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六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8 09:2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3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首都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森林碳汇量、林木蓄积量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39万公顷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建国初期,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3%,生态基底极为脆弱。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这五大风沙危害区沙尘肆虐,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西部、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

面对着脆弱的绿化家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面积1279.8万亩,森林覆盖率44.9%,在世界大都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753.4万吨,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达920万吨;林木总蓄积量4078.54万立方米,与1980年的450.8万立方米相比,增加了3627.74万立方米。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同时,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得首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扬沙天数较大幅度降低,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60%以上,新版城市总规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态支撑。随着全市绿色生态空间大幅拓展,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2024年北京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

新时期,北京的造林治沙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力求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重要跨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人工造林与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有机结合,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逐年恢复,生长繁殖场所逐年扩大,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北京市林地绿地湿地三大生态用地已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1%,各类自然保护地79处,总面积552万亩。

在新造林地及低质低效林提升改造中,按照“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原则,增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林木良种比例,不断丰富植物种类。同时,加强生态保育小区、小微湿地建设,强化野生动物和鸟类栖息地保护。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北京市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有612种,包括鸟类519种,哺乳类63种,两栖爬行类30种,其中鸟类种群数量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工程区茂盛的植被将宝贵的水资源牢牢锁在京华大地,首都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据测算,每年可减少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54.3吨/公顷。北京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最高年发生7起,到目前最高年发生1-2起。工程区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十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

生态建设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

北京市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各项生态建设成果,建成森林公园、郊野公园100余处,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休闲空间,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

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改变了农村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可持续发展。工程区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23年的20000余元,平均年收入增长十倍。在后期森林经营管护中,实现了8.7万人绿岗就业,带动了大批农村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增收致富,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在工程带动下,山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名特优果品生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郊区主导产业。工程区发展经济林果50万亩,果树、花卉、蜂业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实现年产值近40亿元。

北京将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到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继续推进各项防沙治沙工作。

本市将围绕新版城市总规确立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继续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促进现有生态斑块互联互通。坚持系统观念,以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首都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同时,积极发展新兴绿色产业,盘活森林资源,推动林业产业与教育、文旅、医疗、体育、农事体验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绿岗就业,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加强与沙源区、路径区的交流合作,在沙尘暴监测预警、防沙治沙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文/本报记者王斌

(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赵桂金(EK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5%。从交通及配套情况看,近五成位于轨道站点周边,近六成位于三城一区或产业园区周边。公告显示,明年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根据年度供地计划,分批次公布未来一定时间段内拟出让的
2022-12-30 21:33:00
73宗拟供应住宅用地集中推介
...从供应结构看,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北京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六成以上,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据悉,今年本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仍将保持在300公顷左右,将分轮次公布拟供项目清单,通过“多频少
2023-04-26 03:55:00
...比52%。从交通及配套情况看,近七成位于轨道站点周边,六成位于三城一区或产业园区周边。上述相关信息可在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官网“土地市场”栏目中“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专栏
2023-02-18 17:01:00
...比52%。从交通及配套情况看,近七成位于轨道站点周边,六成位于三城一区或产业园区周边。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土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3-02-17 20:03:00
六成市民可入住政府提供住房,深圳如何做到?
...成的时间目前已经提前至2027年。深圳还曾明确规划未来六成人口居住于保障性住房的远景目标。在2020年8月的一次演讲中,时任深圳市住建局局长张学凡表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的榜样
2023-12-26 15:39:00
中国一共有多少棵树?花了十年数清楚了,约1426亿棵
...带针叶林植被区以约720棵/公顷的树密度,贡献了全国超六成的树木(约879亿棵);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树木密度最高,约989棵/公顷。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图片来源:中国环境
2025-04-28 10:2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陈杭)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三地细颗粒物(PM2
2022-12-15 20:43:00
4500只!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根据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的六成以上。目前,全球雪豹数量约为7000只,我国雪豹数量为4500只,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区,其中,青藏高
2023-10-30 11:57:00
...攻坚,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03个,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4-09-19 07: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境支付便捷行,金融安全记在心——中行龙岩分行携手龙岩市消保中心开展跨境支付教育宣传活动
东南网龙岩8月31日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的最新工作要求
2025-08-31 16:17:00
龙岩、金门共绘山海文旅新画卷!“客韵龙岩·畅游金门”金门观光旅游推介会举行
东南网龙岩8月30日讯(记者 江雅萍)“诚挚邀请大家搭乘‘小三通’船班,来金门观光旅游,感受金门的人文风情,品味金门的风味美食
2025-08-31 16:23:00
莒县浮来山街道中心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部署会顺利召开
为确保2025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8月30日上午,莒县浮来山街道中心小学在学校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秋季开学部署会
2025-08-31 16:27:00
【多彩新论】“称重执法”之外,电动车治理需更多温度
最近,多地加大对电动车的整治力度,却引发广泛争议。从深圳交警街头称重扣车,到无人机追踪违规电动车,执法方式、技术不断升级
2025-08-31 05:27:00
工信部近日发布《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我市的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08-31 06:59:00
秋已至,暑消退,但杏花岭区消费市场依然火热。当下,该区的消费经济正以立体多元、丰富鲜活的形态加速升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2025-08-31 07:00:00
央媒看太原暑假即将结束,日前,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开学在即 图书馆内忙“收心”》为题,报道为了迎接新学期
2025-08-31 07:00:00
8月30日,太原饮食服务集团晋菜博物馆暨林香斋解放路老店开业。该项目的落成标志着百年老字号林香斋正式焕新回归,并以“博物馆+餐饮”融合模式
2025-08-31 07:00: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尹小航 潍坊报道为确保2025年秋季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提前规划
2025-08-31 07:12:00
潍坊临朐:大山里的“致富瓜” 串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范超 孙靖 潍坊报道时下,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8000亩佛手瓜进入采收季,从海拔300米的河谷到800米的山腰
2025-08-31 07:15:00
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打好育人“组合拳”跑出育人“加速度”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胡凯 孙全涛 武心舜 潍坊报道2025年新学期启幕在即,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
2025-08-31 07:15: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张娜 潍坊报道新学期的号角嘹亮吹响,为明确学校下一步发展方向,凝聚奋进力量,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
2025-08-31 07:17: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为确保潍坊市农村清洁取暖长效运行,切实降低农户冬季取暖负担,日前,潍坊市财政局积极争取2025年省级清洁取暖补助资金3781万元
2025-08-31 07:17:00
华商网讯 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消息,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详情如下: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近段时间以来
2025-08-31 07:18: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近日,潍坊获批省级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补助资金302.4万元,补助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
2025-08-31 0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