖率由38.6%提高到44.8%。“近自然”的绿化理念广泛推广,栽树种花不追求名贵、速生,也不需要齐刷刷的一般高,参差多态才有自然之美。好养活、寿命长、碳汇量大的乡土树被奉为上宾,能为小动物提供口粮的食源、蜜源植物,就更受青睐。

自然教育是涉及研学、教育、旅游等多种业态的服务业。首都在拥有厚实的生态家底之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行业的蓬勃兴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数据显示,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超3000美元,休憩旅游的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自然教育的需求就越大。

让森林更美更舒适

一片完全不事雕琢的野生林,极可能山高坡陡、杂芜丛生,仅适合一些小众的自然教育活动。而景观更美、设施更完善的森林,则能够为自然教育活动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除了安全的考虑之外,天然的野生林往往只具备生态功能,可以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而若要使其发挥体验、疗养、教育、文化等诸多功能,则必须辅之以精心设计的人工设施,比如栈道、自然教育馆、游乐设施等。

因此,根据生态环境和公众需求,本市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自然教育基地。

距城区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就为自然教育提供了科学、舒适的空间。

半山腰的油松林经过疏伐,变得舒朗透气,野生的多花胡枝子、小叶鼠李、绣线菊等花灌木渐渐冒了出来。一条800米长的自然观察径镶嵌林间,由废弃木桩、树皮、石子铺就,沿途有“野花大搜索”“护林员小测验”“鸟巢小座”等17个游戏项目,通俗易懂又充满趣味。

别说孩子们了,就连大人也会忍不住驻足。市园林绿化局的调研显示,游客在此停留的平均时长达到了45分钟。

再往山上走,是游乐体验区和健康休闲区。秋千、跷跷板散落在油松林里,还有一些简易的木架,可以让游客做俯卧撑、仰卧起坐之类简单的健身项目。此外,林间还专门为瑜伽、冥想、露营铺设了场地。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本市首个森林体验中心,2020年年底,一座主打森林康养的“森林之家”落成了。“暄软的泥土、浩荡的松风、枝头跳来跳去的松鼠,都是开展森林康养的好基础。”公园相关负责人王玲曾用一串数字来说明:这里植被覆盖率达96%,森林覆盖率达57%,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片暴马丁香林。每年6月,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数量高达3650个。

记者踏访“森林之家”时,正值一场大雪过后,油松林中的高大木屋宛如童话世界,透过大大的落地窗,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积雪和密林。木屋共两层,划分为面谈室、芳香疗法区、手工教室、运动区、身体指标测量等几大区域,还有一间小小的厨房,可用电炉制作简餐。

此外,这里还设有疗养步道、木栈道、露营地、疗养馆、森林书吧、园艺驿站等,它们散落山间,相隔数百米至数公里。丰富的设施让远道而来的人们有事儿做、有地儿玩。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一座生物多样性展厅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成了。展厅设种子世界、兰花小品、松山之眼、金雕故事等展区,展现北京四季生物之多样性。

近年来,本市共建成了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百望山步道、西山自然观察径、松山生物多样性展厅、密云长峪沟自然休养林等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基地和示范区。

四季都有品牌活动

仿佛是一种仪式感,每年春夏,朱哲都要带全家人听一场森林音乐会。

她头一次邂逅森林音乐会是五年前,逛西山时偶然碰到了,就跟着其他游客一块落座聆听。“舞台在西山的一处小山坡上,周围是苍翠的森林和波斯菊花海。舞台和观众座椅都是就地取材,用疏伐下来的木头做的。”朱哲至今记得,一曲琵琶和交响乐合奏的《金戈铁马》,混杂着青草和泥土的特殊气息,开场就镇住了大家。“环境很舒服,心情也很放松。我从前很少接触高雅音乐,那次居然全程认真听完了。”

这场音乐会太特别了。乐器材质以丝竹为主,如琵琶、古筝、竹笛、手鼓等,主持人还会见缝插针地普及森林知识。

“零碳”是森林音乐会十余年来一以贯之的主题。园林绿化部门会对每场音乐会的人员、交通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并采取营造碳汇林的措施,中和温室气体,实现音乐会“零排放”的目标。

目前,北京已在200余个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各类基地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及活动。十年来,仅园林绿化部门就举办了近万场活动,贯穿一年四季,辐射人群近百万人次,很多活动都要秒杀、拼手速才能抢到。“零碳”音乐季、森林音乐会、森林大篷车、森林阅读、研学科考等一系列生态体验活动成为首都的绿色名片。

以森林音乐会为开端,朱哲开始频繁带女儿小蛮参与各类自然教育活动,有时是一节自然课,有时是去野外观鸟,还有时是跟着老师做树叶拓片等手工。

城市里的孩子,只知道拧开水龙头就会有清水源源不断流出来,但他们很少实地接触山川、河流,更谈不上触景生情。“刚上小学时,小蛮只认得大熊猫、丹顶鹤之类的保护动物——那是她打小儿就在书本上学到的。”朱哲说,但女儿对于身边的小动物,比如一只飞蛾、一条马陆,却显得非常淡漠,甚至会恶作剧似的踩一脚。“如果孩子们对小生命都不懂得爱护,又何谈爱护大熊猫呢?”

