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5 10:10: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依山建陵的观念,墓葬礼仪得到了重大发展,开始在名山大川和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陵墓,这些地方被人视作风水宝地,至于这种做法起源于什么时候,已经无法考证了,只能说秦始皇骊山陵墓是其中的典范。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被厚葬,灵柩存放在一个十分宏伟的陵墓当中,关于秦始皇陵,还未登上皇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前前后后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无数民工前赴后继,鼎盛时期总计70多万人,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修墓。

然而秦始皇去世之后,天下大乱,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前往秦皇陵寝,命令大军挖开墓地,把里面价值来成的陪葬品盗取一空,光是运输财物的士兵就有三十万人之多,众多士兵前后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运走,可见其中的珍宝数不胜数。

抢走宝物的项羽下令放了一把大火,把无法挪走的宝物全部焚毁,大火持续了数天,这次变故是骊山陵墓遭受的最惨重的一场灾难。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项羽撤军之后,散落在各地的盗贼慕名而来,相传他们毁掉了墓室当中的铜棺,一个牧童正在此地放羊,羊不慎掉落到盗贼挖出的坑洞里面,为了找到自己的羊,牧童点燃火把查看,不料引起火灾,持续三月不熄。

这场大火导致地基被严重毁坏,方圆数十里发生地面塌陷,经此劫难之欧,秦始皇陵地面建筑全部被毁,地宫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现在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出土的秦皇陵陪葬坑多数都有被毁的痕迹。

秦朝灭亡之后,经过四年之后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得到了民心,建立西汉王朝,刘邦上位之后下令保护秦始皇陵墓,专门派遣居民在皇陵附近居住,世代守卫,除了汉朝以外,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的对秦皇陵采取保护措施。

970年,宋太祖命人修整秦皇陵,清代陕西巡抚特意为陵墓作传,但是陵墓当中埋葬的珍宝让许多人眼红,这也让陵墓遭受了许多灾祸,很多朝代都曾盗掘过秦皇陵,那么秦始皇陵的地宫究竟如何了呢?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随着科学手段的进步,秦始皇陵的真面目逐渐被发现,从中出土了许多铜制马车,出土的地点就在地宫的西墓道,有记载说到:这座皇陵曾遭受火灾,如果真是这样,墓道中的陪葬品应该先行被焚毁,但是出土的文物却表明没有火灾迹象甚至没有被盗掘的痕迹,是不是就能证明秦皇陵一直完好如初呢?

十多年来,专家一直在秦始皇陵的四周进行勘探,累计打下了五万多个钻孔,结果表明在地宫四周存在厚度达到五米以上的宫墙,此外还发现了许多通往地宫的隧道,隧道中的土并没有人为破坏的痕迹,此外在现场发现了一个深达9米的盗洞,距离地宫还有一段距离,可见打盗洞的人没有顺利进入地宫。

而且考察证明地宫中的水银浓度严重超标,如果有人盗掘皇陵,水银就会挥发出来,种种迹象表明,地宫被盗的可能性并不大。

秦始皇陵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与渭水之间,传说骊山因为酷似一匹骏马而得名,其实骊山还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海拔可达1000米。上面断层林立,山峦与沟壑纵横,形成了许多山谷,由此孕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陵就在河流形成的冲积扇上。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这里,据说说因为贪恋骊山美名,这种观点得到了史学界的一定支持,秦始皇陵也存在疑冢,与骊山完美集合在一起,整个墓葬群规模宏大,总计56万平方公里,,原本封土高度可达115米,随着时间的侵蚀,至今仍然有70多米高。

整个墓室有内外两套宫墙,外墙高达十米,在内城中建造有十分华丽的地宫,上方有夜明珠装饰,象征着日月星辰,地面上则布满水印造就的“江河湖海”,如今遗址依旧还在,主要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边为墓葬群,北面则是建筑群。

1974年,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附近挖井取水,意外挖出了许多陶瓷碎片,相关部门认为可能是个大发现,急忙成立小组进行实地勘探,就这样秦始皇陵时隔上千年重见天日,现今发现,秦始皇陵地宫保存依旧很完整,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风雨侵蚀下,曾经宏伟壮观的骊山陵墓也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山丘,静静地矗立着。

这个不起眼的小山丘就是皇陵封土口,当年丞相李斯负责监造皇陵,挖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也无法继续深入,李斯不敢怠慢,急忙向秦始皇汇报了情况,得到答复是:“其旁行三百丈乃至。”留给了后人无限遐想,那个用来存放棺椁的地宫究竟在哪?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是在封土下方,还是距离封土“三百丈”远的某个地方呢?

自从1962年开始,考古部门针对秦始皇陵展开了多次调查,研究表明整个墓葬区总共占地56.25平方公里,面积庞大举世罕见,1974年,考古部门向外界宣布了他们震惊世界的发现,在墓葬东侧的坑洞中发掘出了兵马俑,

最新研究显示,秦始皇陵附近存在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建筑群,南北长约700米,宽约250米,整体占地17万平方米,多数为院落结构,秦皇陵究竟有多深呢?

