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8万余株黄土高原酸枣苗在青藏高原扎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02 03: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旭佳 通讯员 马腾)9月20日,从距离榆林2800多公里的拉萨传来好消息:来自黄土高原的8万余株酸枣苗在青藏高原试种成功,整体成活率超过80%。

“这是拉萨首次引进酸枣苗。当前酸枣苗长势良好,其中有23466株酸枣容器苗已经栽植上山。”拉萨南北山绿化造林技术顾问索朗旺堆介绍,此次试种成功对于丰富拉萨绿化造林树种、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促进陕藏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今年4月19日,10万株榆林酸枣苗“远嫁”拉萨,试种工作随后有序开展。5个月来,两地针对良种选育、土壤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让酸枣苗顺利在青藏高原“安家”。

据了解,酸枣树是我国最古老的野生果树之一,具有经济和药用价值高、耐寒、耐干、耐贫瘠等特点。相较于传统荒山绿化选用的侧柏、油松等树种,酸枣树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块成活率高、管护成本低,生态环境修复作用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野生酸枣遍布榆林市各地。近年来,榆林市部分县(市、区)大力开展酸枣标准化种植,人工抚育面积约20万亩,年产鲜酸枣10余万吨、酸枣仁约5000吨,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

“虽然榆林、拉萨两市相距甚远,但同属温带半干旱地区,年日照时长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也接近,因此拉萨具备酸枣产业发展条件。今年,我们到清涧县、佳县等地实地调研酸枣树种植情况,了解酸枣的生态习性及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等情况后,签订了《榆林—拉萨两地酸枣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索朗旺堆介绍,当前榆林市酸枣树造林和产业发展成效突出,希望后期两市在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建立林木及道地药材等种苗繁育基地和国家级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搭建中药材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挂牌成立“生态修复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工作站”;打造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在酸枣苗“安家”青藏高原的蓝图上,榆林、拉萨两地共谋发展。

作为酸枣入藏的重点参与单位,榆林学院在此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酸枣苗由我们培育而成,在青藏高原试种成功让我们倍感振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组建酸枣专家团队等方式,为拉萨酸枣育种、栽培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与拉萨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酸枣在雪域高原扎根发芽而努力。”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毕台飞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酸枣变大产业
...一路出发,跨越 2700多公里前往拉萨,为守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绿水青山,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打造全国独一份的“中药材+生态治理+文化+N”新样本。榆林小酸枣变大产业,
2023-05-30 01:18:00
党项羌的起源与迁徙: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千里旅程
...族,从他们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为什么会迁徙到千里之外的黄土高原呢?他们这个民族的命运到底经历了哪些波折呢?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这个民族的苦难是最恰当不过了。第一个转折党项羌人在青
2023-11-19 08:45:00
穿越时光的旅程:探索拉萨,列车上的绝美风景
...青藏铁路被誉为“人类创造奇迹的钢铁长廊”,它穿越了青藏高原,跨越了多个大江大河,是中国铁路建设的世界级难题。从火车窗户望去,你会看到河北的黄土地及山西的陡峭山峦,还有青海高原
2023-10-18 15:55:00
...原医学专家吴天一说,我国拥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高原,是“高原高山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人群,我国开展高原医学研究拥有地理环境和人类群体等优势,
2024-06-14 03:55:00
...职工143名,平均年龄31岁。高原动车每日要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板块之间来回穿梭,最高运行海拔接近4000米。动车运用车间分层分类建立了高原动车组安全风险隐患库,梳理重点安全
2023-04-29 07:55:00
...保持与水源涵养工作“产学研”平台,填补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壤区黄河谷地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空白。据悉,该项目通过土壤物理实验室建设,首次构建了青藏高原黄河谷地的水源涵养与水土流
2023-01-06 11:54:00
青藏高原竟是“空心”的?地下藏有巨大空间,高达10万平方公里
...北京南极之后的第三极,往东一直到秦岭山脉西段的话与黄土高原相连,接北边又和昆仑山以及二金山,祁连山相互依偎,南边的话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南部。 青藏高原的总面积达到了250万平
2024-06-12 10:32:00
...路是同仁至赛尔龙(青甘界)高速公路,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施工地段海拔达3000米以上。“根据测算,海拔3000米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平原的70%。也就是说,同赛项
2023-07-04 04:27:00
黄土塬上有个“桃花源”
...路两边的千亩油桃,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临夏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张河西村则是临夏县最大的连片种植油桃生产基地,是该县特色产业经济林果油桃产业核心区,坊间称之为“
2024-03-28 17: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