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寻医问药】
耳石症的病因与治疗
高华公
耳石症的诊断
耳石症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眩晕通常不超过1分钟。患者可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振动幻视等。
患者在位置试验中会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临床诊断时还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精神源性眩晕等。
眩晕不一定都是耳石症
头晕在临床上很常见,可分为非眩晕性头晕和眩晕。
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混乱或受损的感觉,患者没有虚假或失真的运动感,没有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是指在没有自我运动的情况下,有头部或躯干自我运动的感觉,或在正常的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失真的自我运动感。患者的典型表现是感觉天旋地转,有时候出现摇晃、倾斜、上下起伏、上下跳动或滑动的感觉。
眩晕可按发病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另一类是非前庭性眩晕。在所有眩晕患者中,前庭周围性眩晕最多,约占64.7%。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
相关资料显示,耳石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2.4%,女性多于男性,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耳石症多见于老年女性,可能与耳石退化加速、吸收能力下降及耳石稳定性降低等有关。此外,激素水平改变、钙代谢紊乱及骨质疏松等也可能是耳石症的诱因。耳石症也可继发于耳或全身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头部外伤和前庭神经炎。
耳石症的治疗
耳石症有一定自限性,自然病程为数天至数月,一个月内自愈率约50%,但可反复发病。对于眩晕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尤其是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等较为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者,可以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来控制眩晕症状。
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耳石复位。复位后仍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对于极少数复位后仍迁延不愈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者,可考虑进行半规管堵塞术。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可增强患者的前庭功能,可作为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