专家找到一些史料记载,上面说到“穿三泉”这个词汇,不过现在看开地宫应该不会太深,毕竟当时的建筑技术并不成熟,遇到水之后,很难开展下一步工作,如果地宫位于泉水之下,不利于保存,建造者一定是想到了这一点,当然这只是推测,真相究竟如何谁也无法得知。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秦皇陵的地下结构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来看,秦始皇似乎想把生前的一切都带走,这就要求地宫足够庞大,专家依据兵马俑的位置推断,秦始皇陵坐西朝东,位置非常古怪,即便是今天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南北朝向,以南方为尊,秦始皇陵为何选择面对东方呢?

一些人认为,秦始皇生前迷恋长生不死药,不断派人前往东方造访仙药,无数迹象表明秦始皇十分向往东方,令人遗憾的是所有寻找都未果,幻想破灭之后,秦始皇即便无法长生,死后也要面向东方,希望可以感动仙人,年迈昏聩的始皇帝的确可能萌发出这种想法。

也有的人认为秦国地处西方,为了显示曾经灭掉东方六国的伟大志向,秦始皇修建陵墓的时候就朝向东方,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面向东方是秦汉时期的礼仪导致,地处秦国的建筑多数坐西向东,秦始皇陵自然也是如此。

其实饱受争议的不只是秦始皇陵,考古研究发现,陕西境内发现的绝大多数墓葬都是东西朝向,尤其是秦代时期,这种特点尤为显著,为何未选择东西朝向呢?坚持秦国人来自东方的人认为,东方是秦国人的发源地,所以对东方抱有极其强烈的归属感,但是中间横亘着无数国家,生前无法抵达,只能在死后面向东方缅怀先祖。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相反的观念认为,秦国人始自西方,墓葬方式多为头部朝向西方,这种说法显然没有依据,仅仅凭尸首的朝向就认为他们的出处,那么中原人多数死后朝向北方,是不是表明我们是来自北方呢?

或许秦国人在下葬的时候有自己的原因,只是今天失传了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陵墓被挖空了吗?
...来终究是一场幻梦,唯一留下来的只有一座规模极宏大的秦始皇陵墓,以及传世千年的郡县制度。关于郡县制度我们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自然对其十分熟悉,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可是,
2023-08-27 21:27:00
秦始皇陵如今墓内完好无损还是只剩空壳
...我们无从考证,但是一个典型案例应该值得重点分析——秦始皇陵。在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夏季,秦始皇嬴政驾崩,他的灵柩被安葬在气势磅礴的陵墓之中,这座陵墓的建造早在秦始皇生前就开始建造
2024-10-09 12:48:00
...墨重彩的一笔。即便是如今发达的科技,我们还是没能在秦始皇陵里一探究竟。那么秦始皇陵是只剩下空壳?还是完好无损呢?一个证据证明真相!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于是才有了徐福东
2023-04-23 15:31:00
中德专家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陷阱。因为这个原因,2000多年来,盗墓者不敢轻易踏入秦始皇陵这块神秘之地。根据记载,秦始皇陵的面积达244公顷,缓冲区面积达4325公顷。我们用北京故宫来做比较,故宫占地面
2024-05-27 11:41:00
秦始皇传国玉玺究竟流落到了何处呢
...发现了兵马俑。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兵马俑被认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在兵马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秦始皇有关的文物,如铜车马、青铜剑等。然而,至今为止,尚未发现
2024-01-10 09:32:00
旬阳“四普”发现与朱砂矿开采相关遗址 或为秦始皇陵地宫水银来源提供线索
...“四普”中发现了与朱砂矿开采的相关遗址,这有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水银的来源提供了线索。石庙沟遗址紧邻旬阳青铜沟朱砂矿区其他两个遗址则位于矿区外围交通节点位置据旬阳市文物管理所副
2025-01-21 22:21:00
欧文:这支曼联就是个空壳子,我已经完全不相信他们了
...欧文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欧文说:“这支曼联就是个空壳子,我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反击?控球?我看不出球队踢的是什么。我现在完全不相信这支曼联了,要知道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过这种感
2023-12-12 21:50:00
欧文:这支曼联就是个空壳子,我已经完全不相信他们了
...欧文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欧文说:“这支曼联就是个空壳子,我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反击?控球?我看不出球队踢的是什么。我现在完全不相信这支曼联了,要知道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过这种感
2023-12-10 02:04:00
日本开始担心了!如果中国打开秦始皇陵,日本的历史可能被改写
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静静地坐落在骊山脚下,已经沉睡了两千多年。世界各地的历史爱好者和考古学家们都对它充满好奇。这个“地下帝国”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不仅如此,关于秦始皇陵还有一个离奇
2024-11-03 09: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