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衡水市冀州区滨湖大道上红绸飞舞、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鼓动春潮”城乡花会展演热闹开场。
“鼓动春潮”城乡花会展演是冀州区元宵节特色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20多年。每年元宵节前,冀州区上百支架鼓队齐聚一堂、喜庆新春。
冀州架鼓历史悠久,以其声音厚重、节奏激昂的特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架鼓队。在展演现场,官道李镇衡尚营架鼓队最引人注目。
“咚咚锵、咚咚锵……”铿锵有力的鼓点响起,衡尚营架鼓队的60余名鼓手两臂抡圆、鼓槌翻飞,鼓点时而急促,如骤雨倾盆,时而舒缓,似溪流潺潺。随着鼓点的变化,大鼓小鼓呼应配合,铙、镲、锣应和飞舞。鼓到兴处,大家齐声高喝,随着节奏舞动,现场喝彩声不断。
“我们衡尚营架鼓有200多年历史,被列入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说话的是衡尚营架鼓队的领队石志信,别看已70多岁,可一段10分钟的鼓曲敲下来,面不改色气不喘,越敲越起劲。
“我们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不论男女,几乎人人会打鼓。”石志信笑着说,平时村里就鼓声不断,尤其一进腊月,村里的锣鼓声就更响了。今年尤其如此,村里发展起服装加工等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这日子越来越好,打鼓的劲头越来越足。
记者注意到,衡尚营架鼓队里既有古稀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13岁的石松翔和张楚杰是队里年纪最小的鼓手,学鼓两年多,已掌握了50多种技法。在表演中,他们的一招一式,从姿势到力度,甚至眼神都精准到位,透着一股生龙活虎的劲头儿。
“以前打鼓是盼丰收,现在打鼓是庆繁荣。”震天的鼓声中,石志信告诉记者,冀州非常注重架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年轻人在学习架鼓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一门艺术技能,还深入了解了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8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