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教授当“智囊”,给出小麦高产“良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4 07:54:00 来源:南京日报

教授当“智囊”,给出小麦高产“良方”

翻出“生土”播良种,指导防治赤霉病,小麦单产达564.7公斤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

通讯员何玉奎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然而,在人们忙着夏种时,六合区雄州街道种植大户朱春华已开始着眼秋种。前两天,他专门找到六合区文龙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前“下单”了小麦播种服务。

“这是为啥?还不是尝到丰收的‘甜头’了嘛!”谈及今年的小麦收成,53岁的朱春华难掩喜悦。去年,他在雄州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种了1000亩小麦,6月初开镰收割。6月2日,老朱拿出3亩田实收测产,经专家组实测,单产达564.7公斤。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六合这一季小麦生长期间,先后面临低温冻害、赤霉病暴发风险近10年最高等不利因素,本不具备高产条件。但据六合区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区小麦面积、单产、总产呈“三增”态势,预计亩产406公斤。老朱种出的小麦更是大幅增产,“即使刨去参加测产的3亩高产田,平均亩产也有470公斤,同比增产10%。”老朱说。

“小麦高产有啥‘秘方’?”面对记者的追问,有着10多年种植经验的老朱打开了话匣子,“小麦要高产,必须打好良种良法良技‘组合拳’。首先要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良种,其次就是整田方法的改变。”老朱告诉记者,不同于以往旋耕还田,去年水稻收割结束后,他就采用秸秆犁耕深翻技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翻田深度超过18厘米,不但把秸秆深埋在土壤中,而且还把“生土”翻了上来。“这‘一上一下’更有利于种子在土壤中扎根生长,同时‘生土’细菌含量更少,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

农村有句老话: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误农时,适时播种尤为关键。根据老朱的经验,当地小麦在10月25日到11月10日这个时间段里下田,才能更好满足发芽积温要求。只有这样,麦苗在低温来临前才能长得更壮实,抵挡得住寒潮冰冻的侵袭。

“小麦要高产,七分种、三分管。”话虽如此,但在田管期间,老朱也不敢怠慢。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段亚冰、副教授李俊为主要成员的“智囊团”成了老朱的“导师”,他时常邀请他们下沉一线指导农田杂草防除和赤霉病防治。尤其是今年小麦赤霉病暴发风险较高,赤霉病有小麦“癌症”之称,防治不到位甚至有绝收的危险,选择什么药、何时打药,老朱一时犯了难。“把农药排成一排,拍张照片发过去,很快就有回音。有‘智囊团’坐镇出谋划策,赤霉病防治不在话下。”老朱乐呵呵地说。

在各环节悉心管理下,老朱种植的1000亩小麦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田时就被收购商“预订”。“下一个小麦季,南农大团队将在耕种管收各环节为小麦生长赋能,我有信心创造单产600公斤的新纪录。”展望未来,老朱满怀憧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平均单产837.2公斤 “冠军”田有良方
...增粮先行示范区蓼兰镇核心基地小麦-玉米“超吨半粮”高产示范田小麦进行了实打测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测产的示范田种植品种为“青农7号”,种植面积150亩,实收面积3.4亩,
2023-07-03 05:44:00
良种配良方 睢宁县示范田小麦单产732.3公斤
...市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徐麦185”高产攻关田实收测产亩产744.3公斤,凌城镇胜利村示范田实收测产亩产732.3公斤。“今年天气异常,对农作物有一定影响。
2023-06-19 04:54:00
徐州市睢宁县:744.3公斤、732.3公斤科技种植“金钥匙”助小麦单产摘得两项全省第一
“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徐麦185高产攻关田实收测产亩产744.3公斤,位居今年全省小麦(稻茬)单产水平第一位;凌城镇胜利村示范田实收测产亩产732.3公斤,位居
2023-06-13 14:16:00
农技“智囊团”    田间开良方
...镇驻镇工作队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服务农业农技“智囊团”田间开良方农村科技特派员考察圣女果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农村科技特派员考察红薯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近日,为进一步推
2023-04-26 06:43:00
科技良方为小麦“强筋壮骨”
...在小麦生产中,以提升品质、提高单产为目标,引进优质高产品种,良种覆盖率和品种优质率均达到100%。据任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贾峰介绍,今年全区种植优质强筋麦15万亩,预计总产量7
2024-04-20 05:57:00
高产优质品种间种取得丰收
...进分蘖。2021年秋播,我市在程河镇创建麦玉“吨半粮”高产高效模式示范片,程兴盛第一个报名试种。由于我市气候春季多雨、夏季高温,想高产就要克服虫害、霉病等难题。为此,农技部门
2023-11-28 07:09:00
冬小麦为何屡创高产纪录?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冬小麦为何屡创高产纪录?——探寻“兵团粮仓”的丰收密码7月27日,测产专家组成员在六师奇台农场冬小麦超高产示范田里标定测产地块。航拍六师奇台农场冬小麦麦田(摄于
2023-08-01 02:45:00
农田增产有“良方”
...对于未来,晏守德充满信心。接下来,村里将大力度推行高产高效套种技术,对更多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全力做好农田管理与建设,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粮油
2024-01-29 07:23:00
南繁,打赢种业翻身仗又迈进一步
...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就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南农999”和“中科166”的品种权转让签约。1月6日,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南京农业
2023-01-07 11: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