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向医而生的脑血管疾病“侦察兵”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通赤诚献初心
李通(左一)在教学上为培养年轻医生奉献力量 本报通讯员陈永尚 摄
■本报记者叶祯
“一名好医生的眼睛不能只看一个病人,更应该看到一群病人、未来的病人。”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3年,这句话是李通对医生的职业感悟和坚持。近年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通不断深入研究及提高对神经内科专业理论的水平,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神经内科发展趋势,把学习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专业技术过硬为患者解决问题
3月14日,李通带领团队为一名反复脑梗死发作的患者使用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解决非急性期脑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问题。这个技术用于脑大血管内治疗,在全国也仅开展了100例左右,而应用于非急性期脑大血管闭塞的开通更是少见,这也是广西首次OCT技术应用于脑闭塞的大血管非急性期开通。
50多岁的患者罗先生(化姓)因反复脑梗死,多次被送到市二医院抢救,经过治疗稳定和完善检查,发现病因是左颈内动脉全段闭塞。刚刚获得OCT技术准入的李通和团队一道,在使用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和脑灌注量的全面评估后,明确患者虽然症状稳定,但整个左侧大脑半球都存在严重的缺血,随时会再发作,带来致命性的病变,而对于这么长段的血管闭塞,药物的效果是极差的。李通团队决定进行血管内介入手术开通这条血管,为罗先生解决左侧大脑半球缺血的问题。
“脑大血管非急性期闭塞的病因很难界定,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炎症、外伤、肿瘤等很多因素,并且还不能像其他疾病那样进行活检通过病理学来确诊。OCT能帮助我们直视血管内情况,就像戴上了血管内的高清眼镜,‘钻’进血管腔内,便于我们看着血管做手术。”李通表示。
目前,国内几家学术平台已经向李通约稿,希望他分享广西首个脑大血管非急性期OCT辅助下开通的成功病例。
打造医院“国字头”金字招牌
近3年来,李通带领团队建设卒中中心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间该中心获评多项荣誉。2020年,该中心获评南宁唯一四星级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21年评选为南宁市第一批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宁分中心;2022年获评广西唯一一家“全国百佳取栓先进科室”、国家级“二级癫痫中心”广西最高五家之一、国家级脑血管病精准双抗行动项目单位;2023年,获自治区政府质量奖重点培育单位。
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领头羊”李通的付出。2020年至2023年,李通牵头引进国内、省(区)内领先最具优势和特色技术33项;省(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7项,市厅局级科研课题5项,与其他单位(上级或同级)联合攻关课题11项;完成国家GCP药物研究7项;在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独立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合著SCI论文6篇;国内发表研究成果30篇,主编和参编专业论著2部,参编2022年颅内动脉瘤治疗白皮书1部;科研成果和技术先后推广应用18项,在区内30余家单位进行推广。
创新管理模式储备专科人才
李通严于律己,对科室人才和团队建设要求也很严格。有没有团结协作精神,能不能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不强……这是李通“要”人的条件之一,也是他对团队骨干的要求之一。
每年,李通都把科室骨干外派国内外进修。同时通过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全区范围内学术研讨会(论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努力把专业技术传播到更广阔的基础医院。
李通认为:“疾病要急病人之所急,防病要防未出现的病。我们手里的技术很有限,但是要把有限却很有效的技术和急救管理理念推广。严格规范地管理好团队,把团队做大做强,做到更大地影响、辐射周边地区。把我们的管理和急救的成功经验全面性推开,受众面才会最广。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