自然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亲近自然中获得情感力量,提高科学素养。如今的小蛮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她不仅认识很多常见的花木鸟兽,还跟着老师去京郊做森林资源调查,手脚并用爬进山林,学着打样地、挖土壤截面、测林木郁闭度,一招一式,都透着专业。

朱哲也发现,女儿在一次次跟自然的互动中,掌握了很多实用的生存技能。“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云蒙山,迷路了。小蛮很镇定,会熟练使用指南针。这可不比会做题简单。”

培养大自然的翻译官

2022年秋,记者曾跟随一家资深自然教育机构的老师沧龙,在国家植物园上了一堂自然课,听众是十余组亲子家庭。

这场自然之旅从南院门口的玉兰树开始。虽然玉兰花早已随春而逝,沧龙却在干枯的枝头发现了宝贝——一枚枚灰黑色的、毛茸茸的芽鳞。“北京的春天,最早开花的就是玉兰。这是因为早在前一年的秋天,就已经孕育出了花的芽鳞。”沧龙娓娓道来,“芽鳞还有一个用途:北京毛猴的身体就是用它制成的……”

一路走一路讲,无意中闯入的小动物,更是成为好素材。当孩子们观察一株雪松时,一只小青蛙突然蹦到树下东张西望,孩子们立马兴奋起来。“不要靠太近,这会吓到它。”沧龙压低了声音,示意大家留出更多空间,接着就讲起了蛙的知识:“这是金线侧褶蛙,它只能往正前方跳,如果要调转方向,得先原地蹦着转动一下。蟾蜍就不是这样,它能拐着弯跳。”

沧龙似乎永远“问不倒”,短短几百米的路程,他一口气儿讲了将近俩小时,生动有趣。大家认识了孑遗物种猬实、“植物界的大熊猫”水杉,途中还与一只上蹿下跳的欧亚红松鼠不期而遇,共同聆听了两只绣眼鸟的清脆鸣叫。

“这条路线非常成熟了。不过每次上课前,我们还是要再来踏勘一次,看看植物的新变化。”沧龙告诉记者,大自然千变万化,所以自然教育无法像语文、数学一样,可以做到高度标准化,这就要求教师有极深厚的知识积累。以他所在的机构为例,十多位教师全是生物、地质等专业科班出身。

近年来,不少机构跨界进入自然教育领域,需要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并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些方面,北京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

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的邵丹多年从事自然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在她看来,自然教育的从业者,应该是自然的翻译官,需要有自然知识的深厚储备和解说技巧,让人们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比如一只花椒凤蝶飞过来,一名好老师不仅能认得它,还能解释这只蝴蝶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附近是不是有寄主等知识。总之,不是死记硬背百度百科的词条,而是去诠释万物之间的关系。”

过去五年,市园林绿化系统总共培养了180多名自然解说员。颁布了《森林文化基地建设导则》等地方标准3部、团体标准2部,出版《自然体验教育活动指南》等专著。

2022年9月,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倡议将每年7月的第2个星期六设立为全国自然日,并呼吁“希望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能回到自然的怀抱,享受自然的乐趣。”

随着“一起向自然”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自然教育也将翻开崭新一页。

专家观点

自然教育无处不在

张玉钧

跟自然一起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本曾经提出过少年的“17岁现象”,这个阶段是在高中毕业之前,孩子们因面临高考或即将走向社会而感到焦虑。研究发现,其深层次原因是他们从小成长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跟自然的接触太少了。与之相对的是“昆虫少年”,他们打小儿玩泥巴,跟昆虫花草打交道,焦虑情绪和犯罪率都相对低。

很多国家都极重视自然对人的疗愈作用。韩国甚至提出了“国民森林福祉”,也就是将森林疗愈上升为一种劳保待遇,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少年、中青年、老年人等群体,在全国布局可供他们疗愈的森林。

2010年左右,北京市林业部门开始借鉴韩国、日本、德国的经验开展自然教育,这在我国是很先锋的尝试。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北京的自然教育从零星、分散走向了系统,政府主管部门创造了很多的平台和场地。

