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5: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实际上在明朝初期,倭寇之患还不算太严重,因为当时明军十分重视海军建设。但到了嘉靖年间,官场腐败,海军战力急速衰退,导致沿海地区一些富商主动勾结倭寇劫掠,倭寇之患随之愈演愈烈。从1552年开始,明军对倭寇已经丧失主动权,加上装备经久不修,对于倭寇作乱也只能束手无策。这次就以地图的方式为大家讲讲,当时倭寇的进攻路线到底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嘉靖年间,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屡屡陷入困境。

北边边塞之地战事不断,东南沿海之地倭寇日益猖獗。大明王朝的万里疆土惨遭蹂躏,百姓苦不堪言。沿海倭寇之所以能够侵入东南之地,正是因为那里的武将、流民、百姓、商贩为了一己私利经常和倭寇互通,他们在试图攫取大明王朝财富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的将明王朝引向了亡国的深渊。

当时的东南沿海一带有一个以汪直为首最大的武装走私团队。

明朝在执行海禁之后,汪直便开始联合倭寇一起成为了东南沿海之地最大的王朝毒瘤。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从沿海之地侵入温州。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当时朝廷都御史王忬总督东南沿海防务,为了能够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他征调广西之地的狼土兵和附近之地的纨绔青年对抗倭寇。明王朝曾经在东南沿海之地的卫所早就已经名存实亡,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士兵几乎荡然无存,想要剿灭这些倭寇和商贩,只能借用当地的民众组织武装力量练兵。

侵入温州的倭寇被明军部将汤克宽击退之后不久再一次侵入沿海之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这一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倭寇的数量巨大,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进攻东南沿海之地,东南沿海战线被拉长至数千里。

先后在宁波、临山卫、海宁、太仓、吴淞、上海,倭寇对沿海之地侵夺一番之后,调转枪头强攻乍浦并且顺利攻占了乍浦。随后在乍浦方圆之地疯狂的劫掠,倭寇之患在东南沿海之地开始愈演愈烈,随着明王朝军队的无可奈何,倭寇在大肆劫掠之后安然的撤去。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但是此时在南沙之地却留下了三百多名的倭寇,他们在撤离途中因为缺少船只所以留在了这里。明军部将汤克宽和任环带领军队将这些逗留的倭寇包围了起来,但是奈何仅仅是三百的倭寇明军竟然无法拿下这三百人,等到后来倭寇援救来到,反而被倭寇击溃,倭寇逗留的三百人全身而退。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撤退之后的倭寇仍旧开始在沿海之地疯狂的劫掠,宝山、华亭、上海、嘉定得地惨遭劫掠,百姓死伤甚多。

随后,这些倭寇从太仓开始流窜到温州、泰州、徐州之地,明王朝为之一震,举国惶恐。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为了能够彻底平息倭患,嘉靖皇帝派遣兵部尚书张经总督东南沿海军务。

抵达浙江之地的张经带兵驻守在嘉兴之地,重新在东南沿海之地安排作战部署。总兵俞大猷驻军于狼山练兵,加强苏州、松江、嘉兴之地的军备力量,同时开始日夜练兵,加强军队的战斗能力。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而盘踞在东南沿海之地的倭寇趁着明军准备之机,强行占领拓林、川沙之地,并且在这里驻军防备,屯兵数量高达两万有余。倭寇挟胜利之威在乍浦、海宁之地再一次进行疯狂的劫掠。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嘉靖皇帝眼看战事危急,下令让工部侍郎赵文华祭海。

一向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仍然坚信:

倭寇屡屡侵犯东南沿海之地是有海怪作祟,他希望用祭海的行动能够庇佑大明江山,此等心理安慰实则误国误民。而只身前往东南沿海之地的赵文华还有一向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替嘉靖皇帝监军。

赵文华的到来让东南的军事形势极为紧张,张经经营东南沿海防线一事也屡遭掣肘。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倭寇开始大规模的进兵苏州、嘉兴,并且三路大军侵入了沿海之地。

沈南山、林碧川、陈东带领军队攻占上海

徐海前锋部队带领军队攻占金山

徐海主力部队围攻拓林、松江之地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倭寇之所以分兵推进,就是想要在控制吴淞江这个关键的流域,借此来引诱太仓、镇江两地的明军。

一时间上海之地顷刻间就被攻占,总督东南沿海军务的张经慌忙调遣狼土兵援救上海,成功的击退了倭寇的进攻。而徐海的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则趁机分别攻占金山、嘉善两地,兵峰直逼张经所驻守的嘉兴。

