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0:38:00 来源:戏说三国

司马昱是个很能活的人。

这种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古代版本的“待机之王”。

他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最小的儿子,所以从元帝在位时,东晋王朝就有了司马昱的身影。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身影,因为身为幼子,司马昱和皇位基本上是无缘的。

但就是这道身影,从本朝开国之初,历经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废帝七朝,却始终不倒。

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却屹立了七个时代。

封建帝制的环境之下,特别是汉族政权,在皇位继承制度上大体都奉行一个原则: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种世代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异常坚固,牢不可破,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不能打破。

规矩是祖宗定下的,皇帝也是祖宗的子孙。

而作为幼子的司马昱,正是这套继承制度里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人。

当不了皇帝就当不了皇帝吧,上下五千年,古往今来的人们千千万万,能当上皇帝的,一共也就400多位,自己当不上,实属正常。

离开那浮华的一切,司马昱选择了潜水。

说他潜水,当然不是说他成为了一名游泳健将,而是说他相较于那些在朝堂上奔波求名利的人,选择了消消停停的过他的太平日子。

如果说万事如水,那么在水面之上的,就是功名利禄,而水面之下,则是真正波澜不惊的生活。

司马昱选择了后者。

虽然当年东晋著名的学者郭璞曾经指着司马昱的鼻子断言:

“兴晋祚者,必此人也。”——《晋书》

但司马昱并不感冒。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郭璞雕像)

士大夫们如果能知天命,为什么不去朝廷里谋求功名?

为什么只能在市井之间当个寒酸的学者?

元帝司马睿在位时,司马昱曾受封琅琊王。

成帝司马衍在位时,司马昱又改封会稽王。

康帝司马岳是个酱油皇帝,没等给自己这位长辈封王封爵,就领了便当。

反正不管怎么说,对司马昱本人来讲,如果他愿意,他可以相安无事做一辈子逍遥王爷。

远离朝堂,但却并未远离富贵。

西晋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有王敦之乱,苏峻之叛。

实事求是地说,两晋时期的生存环境,无论是对黎民百姓,还是对达官显贵,都不能算是太友好。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东西晋战乱)

所以像司马昱这种雍容华贵,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挺难得的。

百官总有退休的一天,皇帝也总有下岗的时候。

人们攀登高峰,是因为高峰就在那里。

而当人们登顶之后,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拍照留念,插个小旗,有些不太文明的同志甚至还会找一块大石头写上:xxx到此一游。

是的,登顶之后的活动有很多,但有一件,是大家必须要做的,那就是:下山。

人们不可能永远在山峰之上,人们也不可能永远处于权力的顶峰。

总要下山,总要走下坡路。

如此来说,无论是帝王天子,还是朝廷百官,他们一生所求,或者说是最好的结局,也无非就是司马昱那样的生活。

但在太和六年,公元372年,一切发生了改变。

这一年,东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司马奕被权臣桓温废黜了。

理由很简单,司马奕是个明君。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司马奕形象)

这倒奇怪了,明君文韬武略,治国兴邦,向来都是昏庸之主才会激起朝臣愤慨,遂被废黜,司马奕既然如此优秀,又为何会被人拉下马呢?

原因也很简单,做一个明君对谁都是有利的,但唯独对想要擅权的权臣是不利的。

因为皇帝早晚会想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是他司马家的,这些所谓擅权的大臣,不过是给自己打工的。

只要自己愿意,自己随时可以开除他们。

很显然,长期把持朝政的桓温并不想就此被开除,然后告老还乡,所以他先皇帝一步,那皇帝给废黜了。

而桓温废黜皇帝的手段也很有一套,那就是搞“网络暴力”。

秦二世胡亥被赵高废黜并杀死,是因为胡亥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德行且不堪教化的帝王。

汉废帝刘贺被霍光撵下台,是因为刘贺虽然并非凶残之辈,但生性玩乐,并未在帝位上有什么为人称道的建树。

这些被废黜的皇帝,各有各的不是,各有各的毛病,绝大多数都是“问题皇帝”。

而问题皇帝就很难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什么威望和名气。

这样的皇帝,宛如世间蜉蝣,朝得皇位夕可死,桓温只要乐意,想废几个废几个。

但司马奕是个例外。

这位皇帝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六年,论文治,东晋文化大发展,论武功,开疆拓土,不在话下。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东晋街道复原图)

