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4 22: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很多人在上学期间就阅读过很多有关老舍的作品,其中《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老舍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工作,他忘我地写作为我们后辈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舍先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舒乙,在老舍先生投湖之后,当他得知此消息时,他曾在公园父亲的遗体坐了一整天,此后,他的人生便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一生只夹着尾巴做人。

对于老舍之子的决定,有很多的人不能理解,明明他可以拥有更光鲜靓丽的人生,他为何要作出如此选择,哪怕旁人不理解,但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决定。那么,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01 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出生于1899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的生活比较艰苦。老舍先生的家庭比起寻常人家也没有好到哪去,甚至更加凄惨,他的父亲因为抵御日军在战争中伤亡,而他的母亲,自父亲去世后也只能够为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好在,一切并不是那么糟糕不堪,在老舍9岁的时候,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一件幸事:他得到了好心人的赞助,进入了私塾读书。

老舍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并且在1931年,老舍考取了北京师范学校。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期间,老舍依旧用功读书,毕业之后的老舍,获得了去学校教书的资格。

在教书期间,老舍也在众多的期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后来,他经过再三思考,又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1930年,老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胡絜青。

两个人互相被各自的才华所吸引,在一起一年之后,老舍和胡絜青正式举办了婚礼,婚礼简单朴素,但是老舍和胡絜青的爱情故事却非常地美好。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婚后老舍在大学教书,他的妻子在一所中学里教书,两个人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又美好。他们一生共生了4个孩子,其中三个女孩,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就是舒乙。

02 老舍先生跳湖身亡

1966年的7月份,老舍因为身体的原因,口吐鲜血住进了医院。医生说病因是因为老舍先生长时间地写作没能好好休息导致的,他需要在医院中静养。

舒乙得知父亲住院的消息之后也匆忙地赶到医院,劝说自己的父亲需要好好的调养。老舍先生先后住院一个月左右,在这期间舒乙也经常过来探望他,他们父子两人偶尔聊聊家常,偶尔聊聊时事。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可是,长时间的住院生活使老舍感到烦闷,于是,他便开始了拖着病重的身子去上班的日子,但是不幸也随着太阳日落而发生了,老舍先生刚到上班的地方,就遭到了一大批中学生的批斗,他们肆意地侮辱老舍先生。面对这种情况,老舍先生被人护送回家。

8月24日,老舍先生独自一人到了北郊的太平湖中,在那里从早上呆到深夜,最后跳入湖中,让自己慢慢地沉了下去……

03 老舍与舒乙

彼时,舒乙得知了自己的父亲跳河自尽的消息,对于这样的消息,舒乙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坐在公园里陪伴了自己父亲的遗体一天。没有人知道当时舒乙的心情是怎样的,而他就静静地陪伴着自己父亲的遗体,回忆着自己与父亲曾经发生的一点一滴。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舒乙的记忆中老舍先生陪伴他的时间不多,在舒乙两岁的时候,老舍先生因为工作的需要,赴外地工作,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当老舍先生再一次见到舒乙时,他已经8岁了。

因为老舍先生是在舒乙两岁左右的时候去工作的,当八岁的舒乙在见到老舍先生时,他感到非常的陌生,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父亲这一形象非常地模糊,严肃的父亲使得舒乙难以亲近,甚至感到有一些害怕。

老舍先生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需要到外地工作,当他再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舒乙时,他已经在上中学了。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舒乙在上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地优异,家长老师们都经常称赞他,他也获得了到苏联学习的机会。当舒乙再次见到他的父亲时,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话语,也没有选择非常亲近,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面走。长时间没有相见的父子两个人,早已经没有以前的亲近,变得疏远又陌生,两个人也都没有去改变这种局面。

在舒乙的印象当中,他的父亲并没有特别关心他的学习问题,但是当得知舒乙被派到苏联进行学习之后,老舍也是非常自豪地与周边的亲朋好友进行炫耀。

舒乙在苏联主要学习有关理科的知识,与父亲所做的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年轻时候的舒乙并不觉得自己的父亲有多爱自己,反而他在心里会隐隐地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够关心自己,但是在老舍先生离开之后,舒乙阅读着自己父亲的相关作品,整理父亲所写的文章时,却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爱,而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父爱如山。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04 舒乙的文学之路

舒乙在上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科学研究,但是在老舍先生离开之后,他为了更好地了解父亲,开始研究父亲的一些著作。

在他放弃科研之路时,他的家人都是非常反对的,但是只有舒乙自己清楚,知道他想要什么,他对于父亲的离开一直非常地痛苦,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他想从父亲的作品中了解父亲,离开了真正原因。

在他多年的研究之下,他逐渐更加地了解自己的父亲,老舍先生选择离开的方式与他的文学作品《四世同堂》中人物一样,仿佛是他在写这部作品时,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离开的方式。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多年前很多受到冤屈的文人志士也得到了平反,舒乙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对自己的父亲老舍先生进行大量的研究。