自然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既可以去远郊深山,观察乔灌草的复合结构和土壤剖面,也可以在城里的公园观鸟、认识植物。针对儿童的自然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讲解蔬菜是怎么生长的,豆子是怎么发芽的。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自然教育不仅要认识和体验自然,还应当增加户外锻炼,去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今年将添22处休闲公园和城市森林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北京旧宫城市森林公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徐婧)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
2023-02-02 15:03:00
...正值暑假,北京各大公园迎来了游园高峰。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公园推出了自然教育、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等203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陪大小朋友们度过愉快的假期,大家
2024-07-01 17:22:00
...模式,以林长制为抓手,充分凝聚多方合力,助力副中心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与区检察院建立“林长+检察长”联动机制,明确了工作会商、“两法”衔接等11项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园林绿化保
2023-06-09 10:57:00
本市建成79处自然保护地
...记者 朱松梅)昨天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市已建成5类79处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当天,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
2024-05-23 04:36:00
第三届山东省森林文化周济南主会场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
...记者陆续参观了泉城公园“PARK+”书享艺术空间、佛慧山自然教育基地、济南园林花市、佛慧山生态廊桥、龙鼎滨水公园等,实地感受济南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创新“公园+”实践和实施生态
2024-04-21 19:48:00
...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3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
2024-06-18 09:28:00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20日,2023年“多彩京秋·全民赏红”活动启动,全市将推出百条“最美金秋路”、百个“最美赏秋园”、百项赏秋生态文化活动,并首次推出上百片大尺度
2023-10-23 01:02:00
顺义南彩镇推深做实“林长制” 助力乡村振兴有实效
...城市体验中心,打造顺义区传播绿色生活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窗口。据悉,该体验中心由八大区域构成,包括森林城市活动中心、科普教育主场馆、森林疗愈与园林康养体验区、森林
2023-12-07 10:31:00
...带动1.23万人参与,促进农民实现家门口绿岗就业。据市园林绿化局介绍,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本市注重试点示范,积极培育主体。例如,已发展120个新型集体林场,建成45个示范
2023-09-23 16:2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爱国精神——东营区文苑幼儿园党支部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月1日下午,东营区文苑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团员教师代表前往东营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庄重肃穆的清明节祭扫和参观学习活动
2025-04-02 21:39:00
清明追思,缅怀良师——齐鲁医药学院参加“生命·希望”生命健康教育暨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追思缅怀活动
鲁网4月2日讯4月1日上午,齐鲁医药学院150名师生及国旗护卫队参加由淄博市“生命·希望”生命健康教育暨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追思缅怀活动
2025-04-02 16:13:00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3月30日,中国法律史学会、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原法律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新郑召开
2025-04-02 17:02:00
结对共建!校企共谋校友经济新途径
大河网讯 春风浩荡,莲湖潋滟。近日,以“校链千企 创领未来”为核心主题的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MBA校友会首期活动在莲花街校区举行
2025-04-02 17:02:00
大众网记者 赵晨 青岛报道3月31日清晨,暖暖的阳光洒在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的校园,七年级3班的升旗仪式在这里庄严肃穆地举行
2025-04-02 17:12:00
打造援疆教育托管品牌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托管帮扶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张玉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日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姜玉鹏带队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托管帮扶活动
2025-04-02 17:14:00
科学膳食赋能校园烟火气 浙工大之江学院创新减脂餐服务护航师生健康
浙江在线4月2日讯(通讯员 章立美)春日午时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缘堂二楼风味餐厅,“自选减脂区”前有序排列的取餐队伍成为了一道新景致
2025-04-02 17:16:00
为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展“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系列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王文卿 孙姝文 王中帅 青岛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清明节来临之际
2025-04-02 17:16:00
点亮自己,温暖他人!一起奔赴下一个十年
浙江在线杭州4月2日讯(通讯员 姚祥燕 倪洪臻 张欣悦)当杭城的朝霞尚未浸透云层,浙江外国语学院田径场的跑道已铺满细碎的曦光
2025-04-02 17:20:00
这场公益活动点亮星光 青岛民俗之火温暖“星星宝贝”心田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4月1日,正值第18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到来之际,一场名为“民俗之火 点亮星光”的公益演出活动在市北区成功举办
2025-04-02 17:24:00
烟台理工学院500多枚青团,助阵校园春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 王凯 “吃了学校送的青团,心里暖暖的。”3月29日,在烟台理工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的现场
2025-04-02 17:53:00
缅怀革命先烈,海联学院携手中小学同上一堂“纪念碑下的思政课”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4月1日下午,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携手重庆市育仁中学校和重庆市渝北区和合家园小学校
2025-04-02 18:02:00
“情绪魔法师”进特教,点亮特殊儿童心灵之光
日前,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心手相连,共筑梦想”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情绪魔法盒”创意手工公益活动,为特殊儿童打造一场充满欢笑与成就感的艺术疗愈之旅
2025-04-02 18:33: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东营市胜利花苑中学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3月31日,东营市胜利花苑中学少先队员代表前往东营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清明祭扫活动
2025-04-02 18:50:00
“探索微观世界的神奇之窗”——东营区文华幼儿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探索精神,近日,东营区文华幼儿园中二班开展了“探索微观世界的神奇之窗”家长进课堂的活动
2025-04-02 1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