简单一句话:这是一位明君。

东晋王朝已经很久没有明君了。

皇帝要么恭顺谦让,一味妥协如司马睿,要么平平无奇,打打酱油如司马岳,整个王朝一直都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下。

司马奕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勤奋上进的皇帝在朝野上下都有很高的威望,这样一个皇帝,如果不能找出什么槽点和污点来,很难二话不说就废黜了。

人家是明君,你凭什么动人家?

你把司马奕废黜了,那些忠心于皇帝的士大夫们,不得跟你拼命?

但除掉司马奕迫在眉睫,如果一拖再拖,皇帝逐步掌握实权,就很有可能收拾自己。

于是桓温决定,发动自己公关团队的能力,在坊间流传司马奕是个性无能的传闻。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桓温雕像)

怎么发动呢?成本很低,找点娱乐记者(说书的),买点热搜(写小说的),四处传一传就够了。

一时间民间谣言四起,有说皇帝不举的,有说皇帝生不出来孩子的,还要说宫里的皇子们都是侍卫和后妃通奸所生的。

造谣只靠一张嘴,但辟谣很可能就要跑断腿。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这条消息传遍了整个东晋。

那这消息属实吗?

当然不属实。

既然不属实,皇帝自证清白不就好了?

很难。

皇帝可以证明自己会吃饭,可以证明自己能喝水,皇帝还能证明自己会背诸葛大V的《出师表》,但皇帝却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不是性无能。

至于为什么无法证明,还请各位读者朋友们自行体会。

谣言到此时已经变成了实证。

那些曾经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纷纷倒戈,开始对司马奕弃如敝履。

原因更加简单:一个性无能的皇帝是没有办法为东晋王朝诞育血统优良纯正,地位合法的继承人的。

皇帝倘若不能生,那么东晋的国祚岂不是要断绝?

司马奕百口莫辩,在这样一场让人触目惊心的“网络暴力”中,黯然地离开了皇位。

千夫所指,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一个绝代英主,一位旷世明君,没有死于政坛,没有死于战场,却死在了不能辨明是非的人性中。

那一天,建康城下了很大的雨。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建康城)

那阴沉的天气似乎在告诉人们,司马奕的离去,让东晋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

老皇帝被废黜,谁来接班,谁来当新皇帝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在古往今来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权臣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

选太年轻的,长大之后控制不住,很容易翻车。

选年龄适当的,雄心壮志,年富力强,怎么会愿意久居人下?

选小孩子当皇帝,又担心活不了几年,到时候白折腾一场,引得时局动荡。

如此说来,选谁当皇帝,真是个技术活,简直就像开盲盒一样惊险刺激。

开得好,开出来的皇帝昏庸无道,没有丝毫的帝王之相,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造。

开得不好的,皇帝前脚刚被扶持登基,后脚就过河拆桥,直接就把权臣踢出牌桌。

选来选去,桓温最终选择了一直游离在东晋政坛之外的司马昱。

这一次,桓温没有任何理由。

他想赌一把,赢了走上人生巅峰,输了进厂包吃住。

于是在桓温的盛情邀请和扶持下,司马昱登基了。

是的,你没看错,桓温盛情邀请司马昱当皇帝。

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古往今来,太阳会落山,海水会退潮,山川会化为树木,沧海会变成桑田,唯有人们对权力的渴望,是永远不会改变和消失的。

