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比如曹操征河北,夏侯惇“担任断后重任”,如果把邺城和许都连成一条线,夏侯惇就在这条线路的中间,你想想这个夏侯惇该有多重要!除了“诸夏侯曹”,曹操敢把谁放在这儿?所以说,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还有那个指挥二十六个军,难道仅仅是一种待遇吗?我们从曹操的经历当中可以发现,建安元年(公元196)以前,曹操基本上都是自己亲自上阵拼杀,也就说,他既是统帅、前敌总指挥,也是冲锋陷阵的将军。到了迎接汉献帝以后,曹操再也不是这样的将军了,前敌总指挥的角色也是逐渐减少,只在较大战役时才有所为之,而在曹操驻守许都时,这种前敌总指挥的位置就成了夏侯惇的了。《三国演义》中有个关于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到了故事末段,夏侯惇两次接到曹操命令,都是问曹操知道不知道关羽夺关杀将之事,当传达命令的人说曹操不知道,夏侯惇仍然不放关羽走。这说明,夏侯惇的权力也是很大的。自从手里有了一个汉献帝,曹操的曹魏政权有了一个质的改变,他不再是一个割据地方的军阀,而是朝廷的一个丞相,他的一切行事都是代表着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的时候,由于袁绍、刘表这些人的存在,曹操还不得不亲自带兵出征,关键时候还要上阵厮杀,比如官渡奇袭乌巢。到了平定冀州,曹操只在征刘表、孙权、马超以及和刘备争汉中时亲征过,而上阵厮杀几乎是没有了。那么问题来了,当平常曹操忙于“朝廷事务”的时候,这兵马由谁来带?总不能是撒丫子放任自流吧!实际上,当曹操在后期重大战役亲征时,他总是后于大军出发而先于大军返回许都,这时间的大军是谁来协调部署?这个人就是夏侯敦。所以,一个指挥二十六部军,就足以说明夏侯惇所处的位置。还有,夏侯惇在曹操时期的职务是前将军,这不仅是曹操以下的最高军职,而且还是一个“汉官”。曹操称魏王,绝大部分的将领都成了“魏官”,只有夏侯惇还是汉官,这又说明什么?不是夏侯惇不愿意当魏臣,他曾经上书要求成为魏官,是在曹操的劝说下才继续当他的汉官。这从表面上看来,有曹操将他和自己“同列”汉官的客气成分,实际上曹操有着更深的用意。这一是突出夏侯惇的地位,二是让夏侯惇来占着汉官的位置,只有这样,曹操才最为放心。再看看另一个“诸夏侯曹”大将夏侯渊,当曹操在指挥和自己上阵厮杀时,他在干什么?在“督兖、豫、徐州军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