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06:54:00 来源:戏说三国

苏州洞庭东山陆巷村最引人注目的古建是路口的三座牌坊,解元、会元、探花三坊。这是为陆巷村古往今来第一大名人明代大学士王鏊所建。王鏊是陆巷村的骄傲,也是明代苏州相业最隆者之一。苏州城里有老街巷学士街,就是因为大学士王鏊在这里居住过而得名,今老屋尚存。苏州城里有王鏊祠堂,至今保存完好。苏州最有影响的地方志之一《姑苏志》,其编著者就是王鏊。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1524年),王鏊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著作颇丰,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

王鏊故居就在陆巷村探花坊后不远,曾经长期作为村里的小学办学场所,所幸保存尚完好,今整理开放,即惠和堂。王鏊墓就在陆巷村附近,庐冢保存完好,墓前石坊倒伏,唐寅赠联清晰可见,不知后来修整了没有。通向山下的墓道已废。

王鏊的学问,王鏊的仕途,王鏊的人品,王鏊的遗迹,以及王鏊的重要著作《姑苏志》我以前都已经有文章分别叙述过。这里今天不再重复。我这篇文章,专题说一说,关于王鏊“屈就”探花的苏州人的民间情绪,这或许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为中国佛教的传承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杀气”的人来到朱棣身旁,三言两语后,就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此人法号道衍,字斯道,号逃虚子、独庵禅师,苏州人。家里世代行医,他却偏偏投身寺院,还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数术。
2023-09-24 19:37:00
皇后和太后一起自杀,太后没事皇后却一命归西
...。贤德的王皇后十分聪明,她劝永历帝放下仇恨,和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余部相联合,共同抗清,永历小朝廷一度连打胜仗,把地盘扩大大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一时间声
2023-06-14 11:51:00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到底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下吧。嘉靖年间,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屡屡陷入困境。北边边塞之地战事不断,东南沿海之地倭寇日益猖獗。大明王朝的万里疆土惨遭蹂躏,百姓苦不堪言。沿海倭寇之所以
2023-05-11 15:36:00
来江南水乡苏州 过新春“酥”式年!
...汁,便吱吱地“叫”起来,因活像一只松鼠而得名,成为苏州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此外,十大碗还包括张家港凤凰豆腐、常熟蒸菜、太仓德式猪肘香肠、苏州工业园区金桂脆皮鸽、苏
2024-02-08 16:00:00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干了什么?给明王朝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朱棣开辟出来的永乐盛世,的确让明王朝的光芒再一次被扩大。就在明朝政和在朱棣所下达命令的指引之下,陆陆续续7次下了西洋。可能有人疑惑,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又或者是给
2022-12-23 13:02:00
外直隶卫所和地方州县的合作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守备地方在外直隶卫所驻守地方,稳定地方局势,加强明王朝对京畿地区的控制,以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地方州县主要事务虽是征收赋税、教化百姓,其平定反贼、维护地方治安也是其分内之事。
2023-10-14 19:43:00
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真正的“仁慈”的君主竟是披沙拣金
...以后的明、清两代,几乎就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血泪史。明王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即颁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明初夏伯启
2022-12-23 13:13:00
苏州园区星辰北社区开展“益学益乐 绿色出行”暑期研学活动
...要体现。自苏州首条地铁线路通车至今,地铁已逐渐成为苏州人首选的公共交通工具。为让辖区青少年儿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运行,弘扬绿色出行理念,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星辰北社区党总
2023-07-28 16:13:00
明王朝军队的兴衰:从洪武到崇祯的变迁
大明王朝最昌盛的时候军队士兵达到了320万,但是在朱由检继位的时候,可供使用的军队却没有多少。因此很大有着赢面的战争都因为士兵稀缺而导致看战败,这也就造就了朝中大臣胸有良计,却无
2023-10-04 1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