有想为了当皇帝,揭竿而起,掀起战火滔天的。

有为了抢皇位,杀兄弑弟,犯下血债累累的。

皇位,似乎永远是带血的,似乎是所有人都无法抗拒的。

但司马昱在面对皇位时,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冷静。

他知道,这个皇位,不是那么好坐的。

江河日下的东晋王朝危机重重,谁当皇帝,都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

北方平原,长安陷落,洛阳被占,故土难收。

建康城里,暗流涌动,看得见的是权臣桓温,看不见的是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

太平盛世,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皇帝是天下的王。

而在这逐渐式微的王朝之下,皇帝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他终究没有拒绝。

没有讲究的排场,没有盛大的场景,甚至没有隆重的交接仪式。

在一派肃穆的宫殿中,司马昱穿过站满文武百官的大殿,又踏上长长的玉阶,最终坐到了皇位上。

晋简文帝司马昱,历史上帝王里的另类

(司马昱登基)

他看遍了东晋王朝的繁华盛景,也看尽了世事无常的沧桑变化。

他看够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也看厌了人们在名利场里挣扎。

既然如此,当皇帝,和不当皇帝,又有什么两样呢?

百官跪拜,山呼吾皇万岁。

这一年,司马昱已经五十二岁。

而这一刻,他那漫长的人生,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八个月后,司马昱因病去世,与世长辞。

是的,出道即巅峰,登基即退场。

这就是这位皇帝的一生,对作者本人而言,当皇帝,也许只是他诸多身份中的一种,在我眼里,我更愿意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历史洪流之下的普通人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堪称女中楷模,一生辅佐六位帝王,最终放权退隐
...岁的司马昱安排在了皇帝宝座上。司马昱在历史上被称为简文帝,他是晋元帝司马睿最小的儿子,按辈分褚蒜子应该叫他老叔。简文帝司马昱虽然在即位前曾经和桓温亲密合作,实际上他对桓温专权
2023-05-10 11:42:00
桓温的废立与晋孝武帝的崛起
...,桓温带兵入朝,废除皇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简文帝仅在位八个月,便忧愤而亡,临终前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是为孝武帝。从晋元帝开始,一直到简文帝,虽然只有
2023-11-07 17:23:00
东晋孝文帝竟然是被妃子用被子捂死的?为什么?
...帝,却被王敦控制,郁郁而终,其余皇帝可想而知。到了简文帝司马昱时,由于桓温掌权,并有取代晋朝的打算,简文帝临终前,居然想“禅让”皇位给桓温。 孝武帝,司马昌明,简文帝的儿子
2022-12-24 22:10:00
哪个中原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朝的陵墓还要难寻
...“北邙无数荒丘”,尽是“洛阳人旧墓”,究竟哪里才是司马家族的归葬之所?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偏安江左,建都建康。史载,其帝陵有东、西、北三个陵区。西陵在鸡笼山之阳,葬元、明
2023-09-19 13:53:00
历史上真正的“咖妃”:长得又黑又丑,皇帝独宠20年生二男一女
晋简文帝司马昱是历史上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皇帝。别的皇帝都是挑年轻漂亮,身份尊贵的,而他并没有选择那些姿色出众的女子,而是宠幸了一位相貌平平,肤色黝黑的宫女。而这位女子凭借着自身的
2024-08-18 14:05:00
聊一聊中国古代皇帝千奇百怪的死法
...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司马曜其实在当皇帝的时候也是一位颇有才能的帝王,大家都熟知的淝水之战正是司马曜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了前
2023-07-29 17:52:00
...睿的儿子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即位时早已52岁了,是为晋简文帝,褚太后不必临朝听政,被封为弘德太后,迁居弘德宫。殊不知,这一晋简文帝在帝位上坐了不上一年,就在忧愤中去世。简文帝过
2024-05-31 06:46:00
南京大学校园里竟然有座东晋帝王陵墓!这些沉寂1600年的文物今日首度公开展出
...京市紫金山南麓、富贵山一带)所在的东陵,入葬康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五人均以旁支身份承继大统,地位亚于鸡笼山陵区;幕府山之阳(即幕府山南麓)所在的北陵最为特殊,独葬
2023-10-09 22:19:00
半世纪前在南大校园内发现的这座帝王陵墓,珍贵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京市紫金山南麓、富贵山一带)所在的东陵,入葬康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五人均以旁支身份承继大统,地位亚于鸡笼山陵区;幕府山之阳(即幕府山南麓)所在的北陵最为特殊,独葬
2023-09-22 13: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