首先,舒乙阅读了老舍先生留下的文章、稿件,对自己父亲的写作风格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舒乙又开始逐一地拜访老舍先生以前的朋友,询问他们对于自己父亲老舍的评价。

大多数的人对于老舍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舒乙在对自己搜寻的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论文主要是介绍自己父亲的写作历程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过后的几十年里,舒乙凭借着自己文学天赋以及后天的培养,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文学作家,在2005年,他成功地担任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

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的时间较长,舒乙在文学馆的筹备上,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大到现代文学馆的选址,小到现代文学馆内每一个文人的雕像都是舒乙亲自进行挑选。

为了能更好地雕刻出文人们所具有的气质和风格,舒乙相关作家的书籍进行阅读,从他们的作品中体会作家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与雕塑家进行商讨,最终才确定了每一个雕像的举止与神韵。当作家们看到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时都赞不绝口,因此,外界也都称舒乙为最负责任的馆长之一。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舒乙先生在他的岗位上战战兢兢地工作了十几年,在2015年的时候,舒乙先生在一次采访工作中突然晕倒,好在及时地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舒乙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可是,因为年纪较高,在过后的几年中病情出现了反复恶化的情况,舒乙先生就一直躺在病床上进行治疗,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之后,舒乙先生的身体越来越差。

2021年4月20日,舒乙先生又一次被送进抢救室,但是这一次没有治疗成功,舒乙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离世让很多的文学作家都感到非常地悲痛和惋惜,纷纷对他进行悼念。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05 结语

舒乙在评价自己的父亲时,曾说道:“生活中的父亲是完全矛盾的”,老舍先生在尝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之后,把自己的经历写在自己的作品当中。老舍先生有很多的朋友,他的人缘非常好,他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者的气质,这是非常吸引人的,他热爱自己的生活,认认真真地写作,但是也有自己矛盾的一面。

舒乙在自己的父亲离开之后,专注地研究父亲的作品,他的一生过得低调而平凡,他也曾自嘲地说:“自己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只是舒乙先生自己的看法,外界的工作人员们都对舒乙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为我们国家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舍之子舒乙:一辈子都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根据舒乙先生的人生经历,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要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不要畏惧外界的眼光,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舍在济南的日子——专题片《老舍与济南》赴京拍摄采访追记
文/李耀曦 片/谷来威26年前笔者曾随《老舍与济南》专题片摄制组赴京,采访拍摄老舍先生济南岁月有关内容,其间先后采访了老舍夫人胡絜青、老舍学生兼好友诗人臧克家及中国老舍研究会在京
2024-01-15 11:59:00
...北京日报方旭联手郭笑演绎《老李对爱的幻想》创新改编老舍作品拨动心弦本报记者 王润8月18日和19日,由方旭自编自导并和演员郭笑共同主演的话剧《老李对爱的幻想》在首都剧场演出。
2023-08-21 04:15:00
老舍红楼绝唱《大明湖》
文|李耀曦《大明湖》是老舍到济南后开笔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除《大明湖》外还有《猫城记》《离婚》和《牛天赐传》。四部长篇小说创作的背后,都有
2024-06-03 15:59:00
北京书市首个双休日 客流超20万人次
...。现场《舒乙文集》分享会在京举办4月16日下午,舒乙,老舍与北京——《舒乙文集》分享会在北京书市朝阳公园下沉广场活动区举行。分享会邀请了老舍研究会会长曹忆南、秘书长李劭南及文
2023-04-17 00:37:00
全新版《骆驼祥子》跨年上演,将一个完整的骆驼祥子“还”给当代观众
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家喻户晓。憨厚、诚实、努力上进的性格,最终落得个梦想破灭的结局。作为老舍先生最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骆驼祥子》曾被多次改编并搬上舞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11-17 21:36:00
...们自发地学会感恩和珍惜,效果也许会更好。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儿子舒乙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建立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互动关系,从而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人格。舒乙写道,在
2024-08-26 11:58:00
老舍教老外说中文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关山作家老舍一生不仅著作颇丰,还有着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在英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是其域外经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20年代,老舍先生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
2023-02-17 05:04:00
河北大名中学举行名人文化进校园暨舒乙书法珍品展
...文化氛围,近日,河北大名中学举行了名人文化进校园暨舒乙书法珍品展。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闫国辉出席活动并指出,名人“文化正能量”是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名人的人格魅力、艺
2024-01-10 21:43:00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
...乙就在这里给自己的女儿寄过一张慢递信件。而他的父亲老舍先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旅居青岛时,也是通过这家邮局向外寄送书稿的。图片说明:舒乙夫妇给女儿写慢递信件 文物无声,历
2023-06-06 11: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