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四川省政协建言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强化评价导向 做好“快”“慢”文章
记者 韩冬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07日  第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韩冬)“我们还要继续关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健全、落实情况,为抢抓我省作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省的重要机遇,着力发挥优势、聚焦重点领域,为探索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的科技成果评价‘四川模式’,提供更多政协智慧。”8月29日,四川省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协商报告,省政协主席田向利为更好助力四川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进行再部署。
自2022年7月四川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以来,仅2022年度,全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3620份、成交金额1649.79亿元,同比增长27.7%和18.12%,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初见成效。省政协调研组认为,四川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中,探索积累了有益实践经验,但还存在着评价路径依赖、对“新标”研究不深、评价手段不够多元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6月下旬,省政协以“闭门”形式召开了“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专家协商会,与会同志围绕全省科技成果评价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讨论。
调研组认为,应强化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将科技成果的价值作为评价的核心,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细化评价标准和重点,从需求侧入手引导高质量成果的形成;把成果转移转化和市场认可度作为评价关键指标,建立“同行评价”异地专家库,推行“小同行”为主、“大同行”为辅的“盲评”模式,突出贡献实际价值。优化绩效流程管理,简化考核流程并共享评价数据,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包容科研方向选择、资金资本投入等方面的失误。
如何服务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分类评价体系?调研组提出,对基础研究要“慢评”——侧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原创贡献、产生影响和前瞻性等方面的科学价值,建立项目长周期评价制度,为“慢研究”“深研究”“冷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应用研究要“快评”——侧重评价其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突破、转移转化效能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实行“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谁使用科研成果谁评价”。
会上,委员们提出的加强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统一规范的技术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市场;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库、需求库、专家库、案例库、评价工具方法库和新应用场景目录的“五库一目录”一体化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黑白名单”制度等建议意见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