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被污染的土壤,如何“新生”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2 00: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被污染的土壤,如何“新生”的

记者实地探访揭秘土壤修复过程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陈亚梅

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落地青钢片区、青钢片区土壤修复接近尾声;原海晶化工地块完成土壤修复,进入再开发;镇平路原海晶化工分厂和泰能焦化厂土壤修复即将完成……近期,一个个原厂区搬迁腾空地块的好消息传来,让大家看到青岛城市更新提质增效的步伐,也让土壤修复走进大家视线,成为关注点。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大家揭秘受污染土壤究竟如何修复。

预处理后外运

分三种方式修复

记者来到正在进行土壤修复的镇平路原海晶化工分厂和泰能焦化厂旧址。地块大到一眼望不到头,与记者同行的青岛图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宫晨告诉记者,“这块地占地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

往里走,只见一台台挖掘机在不停地挥动着“臂膀”,烈日下司机的衣服被汗水打湿,但他们脸上都戴着N95口罩。一辆辆长长的运土货车来来往往……

记者发现地块内有大小不一的基坑,深浅不同,有的两三米,有的五六米……基坑内插着颜色各异的小旗子。现场负责人介绍:“基坑挖掘的深度根据前期调查和风险评估确认的污染深度而定,颜色各异的小旗子是为了方便做基坑土壤检测放置的。”

“根据风险评估结论确定的污染范围,从基坑内挖出需修复的土壤,其中有26种污染物,分为有机污染土壤、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三种类型。”宫晨说,不同性质的污染土壤根据修复方案确定不同的修复模式,项目污染土壤全部采用异地处置模式,污染土壤经筛分预处理后外运至各个处置终端,并将经检测合格的清洁土进行回填。

据介绍,外运出去的污染土壤主要采用异地热脱附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砖瓦窑协同处置、安全阻隔填埋处置四种方式进行处理。异地热脱附处置用于处置项目的有机及复合污染土壤;砖瓦窑协同处置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焚烧,高温、热氧化有效破坏污染物的有害成分,然后将处理后的土壤与制砖原料混合,可以资源化用于制砖;地块内有机污染土及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安全阻隔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污染土壤通过预处理、出场、进入填埋场卸料、摊铺压实、碾压、日覆盖、平整修坡、封场等过程处理污染土壤。

“凡是运出去需要修复的土壤都要经过筛分预处理。”宫晨指着不远处一个又高又大的密闭厂房,从外面看与普通的厂房区别不大。记者想进入密闭厂房内部,但被宫晨拦住,她说:“这个密闭大棚用来做污染土壤筛分预处理,有一定的危险性,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而且工作人员需要穿戴专门的防护服、佩戴防护口罩才能进入。”她通过照片给记者展示了厂房内部情况,硕大的棚内有4台安装上了能过筛的阿鲁斗挖掘机正在进行初步筛分。密闭大棚主要针对地块内污染土壤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处理,筛分出的建筑垃圾运输到冲洗区进行冲洗处理,然后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外运资源化利用。

地下水也需修复

俩月建成止水帷幕

再往地块中间走,记者看到,在一个深五六米,约1.5万平方米的基坑内,4位身着工作服的土壤监测人员正在忙碌着。据介绍,他们负责基坑坑壁和坑底的土壤采样工作,将土壤采样后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来确定基坑是否已无污染土壤。为保证土壤样品的有效性,他们3天需要采样200个土壤样品。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会有基坑涌水以及降雨产生的基坑水。”宫晨指了指地块内一个个沉淀池说,“我们项目内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站,把基坑内的水抽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走进污水处理站,四五个约400立方米的蓄水池映入眼帘,其中有一个池子上写着“污水池A”,它的上方有一根直径约30厘米的水管源源不断地从基坑中抽水,蓄水池中的水呈土黄色,经沉淀的水顺着管道到了旁边的调节池内,调节池中搅拌机不停转动,底部连接着管道,将水依次输送到芬顿氧化池、中和沉淀池、袋式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每个反应池间连接着仪表、管道、泵,最后处理完成后的废水进入“待检池”。

宫晨介绍,“待检池中的水经检测合格后纳入到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其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泥饼将委托有资质单位外运。”

“工程中比较难的是止水帷幕,建它是为了保证基坑土壤修复时坑内的降水效果,同时也能防止地下水交叉污染。经过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两个月才完成了工程量巨大的2400多米止水帷幕。简单来说,就是在地表下用钢板桩加水泥进行垂向阻隔,止水帷幕最深的地方28米,最浅的地方9米,这根据地下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地方挖到了28米才到岩石层,就挖到28米。”项目经理王振告诉记者。

现场设置热脱附设备

对重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随后,记者来到了距镇平路不远的市北区四流南路66号地块——已完成土壤修复的原海晶化工地块。

“海晶化工厂2014年搬离此地。原有厂址一共被分为6个地块,有4个地块经调查没有污染,已经进行了房地产开发,有两个地块需进行土壤修复。”负责该地块修复工作的山东凯利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彪告诉记者,“这两个地块共计有9种污染物,需要修复污染土16.9万立方米,地下水修复方量是9.6万立方米。整个工程用了1年2个月才完成。”

“这两块地的土壤修复主要采用热脱附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处置、砖瓦窑协同处置。考虑到转运污染土壤可能有二次污染的风险,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对约15%的重度有机污染土壤在现场进行了热脱附施工。”项目负责人田森介绍。

据介绍,污染土壤先经过预处理,达到进入加热回转窑的标准后,进行高温加热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在负压作用下污染的气体就进入了烟气处理系统,先去除浮尘颗粒物,后对烟气进行二次高温燃烧,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次焚烧后的气体进入急冷塔,将它们温度降到250摄氏度防止二噁英产生,达标后通过烟囱排放。

目前,该地块已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修复效果评估专家评审会评审,并从《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移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5: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二助剂厂旧址内,一台台工程机械车随着一声发令,该厂土壤修复治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后,宁夏实施的首例土壤修复治理项目。据介绍,第二助剂厂前身为马家滩炼油厂
2024-06-03 06:54:00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土壤污染风险难以避免,如何规制一直是个难题。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丹麦在土壤污染风险规制领域制定和实施了较有成效的法律制度,其中一些做法可供借鉴。意大利:
2023-12-15 06:06:00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王峰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围绕“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控风险”的总体部署,相继颁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规、标准、指南、
2023-01-31 07:55:00
广州织牢土壤安全防护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广州织牢土壤安全防护网先行先试探索土壤污染防治经验 因地制宜出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标准土壤修复现场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在广州市白云区的广州市污染土
2024-05-25 04:16:00
...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72条,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2023-11-27 12:29:00
...转自:张家口日报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市全力以赴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本报讯(记者 阴英)去年以来,我市筑牢土壤安全防护墙,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土壤源头污
2023-01-09 07:44:00
太原加强土壤污染防控
...转自:中国环境报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 风险管控太原加强土壤污染防控◆本报记者高岗栓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防范土壤污染风险、保护人民群众健康,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2024-02-08 00:06:00
...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实习生 祁佳宁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迈入一个新阶段。近日,第三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全国土壤修复领
2023-11-11 09:05:00
全国专家学者南京“把脉”土壤污染防治
...)以“绿色低碳修复 净土洁食居安”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11月5日至8日在南京举行,全国土壤修复领域的千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共探土壤修复领域科学技术与产业最新发展,“把
2023-11-08 20:1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