在这关键的时刻,狼土兵在嘉兴城外扼守双溪桥,成功的打退了倭寇的进攻,张经固守一城,准备等待其他大军到来,主动出击。

东南沿海之地的督军赵文华抓住了此次机会,上疏弹劾张经养寇自重,消极怠站。

倭寇大军在进攻嘉兴失败后,再一次从嘉善出兵进攻嘉兴,形势再一次万分危急。恰好胡宗宪来到此地,鼓舞士气,在关键时刻下令兵分三路,分而击之。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一路大军佯攻诱敌,其余的两路大军趁着倭寇进攻的时候从两次包抄进军,合围前来侵犯的倭寇。这一次明军和倭寇的交战,倭寇败退而走,朝着平望逃窜。

当倭寇逃窜到平望附近的王江泾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水深根本无法渡河,他们准备再次整顿兵马奔袭拓林。可是明朝的军队已经陆陆续续的包围过来,汤克宽、卢镗、俞大猷等人已经带领兵马扑杀过来,此时退守王江泾的倭寇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明朝为何对倭寇束手无策

双方大军在王江泾很快就厮杀在一起,倭寇主力大军很快冲垮了明军的前锋,明军溺水者数不胜数,就连胡宗宪都被挤到了水里。双方厮杀正酣时,俞大猷、汤克宽也在同时带领军队赶了过来,重创了交战中的倭寇大军,杀敌一千余人。

倭寇的大军仅仅剩余200人突围而出,逃回了拓林。

此次王江泾大捷是明朝在东南沿海一带开创性的大捷。嘉靖年间,倭寇为患数十年有余,几乎伴随了嘉靖皇帝一朝,明王朝对于倭寇流窜掠夺的方式实在是无可奈何。将士们的沐风栉雨、身先士卒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这场胜仗可以说的打得一点都不轻松,明王朝的一生都被边患、海患无尽的蚕食。嘉靖皇帝的无道专权统治,也在一步步的将明王朝拉向覆灭的深渊。曾经太祖、成祖皇帝苦心孤诣维系的盛世王朝已经在渐渐被外敌侵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公元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二百多年,适逢大明王朝从建立到巩固,再到僵化的时期。这段时期,以日本浪人为基础的倭寇势力不断袭扰,如跗骨之蛆,给沿海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害。随着明王朝的日渐
2023-09-28 10:33:00
明王朝军队的兴衰:从洪武到崇祯的变迁
大明王朝最昌盛的时候军队士兵达到了320万,但是在朱由检继位的时候,可供使用的军队却没有多少。因此很大有着赢面的战争都因为士兵稀缺而导致看战败,这也就造就了朝中大臣胸有良计,却无
2023-10-04 16:31:00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干了什么?给明王朝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朱棣开辟出来的永乐盛世,的确让明王朝的光芒再一次被扩大。就在明朝政和在朱棣所下达命令的指引之下,陆陆续续7次下了西洋。可能有人疑惑,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又或者是给
2022-12-23 13:02:00
明朝时期倭寇肆虐,为何到了清朝倭寇就消失了?
...肆虐东南沿海,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可是东南恰恰又是明王朝的经济中心。但是一到大部队去围剿,这些倭寇又跑到了海上,也因此让大明王朝头疼不已。然而,仅仅过了几十年,倭寇之乱被彻底
2023-04-29 10:55:00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倭寇,倭寇又是什么朝代开始骚扰我国的?
...寇一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从明初到明末都搅扰不断,让明王朝伤透了脑筋,而这些倭寇,在元朝的时候,就已开始趁乱侵扰中土。不过,相对于其他朝代,明朝时期的倭寇问题最为突出也十分严重
2023-10-24 17:37:00
明朝深受倭寇荼毒,清朝是倭寇却消失了,倭寇去了哪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当中,有不少人都对大明王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成为了明皇历代以来的祖训。而大明王朝的硬派作风也曾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不过更多的
2023-02-25 16:17:00
了解下这位传奇的抗倭女将瓦氏夫人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之间,沿海数千里告急。当时的明王朝朝政腐败,嘉靖皇帝一心求仙问道,久不问事,朝政基本由权相严嵩把持。面对突然其来的倭患,要甩锅的严嵩赶紧将抗倭的这堆烂摊
2024-03-14 19:29:00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继位前十年,奋发图强,使明王朝的经济得到空前的繁荣,促使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间十年其由勤变懒,加之沉溺酒色、财货的病态心理,非但未能使明朝
2024-04-30 09:29:00
聊一聊明朝时期的外交政策
...、甚至姓名,都大范围地被蒙古风俗同化。推翻元朝的朱明王朝,为了显示其正统性与合法性,选择了对儒家思想的回归,极力推崇宋朝的程朱理学,执着于夷夏之辨。朱元璋推行专制主义,将废除
2023-07-04 14: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