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对孩子“狠”一点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1 14: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唐定伟

刚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来电人是崽崽。分开几分钟,孩子就打来电话,何事?孩子自幼与我亲密无间,可也是十岁的人了。若非急事,肯定不会打来电话。想到这里,我内心一紧。

电话接通了,孩子的声音有些急促:“爸爸,我语文书和尺子落在家里了,请快点给我送过来,上课要用呢!”

这冒失小鬼,上次没带作业,在学校急得团团转,让我送去才没被挨批,怎么就不长记性。在准备答应送过去时,我想起了上次送作业的事。事后我也曾反复提醒叮嘱孩子,要养成好习惯,做事别拖拉,别留尾巴。想到这,已到嘴边的“就送过来”变成了“爸爸抽不开身,自己解决吧”。

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我非专家,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在摸索一个最适合孩子茁壮成长的教育培养方式。不得不承认,我对孩子的保护有些过度,甚至有些越俎代庖的包办。在做人道理上,习惯于说教,希望她如成人一样一点就通,立行立改,出发点是为了让她少走弯路多些坦途,但忽略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方法技巧掌握上,习惯于简单直白传授,出发点是为了让她一步就入佳境,忽略了启发式教育,让其在观察摸索中慢慢总结提升。在对待不足和错误上,习惯于批评甚至责骂,出发点是为了让她吃一堑长一智,忽略了磕磕碰碰乃人生常态,适当吃亏碰壁更利于飞得更高更精彩。结果发现效果往往不佳,甚至有些适得其反,依赖性强,习惯于爸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遇事无主见,习惯于爸爸拿主意,甚至盲从爸爸意见。排斥反感外界批评意见,哪怕批评意见非常中肯。失败找理由借口,不知反思反省自己,错的总是别人……在送与不送的关键时刻,理智战胜了情感,我终于狠了一回,我明显感觉到了孩子的失望。我是那么爱孩子,但为了孩子更好成长,我必须做回歹人,让她好好长个记性。我别无选择,虽然内心有无限不忍。

孩子回家后,兴冲冲地告诉我,她与同桌共用了语文书,向同学借用了三角尺,并没有挨老师批评。看来是我想多了,低估了孩子随机应变能力。我决定好好和孩子谈谈心。我告诉孩子不送东西过来的原因和良苦用心。孩子没有生气,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随后的生活中,我发现孩子变了,依赖性降低了,遇事有见解了,没那么排斥他人的批评了……

护犊是人之常情,可如果护得过头过度,就会成为对孩子的溺爱。溺爱是不利于孩子茁壮成长的。有时学会对孩子不良行为狠一点,其实是对她最好的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媒体:不必让孩子为父母的辛苦“内疚”
...吃到这些好东西。”毫无疑问,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受到的批评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这种用“内疚”激发“感恩”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我们是否应该让孩子感受
2023-12-08 11:02:00
底线:看到方远叫李小乐离婚,才知男人吵架时的三种行为,多可怕
...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虽然说这样的做法值得思考,可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方远完全可以只谈这件事情,然后商量出两人都能接受的做法。可他没有,他随着李小乐的情绪,变得更激动,口无遮拦,赤
2023-01-13 13:36:00
...先是换位思考,想一想爸妈这样做的目的,他们这么做的出发点可能是担心手机会影响你的学习或者身心健康,我们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担忧。处于未成年阶段的你们在管理自己的行为上
2024-05-02 00:17:00
...队官兵之间、兵兵之间有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不一样的出发点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日常工作中,有时会听到干部骨干抱怨现在的兵很难管,管得松了容易“冒泡”,管得严了又怕官兵压力大。战
2023-10-07 04:49:00
...利于行”。有人对孩子提出批评,虽然有些刺耳,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对孩子成长进步有好处,家长就要正确对待这些善意的批评。相反,如果一味采取护短的态度,就会伤了提意见人的心,久而
2023-04-20 11:29:00
...了他们能更好地成长,但前提是老师一定要以关心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批评应该像春风,充满温情。所以,老师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使学生愉快接受,使其知错改错,往健
2024-04-24 10:34:00
《爸爸当家2》:以“伴”之名,聚焦家庭育儿互
...面的困境,《爸爸当家2》以展现多元化家庭分工模式为出发点,强调家庭教育、儿童成长中男性角色的重要性。这一侧重点的调整也体现在节目的slogan“爸爸当家,请再坚持一下”上。第
2023-05-20 14:44:00
做家长需要学点“教育学”
...民政协报做家长需要学点“教育学”——倾听一位抽动症孩子家长的心声本报见习记者 朱英杰《&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3-09-13 01:47:00
...讲师郝俊强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现场演练等形式让孩子深刻了解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救互救。在“为小”志愿服务中,龙口市坚持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原则,通过特色
2023-06-16 09:5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